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报告出炉出口管制仍是重点

日期: 2024-12-02 浏览量:391 来源:辽宁省贸促会 责任编辑:王月 文字大小:

近日,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发布了《2024年度报告》,该报告对美中关系中涉及经济、技术与安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32项政策建议,其中多项涉及出口管制领域。报告认为,出口管制是美国遏制中国技术崛起的重要工具,也是美中技术竞争中的核心战场。

报告指出,美国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出口限制,试图阻止中国获取对国家安全与全球竞争力具有关键意义的先进技术。然而,中国在面对这些限制时,采取了一系列创新和灵活的应对策略,通过供应链调整、政策支持和国际合作等方式,减轻出口管制带来的影响。此外,报告还详细分析了美中贸易和投资关系、中国在中东的扩展战略以及美国应对中国经济影响力的策略。

美国出口管制的战略目标:限制关键技术流向

报告指出,出口管制的核心目标是限制中国获取可能改变力量平衡的“关键技术”,从而维持美国在技术和军事领域的优势。这些关键技术包括:

人工智能:AI技术被视为未来战场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AI技术不仅能够提升自动化水平,还可以应用于认知战、无人作战系统和情报分析,带来战略性优势。报告强调,中国在AI领域的追赶速度较快,已经展现出绕过出口管制限制的能力,例如利用海外合作研发AI模型。

量子信息科学:量子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可能引发技术革命的领域,其在破解加密、精确传感和高速计算方面的潜力巨大。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一定领先优势,如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并实现量子密钥分发。然而,美国在量子计算和量子传感领域仍处于领先地位。

生物技术:中国的生物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基因组学和新药开发领域。报告提到,中国企业已通过与美国的合作嵌入全球供应链,获取了先进技术和数据。例如,中国公司在美国药物生产和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长期威胁。

先进电池与新能源技术:中国在全球电池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在原材料加工、电池组件生产到整车电池制造的各个环节都具有显著优势。这种主导地位不仅加剧了美国汽车工业对中国的依赖,也可能通过广泛部署中国制造的储能系统对美国的关键基础设施形成所谓的潜在威胁。

出口管制的具体建议与实施细则

报告的32项政策建议中,至少有5项直接涉及出口管制:

1. 提升分析与执法能力

报告强调,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作为出口管制的核心执行机构,当前面临人手短缺和技术资源不足的问题。为此,建议包括:

增加预算与资源:为BIS提供额外资源,用于聘用更多数据分析师、技术专家和执法人员,以应对复杂的出口管制需求。

数据分析能力强化:购置专有数据集和现代化的数据分析系统,加强对中国技术获取行为的实时监控。报告提到,所谓的中国企业利用规则的漏洞绕过管控,例如通过中间国转运或通过海外子公司获取受控技术。

2. 增强出口许可透明度

目前,美国对出口许可审批的透明度有限,特别是在涉及实体清单上的中国企业时。报告建议要求BIS在批准许可后30天内,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国会指定委员会,以确保监管机构能够及时评估许可的潜在风险。

3. 跨部门联合机制

报告建议设立由国家安全顾问牵头的跨部门联合工作组,包括美国商务部、能源部、国防部和情报部门等。其职责包括:定期评估现有出口管制政策的效果;提供改进建议,设计新的限制措施;研究跨国合作方案,协调盟友的出口管制政策。

4. 加强多边合作

报告指出,仅靠美国单边出口管制无法有效阻止中国获取关键技术,必须与盟友加强合作。例如:与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合作,统一出口管制清单并协调执法行动;利用“五眼联盟”等情报共享机制,加强对技术流动的监控。

5. 立法强化管控

报告建议通过立法,为涉及出口管制的技术开发提供更明确的法律框架。例如,确保《信息和通信技术供应链安全行政令》具备永久性法律地位,以避免因行政更迭导致政策中断。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