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风险提示 | 巴基斯坦、比利时 图片

日期: 2025-09-25 浏览量:62 来源:辽宁省贸促会 责任编辑:王月 文字大小:

巴基斯坦:

2025年9月6日,巴基斯坦迎来法定假日,庆祝伊斯兰“圣纪节(先知诞辰节)”。虽然当局加强安保并在部分地区暂停移动网络和手机服务,尤其是俾路支省和开普省等极端危险地区,但节日前后仍发生数起袭击事件。9月7日,巴基斯坦军方车辆在俾路支省凯赫扎穆兰Nawano地区遭简易爆炸装置袭击,造成人员伤亡。9月5日,极端组织“俾路支解放军”(BLA)称在俾路支省喀拉特县和奎达县发动三起针对巴军事车队、警局和一辆运输车的袭击,造成人员伤亡。同时,巴基斯坦开普省巴焦尔地区9月6日及7日发生不明武装袭击和板球场炸弹爆炸事件,共造成4人死亡。9月4日,活动人士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国家新闻俱乐部外集会抗议,谴责针对俾路支团结委员会政治活动人士的所谓镇压行动。另外,9月2日,俾路支省省会奎达市发生一起致命爆炸,造成至少13人死亡、29人受伤。事件发生在该市体育馆的停车场,俾路支民族党-蒙加尔派(BNP-M)刚在此地举行一场集会。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5年8月31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大会党在信德省省会卡拉奇集会游行,谴责政府在持续恶劣天气期间为卡拉奇居民提供的援助不足。近日,受极端天气影响,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及信德省强降雨和雷暴不断,引发多地洪灾,造成数十人死亡、多区域交通中断,卡拉奇真纳国际机场(KHI)等停运。2025年6月以来,该国天气相关灾害已造成至少700人遇难。8月21日,信德省省会卡拉奇市烟花仓库发生爆炸并导致大火,造成至少30人受伤,周边建筑损毁,爆炸原因尚未查明。8月20日,信德省农民组织在海德拉巴德等地举行抗议,谴责农业企业化经营模式并要求固定小麦价格等。另外,8月16日,卡拉奇律师团体集会游行,要求成立司法委员会调查5月20日该省莫罗(Moro)地区骚乱期间发生的警方涉嫌枪杀两人事件。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2022年以来,因时任总理伊姆兰遭议会弹劾下台、起诉、逮捕等系列事件及其引发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导致巴基斯坦国内政局现巨大震荡,巴基斯坦政界及民众两级分化严重,前总理伊姆兰、正义运动党(PTI)及与之关联的逊尼派团结委员会独立(SIC)议员仍有较高民望。2024年2月,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在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并与人民党等政党组建联合政府,穆盟领导人夏巴兹·谢里夫于3月3日顺利当选新总理,开启其第二个总理任期。2024年3月9日,人民党与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推出的联合候选人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成功当选新总统。巴基斯坦新政府组阁结束了近两年的政治骚乱,为稳定政局奠定良好基础,然而新政府在政策推行、经济、国内安全及平衡军政关系和保持执政独立性等方面依然面临诸多治理挑战。在经济上,巴基斯坦宏观经济仍然脆弱,经济下行压力巨大,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债务危机阴影仍在。受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复杂因素影响,近年巴基斯坦经济一度经历通胀上升、外汇紧缩,还面临燃料短缺、水电网络等基本服务中断等情况。进入2025财年,在粮食丰收、外需回升及出口促进改革支持下,巴基斯坦出口大幅增长且通胀明显下降,巴基斯坦国家经济逐渐企稳回升。2025年4月,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将巴基斯坦外币债务信用评级从“CCC+”上调至"B-",理由是对该国缩小预算赤字进展的信心增强。6月,该国经济表现保持增长势头,此结果得益于审慎的财政管理政策以及对外部门绩效的改善。2024年7月至2025年4月,该国实际GDP增长2.68%,通胀稳步下降。同时,经常账户盈余18.1亿美元,财政赤字减少,基本盈余达到GDP的3.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项目(EFF和RSF)稳步运行以及信用评级的上调,增强了巴基斯坦政策可信度和投资者情绪。2025年7月,信用评级机构标普全球将巴基斯坦主权信用评级从“CCC+”上调至"B-"并维持"稳定"展望,理由是该国持续经济复苏和政府增收努力稳定了财政和债务指标的预期。同时,巴基斯坦货币政策委员会(MPC)预计,2026财年该国通胀率在5.0%与7.0%之间。