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贺:心牵家中患儿 身投防控一线

日期: 2020-02-13 浏览量:43 文字大小:

  2月10日上午9时,王贺来到家门口,喘了口气,换上干净的衣服,从头顶到脚底喷了两遍消毒水,戴好医用手套和口罩。此时,门里的媳妇已将采血相关卫材摆放在门口鞋柜处,戴好口罩的儿子已站在门里,撸起衣袖,露出胳膊。

  “准备好了!”房门打开后,王贺跨进门槛,站在门厅处。他看了眼儿子,没有过多言语,绑止血带、消毒、采血,不出2 分钟,血液充满2 支采血管。王贺拔下采血针,挥挥手,拿着采血管转身离开。“自从我走到抗疫一线后,回家为儿子采血是我们唯一见面的机会,很短,大约2 分钟的样子!”眼泪在王贺眼眶打转。

  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的2分钟会面近期发生过4次。“我也想多待一会,可是条件不允许! 孩子的免疫力极低,得特别注意!”王贺说。

  2018年6月,王贺的儿子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直在使用化疗药物,每周采血两次监测用药效果。因儿子免疫功能差,为了减少与外界的接触,辽宁中医药大学毕业的王贺选择自己为孩子采血送样。

  疫情发生后,在彰武县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工作的王贺主动加入单位成立的应急机动队。1月26日,大年初二,他撇下媳妇和6岁的儿子,走向抗疫前线。事实上,王贺知道走出家门,就意味着无法再回家,只能住在单位的硬板床上。对此他早有心理准备:“孩子的病已成事实,但是阻击疫情蔓延是最紧迫的,我必须冲到抗疫一线去。”

  王贺的本职工作是负责健康教育。但作为应急机动队的成员,他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应急储备库缺人手,他就去做临时保管员。他把防护服、口罩、护目镜、一次性帽子、一次性外用手套、靴子样样不落地装入应急箱中,还要清点多次。“这些物资对抗疫前线的人员很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王贺说。

  几天前,彰武县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时,1987年出生的王贺主动要求打头阵,背着装有9公斤消毒液的喷雾器“杀出”一条通道,待采样人员完成采样后,他最后一个撤出。

  一方面要做好应急机动队的抗疫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让人们懂预防,不恐慌。为此王贺时常要忙到深夜。2月10日晚上9点,利用工作间隙,王贺和儿子通个视频电话,在挂断电话的一刻,他长舒了一口气:“太好了,早上他妈妈说的尿血情况有所好转!”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