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09-04 浏览量:75 来源:辽宁省贸促会 责任编辑:王月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科特迪瓦:
2025年10月25日举行的科特迪瓦总统大选进入倒计时,现任总统阿拉萨内·瓦塔拉(Alassane Ouattara)代表执政党乌弗埃民主和平联盟(RHDP)将竞逐第四任期,多名关键反对派领袖被剥夺参选资格,反对派阵营呈现“分裂再结盟”的复杂局面。以前总统洛朗·巴博(Laurent Gbagbo)为首的科特迪瓦非洲人民党(PPA-CI)联合科特迪瓦民主党(PDCI)等党派以大规模街头示威方式向当局强硬施压,而“第一夫人”的西蒙娜·埃维特·巴博(Simone Ehivet Gbagbo)则与阿胡阿·东·梅洛(原科特迪瓦非洲人民党副主席)寻求内部整合并尝试与执政党对话以确保大选和平进行。8月30日,科特迪瓦反对派“共同阵线联盟”等左翼团体在经济首都阿比让举行集会游行,为前第一夫人西蒙娜·巴博参选造势。8月26日,竞逐下届总统大选的候选人参选报名期结束,除现任总统外,向科特迪瓦独立选举委员会(CEI)提交竞选文件的还包括主要反对党“人民阵线”(FPI)主席阿菲·恩盖桑(Affi N'Guessan)、领导左翼党派“能力一代”(MGC)的前第一夫人西蒙·巴博、前总理帕特里克·阿希(Patrick Achi)、以及独立候选人阿多·布罗·雷内(Adoh Brou René)等。此前被排除在名单外的前总统洛朗・巴博也通过其所在政党提交参选文件。分析指出,洛朗·巴博2000年至2011年任科特迪瓦总统,尽管巴博已被法院判决取消参选资格,但仍拥有广泛的支持基础,尤其是阿比让约普贡区(Yopougon)是其传统大本营。8月9日以来,不同政治派别的支持者已举行多场政治集会,反对参选流程不公等。数个科特迪瓦反对党在首都阿比让举行游行集会,要求推进民主改革并将反对派领导人重新纳入大选名单。8月10日,首都阿比让街头出现反对现任总统瓦塔拉第四次参选谋求连任的示威活动,部分参与者被当地警方拘捕。8月13日,前总统洛朗・巴博通过其创立的科特迪瓦非洲人民党(PPA-CI)在首都阿比让的约普贡区(Yopougon)集会。8月26日,科特迪瓦Atchan族青年组织“Mja-Rhdp”举行政治集会,支持现任总统瓦塔拉竞选连任。随着竞选期及10月大选临近,科特迪瓦政治氛围日趋紧张,主要城市预计将迎来更多政治集会,尤其是阿比让和亚穆苏克罗等政治经济中心城市,预计将引发局部骚乱冲突甚至政治暴力。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5年8月21日,科特迪瓦海军在阿比让海军基地正式启动第三轮“阿努安泽”(ANOUANZÉ)海上联合行动。科特迪瓦将与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的海岸警卫队开展联合深度巡逻,重点打击海盗、非法捕捞和海上走私等跨国威胁。8月21日,科特迪瓦动物与渔业资源部(MIRAH)宣布,在奥拉丁潟湖发现大量鱼类死亡后,已采取紧急措施。8月11日,Modeste和Gbameblé地区报告鱼类大量死亡,政府随即禁止在该区域进行任何捕鱼及消费活动。初步调查显示,可能的污染源包括挖掘作业、化学排放、沥青残留物及管道输送物质。目前,政府已禁止在Modeste和Gbameblé地区捕鱼和食用当地水产品,加强环境与卫生监测,设立健康观察小组,并通过地方媒体向居民发布预防信息。另外,8月24日至25日,科特迪瓦北部泰希尼省(Téhini)靠近布基纳法索边境约2公里的迪蒂法村(Difita),一处农业种植区在凌晨遭不明持枪武装人员袭击,造成4人死亡、1人失踪、1人严重烧伤,20多栋民房和多处农作物被焚毁,部分牲畜被劫,交通工具遭破坏。当局一度怀疑武装分子是来自“伊斯兰与穆斯林支持组织”(JNIM),但遭该组织否认并指责系布基纳法索民兵组织爱国志愿军(VDP)所为。8月24日,科特迪瓦国家难民与无国籍人士援助局(Daara)的6名工作人员在北部泰希尼省(Téhini)Tougbo地区执行流离失所家庭普查任务时,遭当地疑似布基纳法索民兵武装绑架,之后被强行带往边境城镇Moussokantou镇。当局称,尚无组织公开对此事件负责,但初步调查指向VDP地方分支。该事件发生于邻国布基纳法索南部发生重大恐怖袭击并导致大量难民涌入科特迪瓦之后不久,对大选前的政治氛围和国家安全政策产生重大影响。8月11日,科特迪瓦亚穆苏克罗地方法院检察长宣布逮捕13名涉嫌参与8月1日晚间暴力事件的嫌疑人。据检方通报,一群佩戴面具、携带砍刀、棍棒、枪支和燃烧瓶的暴徒在科特迪瓦政治首都亚穆苏克罗的多个社区制造混乱,焚毁了一辆SOTRA公交、破坏一辆警车并袭击其乘员。检方指出,这些暴力行为发生在2025年10月总统大选前夕,嫌疑人蓄意攻击基础设施,包括加油站、地方选举委员会(CEI)办公室和市政附属建筑。所有嫌疑人已被移交反恐法庭,面临恐怖行为、阴谋反对国家政权、参与叛乱运动、蓄意破坏和纵火烧车等多项指控,可能面临严惩。