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0-10-30 浏览量:767 来源:阜新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责任编辑:左小玲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截止2020年10月,阜新市开展脱贫攻坚普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开展情况
7月13日到8月31日,阜新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历时50天的脱贫攻坚普查自查、抽查互检、发现问题整改等一系列普查相关工作,涉及全市两县五区65个乡镇、610个行政村,普查入户率达到100%,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止8月底,阜新市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已全部完成。
(一)提前谋划,筑牢基础。6月初,我市紧紧围绕动态调整后的43747户、9591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分步骤、分阶段开展了一次“政策落实、收入核实和脱贫攻坚质量巩固提升情况”大排查,并对“脱贫成效满意度”进行入户回访(简称“三查一访”)。制定了《阜新市2020年度脱贫攻坚“三查一访”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重点任务、进度安排和保障措施。通过镇村开展入户遍访、县区开展指导督查、市直部门成立抽查组开展抽查检查等方式,全面查找脱贫攻坚工作的漏洞短板,对发现问题立行立改、查缺补漏,进一步推进了我市脱贫攻坚政策精准落实,摸清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年收入核算情况,巩固提升了脱贫攻坚质量,切实提高了贫困户对脱贫攻坚满意度,为全面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我市在开展“三查一访”工作中入户上墙的“2020年度帮扶措施及收入预测算一览表”,实践证明在全市普查和省抽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领导重视,高位推动。全省脱贫攻坚普查工作正式启动后,我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市委组织部长为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制定了《阜新市脱贫攻坚普查方案》(阜脱贫发〔2020〕11号,以下简称《方案》),并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同意后印发各县区。7月8日,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脱贫攻坚普查动员部署会暨普查业务培训会议”,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及镇、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村两委班子等近两千人参加会议。《方案》下发后,各县(区)、乡镇按照要求均及时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强化组织、压实责任,明确了普查相关责任人,制定了本地区《脱贫攻坚普查方案》,并逐级开展普查工作业务培训,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严格标准,分步实施。7月13日,我市正式启动脱贫攻坚普查工作,总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7月13日至7月31日,以镇村自查为主完成了全市437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入户自查,自查入户覆盖率达到100%。各乡镇按照市、县普查工作安排部署,积极组织镇村干部开展普查自查,每村均由乡镇包村干部负责,以村为单位成立普查小组,充分发挥好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扶贫助理(扶贫专干)在普查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落实行政村村书记第一责任人和村第一书记重要责任人职责,立足每一村、每一户,科学制定工作流程,确保发现问题立行立改,普查工作高质量运行。据统计,全市累计有7000多名各级干部参与普查自查。截止7月25日,我市普查自查工作基本完成。第二阶段从8月初至8月31日,完成了市、县、乡镇三级普查抽查及县区交叉检查两项工作。按照《方案》安排部署,为进一步提升全市脱贫攻坚普查任务质量,7月26日至8月20日,我市以普查问题整改为导向,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督导抽查和县区交叉检查工作。印发了《阜新市脱贫攻坚普查市级抽查和县区交叉检查工作实施方案》(阜脱贫办发〔2020〕19号),采取市、县区、乡镇三级联动方式,对照第一阶段镇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普查表填报情况,进行入户抽查核实,对发现的问题以交办单的形式对县区和乡镇进行问题反馈,督促县区和乡镇立行立改,切实提高脱贫攻坚质量,确保督导抽查和县区交叉检查入户覆盖率总体达到100%。市级组建22个脱贫普查抽查小组和5个普查督查业务指导组,进村入户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市级抽查和业务指导。其中,普查抽查组由市委组织部从市直各单位优秀年轻干部中择优抽取44位同志参加,划分为11个大组,每个大组由一名副县级领导牵头,并对大组督导工作负总责;业务指导组由市扶贫办牵头,成员由市扶贫办、两办督查室和驻市政府办纪检组相关领导和业务骨干组成。市级抽查入户率达到20%。县区由市脱贫普查办统一安排部署、统一抽调县区督导抽查人员队伍,以经验交流、借鉴学习为目的,开展县区之间的普查交叉检查。其中,阜蒙县与彰武县、新邱区与清河门区实施对调互检;其它“三区”实施交叉抽检,海州区抽查细河区、细河区抽查太平区、太平区抽查海州区。县区抽查和交叉检查入户率达到30%。乡镇在普查自查的基础上,成立以乡镇包村领导和包村干部为主的普查督导组,对各村普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抽查。乡镇抽查入户率达到50%。为便于督导抽查和交叉检查工作顺利开展,市扶贫办提前组织督导抽查人员进行了统一的业务培训,制定印发了“全市脱贫攻坚普查督导工作督查问卷(乡镇、村)”、“贫困户入户走访问卷”和“阜新市脱贫攻坚普查督查发现问题交办单”,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确保督查抽查工作取得实效。