但是,巴基斯坦国内油电价格高企、失业率上升、物资供应短缺等情况仍在加剧国内民众压力,尤其是联合政府在IMF改革计划下实施的高税收政策加大了正规经济部门工薪阶层经济负担,而占GDP比重超40%的非正规经济部门尚未被纳入税网,极易引发基层民众不满情绪与暴力示威抗议。在巴基斯坦国内安全问题上,自阿富汗局势发生重大转折以来,虽然近年巴基斯坦军警反恐有所成果,但宗教极端暴恐威胁持续,多地安全形势严峻,首都伊斯兰堡与卡拉奇等主要城市犯罪率激增,恐袭呈多点散发态势。巴基斯坦在2025年全球恐怖主义指数中排名第二,2024年恐袭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1081人。据巴基斯坦和平研究所统计,2024年前11个月,巴基斯坦全境共856起恐袭事件,2023年全境共发生恐袭645起,已连续四年大幅增长。2024年12月,根据巴基斯坦反恐局长向巴基斯坦国民议会所汇报的中方人员近年在巴基斯坦境内遭恐袭情况显示,2021年以来共发生14起针对中国公民的恐袭,造成20名中方人员遇难,另有34人受伤;其中,8起发生在信德省,4起发生在俾路支省,2起发生在开普省。目前,巴基斯坦塔利班(TTP)宣布结束与巴基斯坦政府停火,在俾路支省和开-普省等全国范围内恢复对安全部队和平民的袭击。据悉,俾路支武装组织BRAS联盟和信德革命军声称结成军事同盟。此外,俾路支解放军(BLA)、俾路支共和军(BRA)与俾路支联合军(UBA)合并而成的俾路支民族主义军(BNA)以及俾路支解放阵线(BLF)等分离主义激进武装多次袭击中巴经济走廊(CPEC)相关项目,未来走廊建设面临的激进分离主义威胁料持续高企。2025年以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安全局势恶化,俾路支非法武装加大袭击频率和强度,采用新战术造成更大伤亡。2024年与2025年,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领馆多次发布安全提示与预警信息,要求谨慎前往巴基斯坦;提醒在巴基斯坦的中国公民和机构密切关注近期安全形势,切实增强安全意识,严密防范安全风险,加强驻地及出行安全措施,避免前往人多聚集场所和高风险地区,坚持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驻留,警惕并远离可疑人员。目前,巴基斯坦主要风险包括: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恐怖活动风险、武装冲突风险、国际关系风险、社会治安风险、国家经济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及自然灾害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巴基斯坦各地,尤其是首都伊斯兰堡、奎达、拉合尔、卡拉奇、白沙瓦、海得拉巴、瓜达尔港、拉瓦尔品第等中心城市地区以及印巴边境地区,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时刻关注中国驻当地使领馆的安全提示。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避免非必要出行,严防自杀式袭击等暴力袭击,注意安全防备及防范当地疫情,适度提高驻地安保等级,减少在各类宗教节庆场所、什叶派游行队伍、什叶派集会礼堂、什叶派清真寺、政治集会、政党设施、民族种族混居地、政府与军警服务设施、学校与医院、露天市场、大中型公交中转枢纽、外国人经常光顾的酒店、大型购物中心、高档餐厅等人群拥挤公共场所的逗留时间,尊重当地宗教文化习俗,避免谈论宗教、社会、政治敏感话题,以免遭受影响。在外人员应随时留意当地媒体的最新报道,关注极端分子的各类威胁信号。同时,应严格遵循巴基斯坦军警部门与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比利时:

2025年9月6日和7日,人权活动人士等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独立主题集会,就中东冲突相关主题表达意见并抗议伊朗政府。9月2日,比利时副首相兼外交大臣普雷沃在社交平台发声明,将在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承认巴勒斯坦国,同时将对以色列政府采取严厉制裁措施。9月1日,比利时当局通报,大肠杆菌感染事件波及全国12家养老院,涵盖北部弗拉芒大区、南部瓦隆大区及布鲁塞尔首都大区,造成8人死亡。自8月22日报告首例病例以来,比利时已累计63人感染。实验室检测显示多数患者感染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提示存在共同污染源。8月27日,两名涉嫌在比利时西弗兰德省泽布吕赫市袭击当地居民的嫌疑人,在波兰华沙附近被捕。此前的8月22日,泽布吕赫市当地居民被两名与其发生过争吵的俄罗斯男子袭击身亡。该案件加剧该市居民恐慌情绪,多人反映泽布吕赫治安恶化,存在偷渡客滋事、街头斗殴等问题,于8月28日举行静默游行。8月19日,比利时东弗兰德省Aalst市发生大规模停电,影响1000多户家庭。另外,8月10日,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PTI)欧洲分支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巴基斯坦大使馆附近集会示威,抗议巴基斯坦军方总参谋长来访,指控其镇压巴国内反对派。