此外,8月21日,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Yopougon地区发生严重火灾,烧毁约900平方米的棚户区,近百户居民流离失所,所幸无人伤亡。8月14日,科特迪瓦科内(Kone)金矿项目在进行土方作业时发生一起事故,导致1名工人不幸死亡。据悉,该金矿被视为非洲的大型高品质金矿之一,项目尚在建设中,首金预计于2027年第二季度产出。7月27日,科特迪瓦北部卡蒂奥拉省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卡蒂奥拉-尼亚卡拉公路一辆长途客车与搭载吊臂的卡车相撞,造成至少16人死亡、51人受伤。据官方统计,科特迪瓦每年因驾驶员人为因素、路况差、车辆故障等原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1000至1500人。此外,7月30日,科特迪瓦部长会议公布该国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第三产业、工业及建筑业稳步增长,出口农产品产量波动,对外贸易顺差达1.462万亿西非法郎。2025年第一季度贸易总额实现10%的增幅,工业生产值平均增长3.7%,矿业和制造业为主要增长引擎。受不利气候条件影响,咖啡和可可减产。而得益于产区气候条件改善及创新技术应用,腰果产量从2023年的萎缩中恢复。主要农业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其中可可豆、罗布斯塔咖啡及棕榈油价格涨幅显著。7月23日,科特迪瓦全国供应商联盟的成员在经济首都阿比让举行抗议集会,要求保障工人权益并谴责政府疑似对劳工的恐吓行为。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科特迪瓦政局近年总体稳定。但2025年总统大选临近,科特迪瓦政治气氛日益紧张,社会矛盾加剧,选举公正性和民主氛围受广泛关注,各方势力博弈令局势趋于复杂。2011年起,阿拉萨内·瓦塔拉连任两届总统。2020年7月,瓦塔拉指定的总统继承人、时任总理的阿马杜·戈恩·库利巴利突然去世,促使瓦塔拉最终于10月31日的总统大选中以94.27%的得票率获胜,第三次连任总统,任期五年。该次总统选举前后,反对派支持者抵制瓦塔拉的行动引发多起冲突,造成至少85人死亡、484人受伤。2022年4月,瓦塔拉总统改组政府并任命蒂耶莫科·科内为副总统。2023年10月,瓦塔拉总统任命芒贝为总理并改组政府。瓦塔拉总统执政十五年,其推行的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科特迪瓦经济实现持续连年增长,位列西非地区公共政策表现最佳国家之列(据世界银行2024年公共政策和机构评估指数报告)。根据科特迪瓦政府财政预算部发布的《三年经济预算规划文件(2026-2028)》,未来三年该国GDP将保持年均6%以上的增速,2026年达到6.6%,2027年为6%,2028年为6.4%;在通货膨胀方面,2026年通胀率将降至2.8%,2027年为2.5%,2028年为2.2%,极大低于西非经济货币联盟内部设置的3%警戒线。2025年4月,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科特迪瓦将进一步巩固其西非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其GDP在2024年达到871亿美元,2028年预计达到1215.8亿美元。2025年6月23日,非洲开发银行所发布的科特迪瓦国别报告数据显示,科特迪瓦2024年实际GDP增速达6.1%,2025-2026年预计稳定在6.3%,通胀率降至3.5%,财政赤字降至GDP的4%。当前,科特迪瓦社会治安基本可控,但偷盗、抢劫等时有发生;社会骚乱较常见,尤其是大学学生和教师团体常就教育资源、奖学金、研究经费、住宿等问题发起抗议,社会不安定因素长期存在。2017年以来,科特迪瓦偏远地区发生数起军人武装讨薪事件,造成一定社会动荡。科特迪瓦西南部地区的族际关系紧张,因土地纠纷、人口迁移、砍伐森林、干旱等问题引发的族际暴力冲突偶有发生。另外,受新冠疫情及俄乌冲突持续影响,与科特迪瓦接壤的邻国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近年经历内部冲突和政治剧变,安全危机有溢出风险,且这些国家与科特迪瓦关系不佳,尤其是在与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合作方面,导致科特迪瓦边境部分地区特别是偏远路段,时有发生武装抢劫或伏击事件。科特迪瓦北部边境地区受周边国家不安全形势影响,地区暴力极端主义存有抬头趋势。2020年5月,科特迪瓦与布基纳法索首次开展联合反恐行动(科莫行动),旨在将极端分子驱逐出边境地区。2020年6月,数十名圣战分子袭击科特迪瓦北部与布基纳法索边界附近卡弗洛(Kafolo)安全哨所,这是自2016年3月大巴萨姆恐袭以来,科特迪瓦所遭受的第二次大规模恐袭。