日期: 2020-02-07 浏览量:136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张宇:中心医院重症科主管护师
在我市第一批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中,33岁的张宇是市中心医院第一个出征的勇士。她自 2011 年至今一直工作在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病房,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护士”!连续三年担任医院“四师”康复护理指导师组长。请战出征时,她说:武汉需要我,我义不容辞,不畏生死!她的爱人王威是市细河交警大队的一名交通警察。当疫情来临,夫妻俩都冲到了一线!
田园和王宇婷:华润辽健集团阜新矿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和主管护师
1月25日,大年初一。华润辽健集团阜新矿总医院接到紧急通知,马上选派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全院14个科室、110名医护人员不惧生死、不畏疫情,纷纷向院党委递交前往抗击疫情第一线的请战书。最终,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田园、护士王宇婷成为医院首批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员。1月30日下午,田园、王宇婷站在武汉协和江北医院门口合影。她们说,这里就是她们今后一段时间的主战场。对着镜头她们紧握拳头示意,眼神坚毅有力,显示出必胜的勇气和信心。
熊军宁:市传染病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
熊军宁从医30余年,时刻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从医誓言,践行着卫生健康人的初心和使命,凭着仁爱之心和精湛医术,为成千上万的病人解除病痛。2003年,当群众谈“非”色变,一片恐慌的时候,他一直坚守在一线,在隔离病房主持工作;2009年甲型H1N1流感肆虐之际,正值他的孩子高考,母亲重病,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面对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大年初一晚上接到医院征集救援队人员号召时,他第一个报名,自愿冲锋一线,成为辽宁省首批驰援武汉应急医疗队中的一员。
李新宇、丁宁、冯琳:市中心医院护士
他们都是援鄂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成员之一。
今年24岁的李新宇,2016年毕业于辽宁医药职业学院。自毕业至今,一直工作在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丁宁是市中心医院护士,今年28岁,201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专科。2018年至今一直在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今年34岁的冯琳,2010年至今一直在市中心医院心内一科工作,期间在重症医学科学习半年,取得重症护士资格,连续四年获“优秀护士”称号,2019年度获“全省护理岗位技能竞赛三等奖”。在医院工作的十年中,她每年都积极参加医院及科室的各项比赛和活动,在科室担任技能培训员职责,负责急诊急救指控工作。
他们3个人的请战书上都有相同的一句话:当前武汉的疫情牵动人心,病例不断递增的数字触目惊心。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中心医院的一名护士,我自愿参加一线支援,无畏生死!
刘丹舟:华润辽健集团阜新矿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
阜新矿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刘丹舟是华润辽健集团阜新矿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党员,多次在省市技能大赛中获奖。出征前夕,刘丹舟被辽健集团任命为临时党支部书记。在勇士出征前,身为总医院护士的刘丹舟妻子李丽赶来为丈夫送行,他们紧紧相拥,眼泪止不住地流。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同事为之动容。他们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但是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他们,在危急时刻,冲锋在前,舍小家为大家,用行动诠释家国情怀!
李玲:华润辽健集团阜新矿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
身为华润辽健集团阜新矿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2009年曾经支援“甲流战役”,是科里第一个“请战”的护士。这次出征湖北,她年迈的老父亲一直在医院同仁欢送的人群中。
老父亲不敢上前,也不敢与女儿有太多的交流,因为他不想让女儿看到自己的“软弱”。在医院门诊大厅的一个拐角处,老父亲悄悄拉住女儿,将一个亲手写的“福”字放到女儿手中,他用这种方式祝福女儿一路平安。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李玲照顾好7岁的孩子。
主办单位: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zwgk@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41号
辽ICP备19010590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2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6786 网站举报邮箱:fxzwg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