(四)紧盯问题,强化整改。我市将问题导向贯穿脱贫攻坚普查全过程,确保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实现问题清零。一是建立普查信息反馈上报机制。要求村普查小组对当日普查完成情况及发现问题要进行及时梳理,对乡镇实行“当日上报”;由乡镇负责对各村普查小组普查完成情况及发现问题进行审核和再梳理,对县(区)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次日上报”;县(区)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所辖各乡镇普查总体进展情况及反馈问题,每周三、周六分两次上报市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是及时梳理汇总问题清单。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普查和各级督导抽查、交叉检查等工作开展情况,对发现问题进行及时的梳理汇总,并及时反馈各县区。其中,镇村自查阶段,全市累计反馈各类问题4789个,梳理汇总问题630个;市级督导抽查阶段,全市累计反馈各类问题787个,向乡镇反馈问题交办单130份。经梳理,发现问题突出体现在脱贫攻坚普查工作重视不够、贫困户档案管理不完备、贫困户收入核算不精准、“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相关政策落实上还有欠缺、部分以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贫困户受旱情影响较大、脱贫攻坚政策宣传不到位、部分帮扶责任人和驻村干部帮扶成效不明显、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不完善等8方面50个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反馈全市脱贫攻坚普查督导抽查发现问题清单的通知》(阜脱贫发[2020]13号),要求各县区及时整改,确保问题清零。三是组织召开问题整改推进会议。为进一步推进我市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切实做好省抽查迎检工作,9月2日,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脱贫攻坚普查督导抽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推进工作会议”,主要目的就是通报问题,明确要求,限定时限,强化整改。会上,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林艾民同志通报了《阜新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反馈全市脱贫攻坚普查督导抽查发现问题清单的通知》,要求各县区高度重视,抓好问题整改;市扶贫办传达了《辽宁省脱贫攻坚普查抽查工作方案》,并对全市迎检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安排部署;市委副书记刘宏同志在会议上强调,各县区、各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高位推进问题整改落实;要确保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及时到位,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对脱贫攻坚满意度;要进一步统一收入核算口径,如实反映贫困户家庭收入情况;要明确整改时限和标准,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问题整改任务。截至目前,我市普查自查和抽查发现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五)固牢基础,强力抓好精准扶贫信息化建设。我市借助本次开展普查工作,全面提升扶贫信息平台建设质量。一是建立“阜新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依托现有的精准扶贫系统,有效整合教育、人社、农业农村、住建、民政、卫健、水利、医保等部门数据资源,打破数据信息“孤岛”,实现“五个一批”精准扶贫信息互通共享,“一网通办”。将普查填报内容全部录入信息化平台系统,并对每户贫困户住房进行实地拍照,利用数字化大屏实时展现,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二是对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基础信息进行核准。明确由驻村第一书记和贫困户帮扶责任人负责,利用“精准扶贫APP”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基础信息数据进行核实完善,确保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入户核对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基本信息是否准确,“两不愁三保障”是否达标,并认真核算填写2020年度收支数据和帮扶措施落实情况,为系统自动生成贫困户“明白卡”提供准确详实的基础数据。三是加强工作通报考核。市扶贫办定期向各县区、各部门通报信息化扶贫工作进展,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对数据录入、APP操作等开展业务培训,对好的经验作法进行宣传,对工作进展缓慢、数据录入质量不高的进行通报。我市以普查工作推进数据信息平台建设,以数据信息平台建设督促、确保普查入户实现全覆盖,真正达到了普查与信息化建设“双赢”的既定目标。
二、脱贫攻坚普查总体情况
按照省脱贫普查办工作要求,阜新市脱贫普查办对县区报送的县普查统计表、县行政村普查统计表、行政村普查表和县建档立卡户普查统计表进行认真的核实汇总,并及时报省脱贫普查办进行备案。
(一)基本情况
