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风险提示 | 巴西、肯尼亚

日期: 2025-10-30 浏览量:75 来源:辽宁省贸促会 责任编辑:王月 文字大小:

巴西: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6日,巴西国家气象研究所(INMET)对南部多州发布强降雨、大风和冰雹天气预警,持续至10月17日。其中,南里奥格兰德州西北部、圣卡塔琳娜州西南部为红色最高级预警,巴拉那州西部、南马托格罗索州南部地区为橙色预警,当局警告上述地区或面临停电、洪涝、山体滑坡及短时交通中断。10月14日,联邦首都区以及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9个州遭遇大规模停电事故,电力已于当日晚些时候全面恢复。巴西矿产和能源部声明称,此次大停电系巴拉那州一座变电站突发火灾所致。据悉,近百万人受影响,停电最长达1小时。10月12日至13日,圣保罗州阿帕雷西达市举行活动庆祝圣母阿帕雷西达节,当地宗教场所周边实施交通管制,政府部署上千名警力应对人流。10月8日,圣保罗州圣保罗市一家餐厅的屋顶因疑似燃气爆炸坍塌,造成至少3人受伤。另外,10月8日,亚马孙州首府马瑙斯市的公交司机发起无限期罢工,抗议薪资拖欠。罢工期间,公交车保留至少一半以保障基本出行需求。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当地时间2025年10月9日,巴西总统卢拉在巴伊亚州皮亚塔电台的采访中表示,若保持当前精力,其将参与2026年总统竞选。卢拉明确表示,联邦政府“有很多成果可向民众展示”。他同时喊话巴西各州州长候选人,要求他们展示在州内的执政成绩。这种将地方选举与总统大选捆绑的策略,凸显劳工党试图构建全国统一战线的意图。根据PoderData民意调查机构于9月27日至29日期间进行的民调显示,巴西总统卢拉政府的民意支持率持续回升。卢拉政府采取的积极有效应对“关税风波”及支持对前总统博索纳罗进行审判的政治姿态,不仅提升了卢拉执政的受欢迎程度,也推动了卢拉在2026年总统大选中的优势。综合来看,卢拉在其第三届总统任期中正处于最佳状态,支持率回升趋势明显,并为争取在2026年之后的未来四年连任奠定有利基础。另外,10月3日,巴西卫生部通报,全国近期上报113例甲醇中毒病例,至少12人身亡。公共卫生系统已紧急启动国际救援机制,向全球主要监管机构发出紧急援助请求。据悉,病例集中在圣保罗州,至少报告101例。2025年以来,巴西卫生部已报告超220例相关病例,已有十多家机构被关停,大部分位于圣保罗州。9月30日,巴西里约热内卢州里约市圣杜蒙特机场(SDU)因跑道漏油一度出现航班积压情况。9月24日,飞行保护工作者全国工会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原计划举行罢工,抗议工作环境不佳,后由工会与高等劳动法院(TST)达成协议取消罢工。另外,9月21日,巴西首都等地出现大规模左翼示威集会,反对特赦前总统博索纳罗,庆祝其被定罪。据悉,这场全国活动由工会、社会运动和政党组织,反对右翼保守派议员近日推动的一项法案和一项宪法修正草案,该法案或加快博索纳罗特赦以及提高议员刑事起诉门槛。9月11日,巴西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前总统博索纳罗策划政变罪名成立,获刑27年零3个月。根据巴西法律,博索纳罗等人可以向最高法院全体法官大会上诉,由联邦最高法院的11名法官进行集体审理。目前,博索纳罗处于居家监禁状态,正在等待上诉结果。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巴西政局大体稳定,总体属安全可控。2022年10月2日及30日,巴西举行四年一度的大选投票。巴西最高院最终宣布,卢拉以50.9%的得票率获胜。但是,博索纳罗阵营未正式承认失败,同时,支持博索纳罗的民众持续在首都等多地集会抗议,引发局部社会骚乱。2023年1月1日,卢拉正式就职。2023年1月8日,数千名前总统博索纳罗的支持者强闯首都巴西利亚的国家权力机构,包括巴西国会、联邦最高法院和总统府等地,并与军警发生冲突。2023年6月30日,巴西高等选举法院裁定,博索纳罗在任期间滥用政治权力,将禁止其在2030年前作为候选人参加巴西联邦、州级和市级选举。结果公布后,博索纳罗表示,将考虑向最高法院上诉。2025年9月,巴西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博索纳罗2023年策划政变罪名成立,获刑27年零3个月。之后,博索纳罗提出上诉,其所在的保守派议员试图推动立法实施特赦,希望其能够免罪并有资格参加2026年的大选。2024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美洲地区经济展望》中,上调了对巴西的经济增长预期,预计巴西2024年GDP增长率将保持在3%的稳健水平,得益于强劲的私人消费(受财政转移支付和活跃的劳动力市场的推动)、投资增加以及洪水造成的干扰小于预期。预计2025年巴西经济增长将放缓至2.2%,原因是统计基数效应减弱、货币政策仍紧缩以及劳动力市场预计将降温。