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第一职专学校概况

日期: 2023-07-24 浏览量:1156 来源:阜新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汪雨冲 文字大小:

  阜新市第一职业技术专业学校创办于1981年,是阜新市人民政府举办、阜新市教育局直属的国家级重点中学。是第三批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学校坐落于阜新市海州区西山路,占地面积62426.7平方米,建筑面积50302平方米,现有在校生1423人,共37个班集体。经过多年的沉淀与发展,根据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共设置专业11个,建设校内实训基地10个,实训室76个,实践教学工位2515个。质数兼备的实操基础建设,更好的接轨了当前市场生产力的需要,同时也稳定的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师资力量上,我校着重建设“个人素质高,群体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目前额定编制数280个,实有编制数192个,教职工192人,其中专任教师116人,专业课教师69人,文化课教师47人,外聘人员55人,外聘任课教师27人。


2021年学校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不再开设会计专业,同时增设新专业电商直播。现开设10个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焊接技术与应用、学前教育、中餐烹饪、西点烘焙、电气运行与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平面设计、影像与影视技术、电商直播。学校有省级示范专业8个,省级对接产业集群职业教育示范专业4个,“陶行知”职业院校特色专业2个,第二批1+X证书试点院校的专业3个,辽宁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

   学校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坚持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依据,大力压缩市场无需求的课程,适度减少纯理论课的教学,逐步增加先进适用的实验实习设备,提高实践操作课的比重,使学生达到“理论基本够用,操作技能比较熟练,就业市场热门抢手”;学校的整个教学和管理,将服务和服从于市场的就业需求和学生的技能形成,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在专业实训课堂,实行“理实一体化”分层教学,分层考核。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开设专业,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设置课程,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的高技能人才。整合课程结构,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充分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及校内外专业人士的意见,深入企业调研,形成了反映专业特色并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的份量。

学校把立德树人、工匠精神、职业素养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实习实训教育各环节,提升人才综合素质。在德育教育内容上,学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引入课堂,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知识教育;在德育管理模式上,实行校园封闭管理、学生安全网格化管理、住宿生准军事化管理、德育分量化考核管理等系列管理制度;在德育途径和方法上,努力建设体现中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逐步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成为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校企合作方面,学校通过借助央企的平台提高学生技能的阶梯共育式、企业带项目进课堂的专业课承包式、引入品牌的冠名式、引进能工巧匠的引智式、送教进企的教育输出式以及订单培养、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实习等合作方式,就教师企业实践,学生顶岗实习,毕业生再就业培训进行了深度的合作。

在与地方经济的协同发展上,学校积极探索服务地方经济的举措和办法,主动联系地方企业,了解人才需求,积极对接本校对口专业,省内就业比例逐年提高。2021年毕业生直接就业305人,其中省内就业128人,占比42%。2022年签订校企合作企业24家,其中省内企业11家,本市企业5家。参加顶岗实习学生211人,其中省内104人,本市40人。直接就业187人,其中省内就业106人,占比达57%,提升15个百分点。

作为第三批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校,我校以“立德树人,德技兼备”为根本教学任务,教学依托行业、校企结合的办学传统,持续贯彻“对接行业,改造专业,引导就业”的理念。我校的焊接、电气、汽修、幼儿保育四个专业为省级现代学徒制示范专业,对我校深度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方向和实践意义起到示范作用。其中,在焊接专业领域学校与中核集团、中建集团两大国资委下属的大型央企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学生能直接参与“华龙一号”等大型项目的建设。2021年5月19日随着徐大堡核电站项目的开工,我校应该项目部领导要求,委派20名焊接专业学生奔赴徐大堡核电站参与项目建设。鉴于我校学生扎实过硬的技术能力,2022年中核二、三公司徐大堡项目部继续接收25名焊接专业学生前去参与建设。

在社会经济,生产力结构不断快速变化更新迭代的当今社会,我校与时俱进,迅速提升前瞻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课程,实习实训基地等进行调整。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学校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办学特色。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