2015年底,阜新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4196户、97340人,贫困村197个,所辖阜蒙、彰武两县均为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截止2019年末,已有96681名贫困人口脱贫退出,稳定实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197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销号,稳定达到“一率四有三通”脱贫标准;阜蒙、彰武2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其中,阜蒙县2018年,彰武县2019年);贫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97340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659人,贫困发生率由9.62%下降到0.06%,全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剩余659名未脱贫人口已全部达到稳定脱贫条件,收入低于5000元的20818名不稳定脱贫人口已全部超过5000元,各项工作进度超过预期。本次普查结果显示,截止2020年6月,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3747户、95912人,其中,因病致贫58724人、因残致贫10734人,分别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的61.2%和11.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全部达到5000元以上,其中,人均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的30761人,占比32.1%。
(二)政策落实情况
1.行政村。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行政村共61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97个,共派驻各级驻村工作队209支、驻村干部共702人;全市所有行政村均有安全饮水、有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村卫生室、有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通生活用电、通广播电视和网络宽带、通沥青(水泥)路。行政村农业合作社共有2491个,累计建立产业扶贫基地385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8824户、41158人;实施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村数共368个,累计实施资产收益扶贫项目397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3908户、52821人。
2.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入户普查、填写户普查表的形式,对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脱贫标准,2020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达到5000元以上,全面实现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和饮用水安全有保障。2016年以来,脱贫攻坚“五个一批”政策得到精准落实,带动贫困户效果显著。
3.产业扶贫方面。按项目类型分,全市累计实施种植业项目户数28792户、养殖业项目户数30811户、农产品加工项目户数2310户、特色手工业项目户数560户、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户数601户、光伏项目户数5867户、其他项目户数3699户;按产业扶贫资金支持类型分,产业扶贫资金到户户数39745户、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户数20999户、入股分红14249户、资金形成资产后收益分红户数20930户、小额信贷贴息727户。
4.就业扶贫方面。累计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或得到过培训补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5588人、享受过创业扶持人数1735人、累计设立贫困户公益岗位3018个、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15人、其中正在公益岗位工作人数3007人;扶贫车间安置过的人数累计1119人,正在扶贫车间工作人数974人。
5.教育扶贫方面。累计享受教育扶贫政策受益人数7813人,其中本科以上682人、大专(含高职)1223人、高中(含中职)1296人、初中及以下4631人。按政策扶持划分,享受“两免一补”以外教育扶贫政策受益人数累计3312人、中高等职业教育补贴人数3126人、本地教育扶贫资助政策补助人数3238人。
6.危房改造方面。2016年至2020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实施危房改造12680户,其中,C级6204户、D级6476户,全面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
7.健康扶贫方面。全市9591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补贴政策,慢病签约管理覆盖56794人。2016年以来基本医疗保险累计受益106872人次、大病保险受益13469人次、大病医疗救助受益7910人次、商业补充保险受益17109人次;一站式结算服务人数40298人。
8.社会保障方面。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过低保扶持37477人、目前正在享受低保31272人、享受五保政策1852人、享受残疾人政策补贴6499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77584人,已开始领取养老保险人数40064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开展全市脱贫攻坚普查和抽查工作,分析全市脱贫攻坚普查数据统计结果,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全面巩固提高脱贫攻坚成果。
(一)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兜底率偏低。全市目前享受低保人数31272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比率为32.6%,其中阜蒙、彰武两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分别占比35.3%和28.5%,相比于省内其他市县低保兜底率有一定的差距。
