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2-11-25 浏览量:572 来源:阜新市乡村振兴局 责任编辑:刘冬梅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一、健全联农带农机制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2年我市实施产业帮扶项目均与农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一是通过产业项目实施,直接带动农户发展生产;二是通过新农主体实施项目,以资产收益方式增加无劳动能力和弱劳动能力群体财产收入;三是通过实施产业项目流转农民土地,增加农户财产收入;四是通过扶贫车间、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公益岗位补助等方式,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阜蒙县福兴地镇十家子村通过发展“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类型的蔬菜专业合作社,改造提升现有棚菜产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暖棚项目,开发棚菜园区3万亩,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1万人,年均增收5000元,鼓励合作社及企业为本镇、本县、本市提供蔬菜配送服务,形成了合作社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太平区水泉镇塔子沟村今年通过实施暖棚项目,创建了“党建+村集体股份合作社+种植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模式,形成集种植、销售、观光、采摘于一体的塔子沟村科技大棚采摘观光园。该项目覆盖全区127户、205名脱贫人口,项目主体以村集体名义形成帮带主体,每年按比例给其发放收益分红。
二、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
发展以“五小”产业(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为主的庭院经济,是实现脱贫户“短平快”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对扶贫产业体系起到重要补充作用。2018年以来,彰武县累计投入产业帮扶资金3.48亿,累计实施产业扶贫(帮扶)项目962个,储备产业项目1220个,其中实施“五小”产业等庭院经济项目523个,资金规模达11941.45万元,累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户)5.97万人次,实现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三、支持产业发展
一是充分利用衔接资金,支持产业发展。阜新市始终将促进产业发展作为项目实施的重中之重,支持培育“一村一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光伏发电等农村新能源产业。2022年累计争取各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54亿元,实施设施农业、村级光伏电站、乡村旅游等项目库项目242项。二是充分利用金融助农政策,推动产业发展。以发展庭院经济、“五小”产业等到户项目为重点,结合脱贫人口家庭实际状况,向有资金需求的脱贫户发放脱贫人口小额贷款。全市累计发放小额信贷1571笔7366.75万元,产值实现增值近1.2亿元。三是充分发挥社会帮扶作用,助推产业发展。全市新一轮“集团帮村”工程组建了20个帮扶集团,对40个项目村进行帮扶,2022年,累计协调帮扶项目22个、协调帮扶资金434.05万元。省、市、县三级197家帮扶单位,共协调投入帮扶资金7058.16万元,帮助发展产业项目40个,直接购买帮扶产品20万元,帮助销售帮扶产品52.66万元。
主办单位: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zwgk@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41号
辽ICP备19010590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2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6786 网站举报邮箱:fxzwg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