中期来看,由于增值税改革带来的效率提升以及碳氢化合物产量的加速等有利的结构性因素,预计巴西经济增长率将升至2.5%。近年来,巴西全国多地治安问题持续堪忧,尤其是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等中心城市;贫民窟(favela)附近犯罪率较高,抢劫、盗窃案频发,针对中国公民的暴力抢劫案也时有发生。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1月到11月,圣保罗市共记录逾22.9万起盗窃案,平均每小时发生28.6起,较2022年同期增加7%。目前,巴西主要风险包括:社会治安风险、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工会组织运动风险、示威冲突风险、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国家经济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巴西各地,尤其是首都巴西利亚、圣保罗州、里约热内卢州等地区的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时刻关注中国驻当地使领馆的安全提示。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高度重视并严格执行相关防控措施,摒除麻痹侥幸心理,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安保措施,尤应严格加强人员外出管理,同时避免相关法律风险。中方人员应提前购买人身和财产保险,引入绑架勒索预防危机管理解决方案,尽可能减少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应密切关注当地疫情形势,提高防控意识,加强个人卫生防护,做好新冠肺炎、基孔肯雅热、登革热、流感、黄热病、疟疾、麻疹等疫情防范工作,以免遭受影响。应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避免谈论社会、民族宗教、政治敏感话题。同时,应严格遵循巴西军警部门及当地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肯尼亚:

2025年10月24日,肯尼亚汽车驾驶员协会(MAK)发表声明称,抗议肯尼亚政府将内罗毕-纳库鲁Nakuru-Mau Summit高速公路的建设经营权移交给由中国路桥(CRBC)所牵头的财团。此次抗议发生在肯尼亚财政部通过公私合作委员会批准该项目的次日。MAK协会认为,此举具有歧视性,其谴责这项公路经营特许协议,称使用北部走廊的驾车者必须支付通行费,而其他主要道路如锡卡高速公路和凯诺尔-马鲁阿路仍然免费是不公平的。10月15日,肯尼亚前总理奥廷加在印度去世。总统鲁托当日晚些时候宣布,肯尼亚将为奥廷加举行国葬,全国将哀悼7天。10月15日及16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奥廷加支持者大本营基苏木、卡卡梅加、布西亚等地出现纪念集会。期间,有哀悼者突破安全警戒线并引发混乱,警方开枪造成至少2人死亡。同时,集会活动还伴随零星抢劫和暴力事件,部分参与者反政府情绪强烈。另外,10月10日消息,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发生一起抢劫事件。一名在邦多地区从事金矿开采业务的商人,乘坐私家车在首都怀亚基路附近一加油站被劫匪抢走700万先令。受害者称此前以这种方式携带现金从未被抢,警方怀疑袭击者事先掌握了这名商人的行踪。10月8日,内罗毕恩加拉地区(Ngara)爆发堵路示威,抗议附近一个市场被连夜拆除。示威者点燃篝火并设置路障,并表示将持续行动直至诉求得到满足。另外,9月30日,肯尼亚航空工人工会在首都内罗国际机场(NBO)机场发起罢工,抗议航空业改革计划中关于薪资及岗位保障的谈判破裂。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5年10月10日获悉,鉴于肯尼亚不合格产品数量有所增加,肯尼亚标准局(KEBS)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严厉打击假冒商品。KEBS北裂谷地区主管透露,监管机构将在该国所有边境站进行检查,以遏制假冒商品的流入,该局将在边境检查站驻扎,任何协助和分发假冒商品的人都将受惩罚。目前,肯尼亚有15个边境检查站,包括肯尼亚-乌干达边界、肯尼亚-坦桑尼亚边界、肯尼亚-南苏丹边界、肯尼亚-埃塞俄比亚边界、肯尼亚-索马里边界。另外,9月15日,一段疑似肯尼亚便衣警察在首都内罗毕被指控索贿的视频在社交媒体X上传播,引发外界对警方不当行为的关注。录像显示,一群男子与2名便衣警察对峙,指控警察向其索要钱财。对此,活动人士呼吁强制警员使用随身摄像头和加强独立监督,以防止权力滥用。9月12日,肯尼亚律师协会在内罗毕集会游行,谴责9月9日一知名律师遭枪杀后针对法律从业者的暴力事件显著增多。9月10日,夏亚郡一名地方议员在郡首府夏亚组织集会活动,抗议新建郡政府大楼的计划。9月10日,马萨比特郡民众在马萨比特-伊西奥洛公路沿线堵路示威,抗议近日摩的(当地称Boda-boda)司机遭到杀害。