此次恐袭使科特迪瓦面临与基地组织有关联团体的威胁,导致其安全隐患增加,尤其是科特迪瓦与马里及布基纳法索三国边境地区。目前,科特迪瓦主要风险包括:社会治安风险、示威冲突风险、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恐怖活动风险、自然灾害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科特迪瓦各地,尤其是经济首都阿比让、布瓦凯、行政首都亚穆苏克罗等中心城市,以及偏远地区的孔格、泰希尼、布纳等省的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时刻关注中国驻当地使领馆的安全提示。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务必提高出行警惕,避免前往边境地区;应避免夜间出行,宜选择白日结伴而行;尽量避免单独行驶偏远路线,应提前了解路况和安全信息;安装行车记录仪并保持通讯设备畅通;应谨慎或避免前往示威热点地区,避免谈论社会、政治敏感话题;中资企业应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与疫情的跟踪报道,提高警惕,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提高安保等级,注意安全防备,做好罢工与骚乱应急预案。如遇民众集会、游行示威或骚乱,首先应保障自身安全,绕行离开或必要时立即撤离;应提前购买人身和财产保险,尽可能减少因骚乱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同时,应严格遵循科特迪瓦军警部门及当地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罗马尼亚:
2025年8月25日,罗马尼亚执政联盟召开会议,围绕“第二套财政改革方案”激烈讨论,焦点集中在国企改革、公司股本门槛、特殊养老金及医疗体系,但各政治派系未达成一致。重返联盟会议的社会民主党(PSD)敦促财长尽快提交详细措施、预算影响及预算调整方案,并强调必须在执政联盟达成共识的前提下,政府方能实施相关方案。据悉,政府此前的财政改革提案还包括提高地方税、裁撤地方岗位等措施,引发多领域不满与集会示威,包括教师、各级公务员、法官及工人群体等。7月30日以来,约200名教师于每周三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集会,反对改革方案谴责其影响薪资和福利待遇,活动拟持续至9月3日。8月20日,罗马尼亚克卢日县首府克卢日纳波卡爆发类似主题反政府示威。8月26日,全国16所上诉法院在当日举行的法官大会上,一致要求政府紧急撤回该法案,指责政府行为危害法治建设,宣布将持续抗议直至法案撤回。8月20日,罗马尼亚林业工会联合会的成员在首都环境、水利和森林部大楼外集会抗议,反对政府拟重组罗马尼亚森林管理局(Romsilva)的计划,称该计划将导致数百名林业工人失业。早前的3月19日,据称近万名林业工人在首都布加勒斯特集会示威,谴责政府政策可能影响工人收入。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5年8月25日消息,罗马尼亚边防警方通报,2025年前7个月共有超过5400名乌克兰公民非法越境进入罗马尼亚境内,较2024年同期的7680人有所下降。罗马尼亚警方指出,在俄乌冲突背景下,非法入境者享有特殊法律待遇,可按欧盟统一规定申请临时保护。然而,部分乌克兰公民获得临时保护后返回本国协助他人非法越境,目前已有3人因涉嫌协助偷渡被捕。另外,8月23日,罗马尼亚紧急情况总监察局宣布,包括首都布加勒斯特在内的多个地区当天遭暴风雨袭击,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8月18日,罗马尼亚国家气象局(ANM)曾对首都及中部、南部十多个县发布雷暴橙色和黄色预警。之前的5月30日,罗马尼亚中部哈尔吉塔县普莱德盐矿因洪水关闭,采矿活动停止。罗马尼亚财政部长6月3日宣布,政府已批准3亿列伊(合6000万欧元)的紧急预算信贷,以支持普莱德盐矿严重洪灾后的恢复工作。4月21日,布泽乌县和弗朗恰县连续发生5次地震,震级在2.8级至3.9级之间。此外,8月10日,一反腐组织在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集会活动,纪念2018年反政府示威七周年,并呼吁当局对当年处理事件的方式提起刑事诉讼。8月7日,数个民间团体在首都布加勒斯特大学广场举行集会活动,反对政府将前总统扬・伊利埃斯库的逝世当日定为全国哀悼日,并指控伊利埃斯库需对1990年6月13日至15日和平示威镇压事件负责。7月19日,罗马尼亚警方通报,2025年上半年罗马尼亚全国共登记61431起家庭暴力案件,尽管案件总量依然较高,但与2024年同期相比,相关刑事案件数量下降19%,从28117起减少至22742起。为加强对受害者的保护,警方在2025年上半年共签发5956份临时保护令,其中2271份经法院确认后转为正式保护令。