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5年8月13日,比利时东弗兰德省省会根特市发生社工遇害事件,一名56岁资深社工在城南社区家访时,被公寓住户用利器刺死,嫌犯逃逸后在市中心被捕,检方以“谋杀罪”展开调查。据悉,该社区因处于拆迁重建阶段,存在非法占据者及各类治安问题,居民长期缺乏安全感。事发后,约180名社工同事与市民自发举行烛光守夜。7月27日,比利时安特卫普省尼埃乌尔克尔肯市(Nieuwerkerken)市长德弗姆在当地音乐节结束后遭抢劫并受伤。德弗姆称,其遭多次击打并曾失去知觉。官方公布的音乐节治安数据显示,两个周末内查获382名毒品使用者(含工作人员)、逮捕23名毒品贩卖者,记录了370起交通违规。7月29日,比利时布鲁塞尔安斯帕赫大道一家电影院接到炸弹威胁,当局疏散周边区域及邻近地铁站,经调查未发现威胁迹象后解除警戒,相关区域恢复正常交通通行。7月16日,比利时农民协会组织在布鲁塞尔集会游行,抗议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共同农业政策预算改革。此前的类似抗议中,农民曾用拖拉机封路、向政府大楼倾倒粪肥等极端方式表达不满。另外,6月25日,比利时多个工会举行全国罢工行动,抗议政府政策,布鲁塞尔等地的地铁、有轨电车、铁路及公交服务出现延误,布鲁塞尔国际机场(BRU)和布鲁塞尔南机场(CRL)的定期航班均被取消。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比利时政局稳定,经济开放程度较高,司法环境健全,社会治安条件总体可控,较少发生商业欺诈和恐怖袭击事件。2024年6月9日,比利时举行联邦、地方、欧洲议会“三合一”选举。时任首相德克罗所在的荷语开放自民党未获多数席位,现政府转为看守内阁,直至新政府组成。7月10日,新弗拉芒联盟党议员彼得·德鲁弗(Peter De Roover)当选联邦众议院议长。2025年1月31日,在7个多月的艰难谈判后,比利时五大主要党派同意组建由比利时新弗拉芒联盟党主席巴尔特·德韦弗(Bart De Wever)领导的新政府。2月3日,新政府宣誓就职。近年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和第二大城市安特卫普的毒品和暴力问题堪忧,布鲁塞尔街头暴力已不再是个别事件。安德莱赫特市(Anderlecht)和圣何塞-滕-诺德镇是布鲁塞尔当前的犯罪热点地区,由于早前宽松的移民政策,摩洛哥与阿尔巴尼亚裔等帮派在不同街区的暴力冲突成为争夺毒品“销售权”的常规手段,失业的二代移民也易被黑帮吸纳,形成“暴力代际传递”。虽然比利时刑事案总体数量呈缓慢下降趋势,但布鲁塞尔等大城市的团伙盗窃、抢劫等有增多趋势,居民安全感总体有所下降,在车站、机场、酒店、停车场、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以中国公民为目标的盗抢案时有发生。2023年10月16日布鲁塞尔发生针对瑞典公民的枪击案后,比利时恐怖威胁等级从第2级升至第3级(最高为4级)。2024年,比利时287起可能与恐怖主义或极端主义有关的威胁报告中,有213起属比利时威胁分析协调机构(OCAM)管辖范围,其中有12%的威胁为严重级别(3级)。从地域分布看,多数威胁报告来自布鲁塞尔,其次是安特卫普、根特、蒙斯和列日。目前,比利时经济韧性仍在,但挑战依旧严峻。据欧盟统计局数据,比利时债务水平居欧盟前列。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末,比利时政府总债务占GDP比率为108%。2024年10月,穆迪(Moody’s)维持比利时主权信用评级为“Aa3”,但因债务负担沉重且老龄化成本不断上升,前景展望为“负面”。标准普尔(S&P)对比利时维持“AA”评级,前景展望为稳定,其预测比利时净公共债务在2027年前接近GDP的100%,预算赤字预计将在2027年前逐步下降至GDP的3.4%。2025年2月,比利时政府提出新的五年期财政预算框架,计划通过社会福利结构性改革、区域协同削减开支及税收激励和劳动力市场改革等措施实现总规模230亿欧元的预算缩减。目前,比利时主要风险包括: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社会治安风险、工会运动风险、国家经济风险、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潜在恐怖活动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比利时各地,尤其是首都布鲁塞尔、安特卫普、根特、蒙斯和列日等主要中心城市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时刻关注中国驻当地使领馆的安全提示。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避免非必要出行,避开治安不靖、环境复杂的街区,避免前往不熟悉或地处偏僻的场所,应减少在各类集会场所、民族种族混居地、宗教场所、节庆场所、政府与军警服务设施、露天市场、大中型公交中转枢纽、西方人经常光顾的酒店、大型购物中心、高档餐厅等人群拥挤公共场所的逗留时间,尊重当地宗教文化习俗,避免谈论民族、社会、政治敏感话题,以免遭受影响。同时,应严格遵循比利时军警部门及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