期间,抗议者与警方发生对峙冲突,导致公路交通严重受阻。9月6日,韦希加郡卢安达镇附近基苏木-布西亚公路路段发生交通事故,导致1名摩的司机死亡。事发后,摩的司机群体在该路段纵火烧毁公共服务车辆,并封堵公路抗议,还袭击了后续被派往现场的消防车。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2022年8月9日,肯尼亚举行总统选举,8月15日肯尼亚独立选举和边界委员会宣布时任副总统鲁托获胜。但选举结果遭鲁托的竞选对手、前总理奥廷加质疑并提出申诉,其党派及支持者指控选举违规及不当操控,在多地举行暴力抗议引发局部骚乱。2022年9月5日,肯尼亚最高院驳回上诉,认定选举有效、鲁托胜选。分析指,鲁托总统任上将面临“民生”、“气变”、“党争”三大治理挑战。受疫情及国际环境影响,肯尼亚高贷款利率和政府国内借贷政策导致私营部门经营压力加重,民众面临多重经济困难,包括法定扣除增加、工资停滞、物价飙涨、通胀上升、裁员及生活成本增加等问题,国民对政府改善经济的期待进一步加重了鲁托的执政压力。2024年6月,为安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肯尼亚的债务担忧,政府提出了有争议的《2024年财政法案》,其中的增税内容遭民间猛烈抨击。在反对派推动下,大规模反政府抗议与暴力冲突席卷多地,造成数百人死伤。迫于压力,鲁托在7月解散内阁并提名反对派重要成员加入新政府,同时议会决定删除法案全部条款,宣布延用2023年财政法案。但相关举措未能满足民众诉求,活动人士谴责法案中的加税内容,反对派领导人也对此表示失望,未来恐再次爆发新一轮抗议活动。2024年,肯尼亚经济通过结构性改革和外部融资逐步恢复韧性,肯尼亚央行(CBK)预计2025年GDP增长率为5.5%,但或受政府债务、先令持续贬值及气候风险等拖累。肯尼亚国家工商会(KNCCI)《2025年商业晴雨表》调查显示,55%的企业预计成本上升,高于2024年11月的54%。高税收和政策不佳是企业支出前景不乐观的首因,通胀、供应链中断、气候变化等导致的宏观经济状况不佳是企业最担心的问题。据IMF预测,肯尼亚2025年经济增长速度因外部关税措施所引发的不确定性将导致有所减缓,2025年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约4.8%,较2024年10月预测的5%略有下调。另外,肯尼亚总体属安全可控,但位于东北部边境的加里萨郡(Garissa)、拉穆/拉姆郡(Lamu)、曼德拉郡(Mandera)、瓦吉尔郡(Wajir)等地区频遭索马里“青年党”跨境袭击,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肯尼亚民生问题突出,非法武器扩散,部族暴力冲突与社会治安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图尔卡纳郡(Turkana)、西波科特郡(West Pokot)、桑布鲁郡(Samburu)、马萨比特郡(Marsabit)、伊西奥洛郡(Isiolo)等西北部地区。同时,肯尼亚部分政客及民众的排外情绪长期存在,中方企业人员及中国公民因劳务等问题遭滋扰事件偶有发生。此外,由于武装劫匪威胁、道路基础设施薄弱且民众安全意识较低,肯尼亚交通事故多发。肯尼亚城镇和城市的多数交通事故发生在周五和周一,酒后驾驶、超速、不使用安全带和头盔以及行人不安全过马路是造成交通事故和伤害的主要因素。肯尼亚国家交通安全管理局(NTSA)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该国交通事故持续呈上升趋势,尽管2023年部分月份数据改善,但长期问题未根本解决。2024年1月1日至2月11日,肯尼亚全国共有3,090人因交通事故死亡或受伤,较2023年同期2,384人激增29.6%。目前,肯尼亚主要风险包括: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社会治安风险、恐怖主义风险、民族宗教冲突风险、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排外风险、法律合规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肯尼亚各地,尤其是首都内罗毕、蒙巴萨、肯-南苏丹边境、肯-埃塞边境、肯-索边境地区,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时刻关注中国驻当地使领馆的安全提示。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避免非必要出行,高度重视中央及地方政府颁布的各项禁令,严格执行相关防控措施,避免相关法律风险;同时,应密切关注当地疫情发展形势,避免前往疫情风险区;提高防控意识,注意安全防备并预防本土传播的疫情。在外人员应尊重当地文化传统,遵守当地有关法律法规;避免谈论宗教、政治、民族、社会敏感话题,采取必要防范措施,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提高驻地与随行安保等级。同时,应严格遵循肯尼亚军警部门、卫生部门及当地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