此外,5月4日,罗马尼亚康斯坦察县发生一起客运列车相撞事件,一客车在离开康斯坦察火车站时撞上另一列车,造成至少7人受伤,该站铁路运营一度暂停。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罗马尼亚政局总体稳定,整体治安状况良好,恶性案件少,但偷窃案件时有发生。2019年11月,罗马尼亚举行总统选举,时任国家自由党(PNL)主席约翰尼斯胜选连任。2023年6月,根据国家自由党、社民党达成的轮任总理协议,社民党主席马切尔·乔拉库(Marcel CIOLACU)接任总理,新政府由社民党和国家自由党联合组成。2024年11月,罗马尼亚举行总统选举。其中,一名极右翼亲俄派独立候选人在第一轮总统选举中爆冷夺魁,引发多地抗议示威。在经历重新计票和确认结果后,首轮总统选举结果最终因疑似涉及俄罗斯助选活动被宪法法院宣布无效。2024年12月,该国举行议会选举,社民党获得约22%席位成为第一大党,共7党进入议会,由社民党、国家自由党、匈牙利族民主联盟党以及少数族裔代表组成的亲欧联盟决定组建政府,乔拉库连任总理。2025年2月,约翰尼斯任满离任,议会参议院议长伊利耶·博洛让任代总统。5月4日,罗马尼亚重新举行总统选举,由于无人直接胜选,进入第二轮投票。5月18日,独立候选人、布加勒斯特市长达恩击败罗马尼亚人团结联盟党(AUR)主席乔治·西米翁,当选新总统。6月20日,达恩发表声明说,已任命博洛让为政府总理。另外,罗马尼亚是传统农业国,自然气候条件优越,是欧洲较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国。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该国经济下滑,之后有所恢复。2023年,罗马尼亚的农业产值达166亿欧元,同比增长14%,增幅在欧盟位居第二,仅次于葡萄牙,占欧盟农业产值的6%。据欧委会数据,罗马尼亚2024-2025年度前两个月为欧盟谷物(小麦和大麦)第一大出口国。2024年10月7日,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罗马尼亚协会发布《2025财年宏观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4年罗马尼亚经济增长1.5%至1.7%,因下行风险2025年增长1%或陷入衰退。报告指,迫于财政赤字压力,罗马尼亚增值税可能从2025年1月1日起调增2至3个百分点。报告称,罗马尼亚将因增加税收而遭受通胀冲击,在2025年达到6%。截至2024年12月,标准普尔对罗马尼亚评级为BBB-,是向投资者推荐的类别中的最低水平,前景稳定。惠誉对罗马尼亚给予相同评级,但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穆迪则给予罗马尼亚类似评级(Baa3),展望稳定。2025年1月1日起,罗马尼亚正式成为申根区成员国,意味着该国进一步融入欧盟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的共同市场体系。目前,罗马尼亚主要风险包括: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示威冲突风险、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社会治安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罗马尼亚各地,尤其是首都等全国中心城市的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时刻关注中国驻当地使领馆的安全提示。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谨慎前往示威热点地区,避免谈论政治、社会敏感话题,减少在游行地点及周边逗留的时间,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适度提高安保等级,注意安全防备及预防本土传播疫情,做好应急预案。如遇民众集会、示威游行群体,应迅速撤离,以免遭受影响。同时,应严格遵循罗马尼亚军警部门与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主办单位: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zwgk@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41号
辽ICP备19010590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2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6786 网站举报邮箱:fxzwg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