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07-15 浏览量:101 来源:阜新微报 责任编辑:刘冬梅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现年73岁的陈伟德家住太平区高德花园小区,每天晚饭后走进海州露天矿公园散步是他的“必修课”。他是有着35年工龄的老矿工,对这个公园情有独钟,最近听说,作为今年民生实事项目的海州露天矿公园提升改造项目全面告竣,更是喜出望外。
记者日前从市自然资源局获悉,该局会同综合治理专班,精心组织、全力推进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提升改造项目,始终秉持“把民生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的宗旨,努力将“实事”办好、把“民意”办“满意”,该项目已于7月1日全面告竣,成为2025年全市首个完成的民生实事项目,标志着我市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园现已成为阜新城区崭新的亮点地标和广受市民喜爱的“网红打卡地”。
老陈沿着修整一新、宽敞平坦的环坑道路一路走着,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候顶着安全帽跟工友们一起下坑采煤的情景。只不过那时候脚下是崎岖不平、沟沟坎坎的羊肠小路,眼前除了灰土就是矸子,一片荒芜;现如今不仅道路平坦,而且葱茏欲滴、绿意盎然,苍翠之间不时传来婉转的鸟鸣,鼻子里嗅着充盈着氧气的清新气息,心旷神怡。
据了解,道路工程和绿化工程是该民生实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道路工程施工包括环坑道路铺设总长2915.03m,同步完成附属工程的排水管路4062m、给水管路2865m及交通标线标识设置等;下坑道路包含1号路、3号路及北延伸段,总长4056.03m,同步完成附属工程,包括排水管路2060米及交通标线标识。
“这路不仅平整,而且走上几圈也不迷路,路边有明确的标志指引。”老陈边走边指向路上的标识牌。
据施工工作人员陈广鑫介绍,新建道路分别命名为“环坑路”“1号路”“3号路”和“张林路”,现已形成矿区北帮高效便捷的骨干路网体系。
“张林,那是我们学习的标杆。”老陈还记得这个曾经全国闻名的海州露天矿劳动模范。
据介绍,在绿化工程方面,施工面积达57121m²。在树种方面,选用丰富多样的乡土及适生植物,共栽植乔木26种、3050余株,灌木23种,地被及混播草9种。目前,绿化工程已全面完工,显著改善了矿坑周边生态环境,有效促进了海州露天矿的生态修复进程,为打造阜新“城市绿心”奠定了坚实基础,生态屏障初具规模。
沿着环坑道路一路走,道路呈螺旋式逐渐下行,老陈走到了“大露天”观景台,手抚锈迹斑斑的围栏,远眺曾经书写下共和国煤炭工业恢宏篇章的“亚洲之最”的浩然巨坑,历历过往,在脑海中翻腾浮现:机器轰鸣,钢铁长臂纵横舞动,如浓墨的漆黑煤层渐渐从灰色的渣土中重现天日,电镐呼啸之间,碎裂成一块块宛如乌金的工业食粮,旁边的大铲车一哄而上,巨铲铲起成吨的煤块装运上卡车,浩浩荡荡运往各地,奔行在新中国工业崛起的振兴之路上……如今那忙碌轰然的场景不在了,老陈却能透过婆娑的泪光依稀望见——
据介绍,景观节点工程是该项目的灵魂所在。该工程总体布局划分为焕新园、日新园、拾遗园三大节点,总面积达35445㎡,涵盖园建、绿化、给排水、电气等专业工程。现已全面完成各类设施安装与建设。景观节点工程整体完工,已成为集休闲、健身、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市民活动新空间和公园核心亮点。
海州露天矿北帮综合治理工程及国家矿山公园提升改造工程已全面高质量建成。作为2025年全市率先告捷的民生实事项目,该工程的成功实施,不仅打造了废弃矿山综合治理的“阜新模式”典范,更显著改善了周边区域民生环境,为阜新加速绿色转型注入了强劲动能,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新力量。项目的率先完成和全面竣工,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高效务实的执政能力,是惠及民生、造福一方的生动实践。
主办单位: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zwgk@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41号
辽ICP备19010590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2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6786 网站举报邮箱:fxzwg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