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举措做好中小学校疫情防控 持续加强校园封闭管理

日期: 2022-03-04 浏览量:211 来源:阜新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艳 文字大小:

  3月1日,我市中小学校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如期而至,度过了一个漫长寒假的中小学生集中返校。
  当日一早,记者在细河区民族街小学、市第一中学校门外看到,学生们背着书包、戴着口罩陆续到校,在门区测温合格后方可入校,进入教室还需接受二次测温。为迎接学生返校上课,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两所学校均在师生健康监测、防疫物资储备、校园环境消杀等方面完成全面准备,打下坚实基础。
  从这两所学校,可以看出我市中小学校今春开学的整体样貌。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我市各中小学校抢前抓早、多措并举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等今春开学准备工作,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撑起校园安全晴空。
  开学前:严格返校师生管理
  未雨绸缪,是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早在春季开学之前,按照教育部门部署,我市各校均已遵循“一校一案”原则科学周密制定开学工作方案,并按照开学前准备、开学报到、开学后日常防控3 个阶段,分别制定了开学报到、校园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突发应急、宣传教育等各方面工作方案;盯紧抓牢学生、教师、校园、家庭四个关键环节,周密制定校园防疫、复学复课、物资保障、应急处置等方案,做到环环相扣、闭环管理,确保春季开学万无一失。
  我市各校严格返校师生管理,做好健康状况排查。要求所有教职员工,包括校内经营商户及施工人员在内,以及中小学生,须于开学前14天返回学校所在地。学校在学生返校前3天,对教职员工完成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排查。各校学生和幼儿园幼儿开学前非必要不离阜,如离阜,返校时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行程码和健康绿码返校返园。
  此外,我市各校做好校园环境整治,开展公共场所卫生消杀。开学前,各校全面开展校园环境整治行动,加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会议室、食堂、宿舍、公共卫生间、公共浴室、电梯、运动场等重点场所的通风换气、保洁及环境消杀。加强快递包裹防疫管理。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消除卫生死角,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开学时:师生佩戴口罩入校
  春季开学季,我市各校全面加强返校报到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报到流程,合理布局分区,避免人群聚集,不提倡学生家长陪同学生返校,家长或其他陪同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内。
  此外,各校提前了解返校学生的中高风险地区或重点关注地区旅居情况及相关人员接触情况,与教师们一样,体温正常且符合相关要求的学生,佩戴口罩方可入校,严禁一切无关人员入校。进入宿舍区必须实名验证并检测体温。
  开学之际,我市各校防疫物资已储备到位,以守护学生身体健康。据了解,各校压实责任、积极筹措,持续强化防疫物资储备,确保口罩、测温仪、消毒液等各类防疫物资储备充足、台账齐备。按学校规模、师生数量、应急要求等储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防疫物资,从而确保了开学后防疫物资整体储备量不少于一个月的使用量。同时,各校还设立了一定数量的隔离观察室,并确保水龙头、洗手盆、口罩、废弃物专用垃圾桶等设备齐全,数量充足。强化校车配备和管理,严格按照乘载量减半控制乘坐人数,落实乘车登记、测温制度,按时通风、消毒。
  为了迎接学生返校,我市各校加强应急演练和疫情防控技能培训,确保应急预案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各校均科学制定多场景应急演练脚本,并已经至少进行2 到3次演练,确保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应急处置工作内容和流程。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召开网络会议、错时错峰开会等形式,重点围绕报到接待、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服务、医疗保障、安全保卫等关键环节,分类分次组织教职员工开展疫情防控知识、返校工作流程、应急处置预案等方面的专题培训。
  开学后:加强校园封闭管理
  春季开学后,学生入校上课,守住校门关对校园安全至关重要。按照要求,开学后,我市各校将严把校门关,加强校园封闭管理。坚持“四个一律原则”,坚决守好校门关,对所有师生员工入校时均实行身份核验、体温检测和行程码、健康码查验。师生员工在校期间进出校园一律严格检测和登记,校外无关人员则一律不准进入校园。此外,学校校门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等须在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并佩戴一次性手套。教育系统将持续加快3到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进度,推进加强剂次疫苗接种。
  为确保春季开学准备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市教育局专门成立督查组到各县区开展有关督查,各县区教育局则对属地各校春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市教育局督查组在督查中,重点检查了各校春季开学工作方案制定、严格返校师生管理、做好校园环境整治、加强快递包裹管理、全面加强应急演练和疫情防控技能培训、加强学生返校报到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取得明显成效。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