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屿衡”坚持走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之路——让矿渣变废为宝 以科技点石成金

日期: 2023-07-19 浏览量:331 来源:阜新日报 责任编辑:杨婧姣 文字大小:

走进位于海州区韩家店镇的辽宁屿衡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宁屿衡”),听到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一批批煤矸石原料伴随着皮带运转被传送到生产线,经过破碎、搅拌、压制等多道加工工序,变成一块块砖坯输送出来,整个流水作业线顺畅有序,所有工序的作业情况全部实时显示在操控室内的显示屏上。

“这是公司全新引进的全自动数字化混凝土成型生产线,充分利用煤矸石为生产原料,生产各类型透水砖、标准砖、空心砖、定制构件等。自5月中旬试运行以来,设备运行平稳,产品质量稳定向好,各项指标均达到行业国家标准,现已开始满负荷正常生产,每天可消耗煤矸石近500吨,生产标准砖20万块。”“辽宁屿衡”总经理郑天宇告诉记者。

“辽宁屿衡”创立于 2021年6月,是一家以建筑废弃物再生技术研发、轻质建筑材料制造、建筑陶瓷制品加工制造、固体废物治理、生态环境材料制造为主的环保型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进固废资源化利用,将煤矸石及建筑垃圾等作为原材料运用于制砖生产,生产出的透水砖、仿古砖等迅速成为市场畅销产品,让“点石成金”在这里成为现实。

创新发展是企业永恒的追求。一直以来,“辽宁屿衡”坚持走科技创新、绿色发展道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校的合作,为企业储备更多新产品。“我们和辽宁工大成功合作研发了透水砖项目,实现了原材料的科学配比,无论是抗压强度、吸水率、通透性还是耐久性,都达到了国家要求标准。而且所使用的生产原料当中煤矸石占比达90%,实现了煤矸石的循环利用,既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又实现绿色发展。”郑天宇说,由于以煤矸石为原料的砖类产品物美价廉、结实耐用,自投入生产以来,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生产订单目前已排到了两个月后。为进一步扩大产能,公司计划在年底之前再增加两条生产线,达产后可实现年生产标准砖2亿块、各类型道路砖200万平方米。

为实现煤矸石等固废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辽宁屿衡”进行诸多探索和实践。两年多来,公司积极推进大宗固体废物处理再生利用基地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近3 亿元,占地约100亩,项目包括固废预处理中心、废弃物填埋区、成品粗细骨料堆放区、成型产品加工区等。目前,已经建成安装一条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生产线,可生产包括多类型建筑材料、道路筑路材料、墙体材料、仿古砖雕、有机粉体材料等成型产品,待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消纳400万吨建筑垃圾、煤矸石,产品开票销售额达2亿元以上,每年可节约土地150亩,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00吨,还可消纳粉煤灰5万吨。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