(二)部分产业扶贫项目脱贫成效不明显。主要体现在部分镇村扶贫产业培育不充分,有的资产收益(入股分红)项目受市场和环境影响生产经营收入水平不高、收益相对较低,贫困户获得收益分红每年仅有一两百元,对于巩固脱贫成果的支撑作用尚有不足。
(三)脱贫攻坚政策宣传需进一步加强。在脱贫攻坚政策宣传方面,虽然我市作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存在政策宣传不到位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镇村干部对行业部门扶贫政策掌握不到位、相关政策掌握不准确,贫困户对帮扶资金及项目收益说不清楚,导致镇村工作人员入户普查时,收入核算数据统计漏项或不准确。
(四)部分建档立卡户当年经济收入受旱情影响较大。今年我市遭遇严重旱情,脱贫攻坚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虽然按照今年收入核算周期进行核算,贫困户当年能够实现脱贫,但明年贫困户收入必将受到较大影响。
四、采取的措施
(一)突出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为确保脱贫攻坚问题、难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我市在强力推进脱贫攻坚“百日攻坚战”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利用8月上旬至11月上旬100天的时间,集中组织开展全市脱贫攻坚问题“清零”百日攻坚战专项行动,针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和“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聚焦全年核心任务、聚焦问题短板,统筹组织打响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危房改造、低保兜底、饮水安全、小额信贷、5000元以下脱贫不稳定群体、返贫人口等10个方面问题“清零”专项攻坚战役,逐一梳理排查解决存在的遗留问题,打好“组合拳”,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二)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产业扶贫成效。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进一步加大村级光伏电站、扶贫车间以及村集体领办的农业合作社的资金扶持力度,全力支持镇村培育收益稳定、成效明显的扶贫产业,巩固提升产业扶贫成效。今年,我市已整合各级各类扶贫资金,新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44座、新建扶贫车间15个、扶持村集体领办合作社20个。
(三)强化政策宣传,梳理总结试验区成果。全面落实县区和部门责任,确保政策宣传及时到位。我市充分利用国家评估组对阜新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评估验收的有利契机,组织各县区和相关部门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和梳理工作。对2015年以来脱贫攻坚政策宣传、政策落实等相关材料进行归类梳理,形成了“政府工作报告及会议纪要汇编”“行业部门政策文件汇编”“工作简报汇编”“典型案例推广汇编”“媒体宣传汇编”等政策宣传材料,在向国家报备的同时,反馈各县区和相关部门,要求进一步做好对镇村干部脱贫攻坚政策普及工作,让镇村干部熟悉掌握政策、让贫困群众如实了解自己应该享受哪些政策,保障脱贫攻坚政策精准落实到位。
(四)摸清旱情底数,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针对今年旱情对我市脱贫攻坚的影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在脱贫攻坚普查工作中全面做好抗旱自救工作的通知》(阜脱贫办发[2020]18号)》和《关于做好应对旱情影响加大对贫困户关注与帮扶力度的通知》(阜脱贫发[2020]14号)两个指导性文件,要求各县区、各相关部门逐户摸排贫困户受旱灾影响情况,建立“两本台账”(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灾情况台账和采取帮扶措施台账),摸清旱情影响底数,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旱灾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对因旱灾造成返贫或农作物绝收的低收入群体重点关注,对于存在风险的发现一户、监测一户、帮扶一户。动员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全力保障贫困户发展“短平快”项目所需的扶贫小额贷款,加大“五小产业”引导扶持力度,综合利用扶贫公益岗、低保兜底、社会救助等扶持措施,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下一步,我市将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工作决心,全面配合做好省脱贫攻坚普查抽查工作,对发现问题“照单全收、即刻整改”,以高度清醒的政治自觉,坚定有力的整改措施,坚决做好抽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我们将以这次脱贫攻坚普查和抽查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强化我市脱贫攻坚质量,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取得实效。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共同努力下,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主办单位: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zwgk@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41号
辽ICP备19010590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2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6786 网站举报邮箱:fxzwg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