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中省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意见》(辽政发〔2013〕30号)精神,充分发挥标准化对我市全面振兴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标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纽带。标准的竞争现已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形式。标准化作为经济转型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推动对外贸易的重要措施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我市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市经济转型、振兴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前,我市正值加快转型振兴、实现突破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实现社会科学发展;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解决标准水平低、标准化意识差的难题,实现创新发展;有利于改进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保护环境,保障安全,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和谐发展。
二、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适应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及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以我市优势技术领域和支柱特色产业为突破口,不断完善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标准化对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作用,为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为主、广泛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标准化战略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要加强政府对标准化工作的政策扶持和指导监督,切实发挥企业在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标准化活动。
2.坚持市场导向、转化创新、国际接轨相结合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密切标准化与市场的联系,为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提供技术支撑。以技术标准创新为重点,围绕全市重点产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提升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
3.坚持服务发展、提高效益、保障安全相结合的原则。以标准体系建设为重点,以示范推广为手段,促进速度与质量效益相协调,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三)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建立先进、适用的涵盖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建立完善服务社会的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一支熟悉国际、国内标准制定规则,掌握行业发展最新动态的复合型标准化人才队伍;培育一批采用、研制先进标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和国家标准能力明显提高,重点产业技术标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优势产业技术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社会标准化意识显著提高,标准化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2.阶段目标:到2015年,建立我市液压、皮革、林产品、氟化工、煤化工等十个优势产业的标准体系;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争取有突破,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3项以上;工业企业产品标准覆盖率上升到95%;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率上升到80%;争取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1个、省级服务业、工业类标准化示范试点单位项目2个;创建省级以上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达到9个;参与落户辽宁的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和工作组(WG)活动;建立落户阜新的辽宁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个;建立我市重点企业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和防控体系;建立完善集国内外标准采集、研究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阜新市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三、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
(一)着力提升全市标准整体水平
1.依靠科技创新提升标准研制水平。以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为重点,加快精细化工、汽车转向泵、石油工具等新成果转化为标准,促进科研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支持我市科技领先企业制定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探讨联盟标准的制定,带动全市标准整体水平的提升。
3.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二)着力抓好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
1.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以农产品质量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节水滴灌工程为基础构建花生、玉米等县域主导农产品标准体系;以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肉鸡养殖品种为重点,构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体系;以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构建以国家标准为引领、以地方标准为主体、以企业标准为补充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进一步开展“化石戈小米”、“金明水甘薯”、“籽用南瓜”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2.工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以我市液压、皮革、林产品、氟化工、煤化工等十个产业集群为重点,鼓励优势产业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引导基础较好企业逐步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在电子、机械和化工行业进一步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力度;构建以国际标准为引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体、以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工业标准体系,抢占技术标准竞争的制高点,提高核心竞争力。
3.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以阜新中央商务区、阜新温泉旅游度假区、阜新汽车贸易与专业市场集聚区、阜新十家子玛瑙产业集聚区和海棠山、大青沟、瑞应寺等旅游区为重点,构建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主体具有我市特色的服务业标准化体系,推进服务业上层次、上水平、快发展。
4.环保、生态文明标准体系建设。以碧水、青山、蓝天工程和环境保护为重点,构建健康宜居、节能减排、生态修复、沙漠化治理等专项标准体系,开展好国家标准委下达的“国家荒漠化治理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建设美丽阜新提供技术支撑。
5.服务和改善民生标准体系建设。以公共教育、人事人才、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公共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与服务、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司法行政与服务、公共安全、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公益科技服务为重点,构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促进社会和谐。
6.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要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切实增强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安全基础管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三)着力构建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
1.建立完善阜新市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市标准计量情报所建立标准资料数据库和标准化信息网站,建设集标准信息管理、标准技术研究、标准化理论与战略研究、标准咨询与服务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准确、及时、权威的标准信息服务。
2.构建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体系。市标准计量情报所联合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针对我市重点出口产品和主要出口国标准、技术法规和评定程序,建立信息采集、加工和传递渠道。研究制定我市重点出口产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指南,提高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
(四)着力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1.抓好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建设。对国家级、省级农业、工业、服务业等方面的标准化试点项目要积极争取,对批准的项目要严加管理,贯彻落实好各级各种类标准,提高质量和效能,辐射带动各行业加快发展。
2.推进企业联盟标准的制定。对我市液压、皮革、林产品等产业集群,以其中优势企业为主体,以核心技术为抓手,支持企业制定联盟标准,促进产业集群加速升级,增强整体市场竞争力。
3.做好标准的宣贯、培训。重点对我市主导产业相关的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标准进行宣贯、培训,以利于标准的实施。
4.加强强制性标准的执法监督。严格查处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保障安全、环保和公平。
四、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阜新市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联席会议制度,设立总召集人,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推进全市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将标准化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文件,落实本地区标准化工作协调机制、扶持政策、经费保障,确保标准化发展战略在本地区有效实施。
2.形成推进合力。市质监部门要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市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科技、财政、农业、工业、服务业及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共同推进标准化发展战略的的实施。各重点企业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设立标准化推进管理机构,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扎实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
(二)强化经费保障,建立激励机制
1.加大政府对标准化工作的支持。市政府的标准化经费重点用于补助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推广,重点产业标准体系建立,标准数据库建设,应对技术贸易措施研究,资助承担国际、国家标准化组织技术机构秘书处的企事业单位,以及重要标准的宣贯培训和标准化人才培训等。各县区政府要支持和鼓励本地区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参与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化活动。
2.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研制费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和《中共辽宁省委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辽委发〔2012〕16号)的规定,比照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享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加大对标准化活动的投入。
3.加强科技计划对技术标准研制的支持。科技部门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立项支持。加强标准化领域的产学研合作。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法制宣传工作
1.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落实标准化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制度,培养、选拔和使用标准化人才。将标准的批准发布作为标准起草参与者职称评定、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建立市标准化人才库,着力培养标准化专家。
2.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质量月”、“世界标准日”、“标准进万家”等活动广泛宣传标准化知识,提高标准化的社会认知度和地位。加大对企事业单位标准化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3.加强标准化法制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和省地方性法规,使标准化工作进入法制化、规范化。
附件:阜新市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联席会议组成人员名单
阜新市人民政府
2014年7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阜新市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
联席会议组成人员名单
总召集人:柳树杨 副市级干部
召集人 : 姜永涛 市质监局局长
组成人员:胡国勇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张玉柏 市经信委副主任
李宝光 市教育局副局长
李继平 市科技局副局长
崔 力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
周庆贤 市民政局党委副书记
刘 强 市司法局副局长
张 铁 市财政局副局长
王 伟 市人社局副局长
韩金龙 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谷朝君 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王 宇 市住建委副主任
张思勇 市交通局副局长
李雅军 市农委副主任
鲁建功 市水利局副局长
张德利 市林业局副局长
张建军 市服务业委党组副书记
张忠良 市外经贸局副局长
王少先 市文广新局副局长
张成勉 市卫生局副局长
史旭明 市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杨 辉 市质监局副局长
江玉明 市体育局副局长
朱志文 市安监局副局长
白 淼 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
李会学 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
张 宏 市旅游局副局长
陈 泓 市食药监局副局长
王志忠 市中小企业局副局长
王彦军 市政府国资委副主任
李国慧 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张志勇 市国税局副局长
姚兴志 市地税局总会计师
于树君 市气象局副局长
徐正威 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
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负责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杨辉同志兼任。
主办单位: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zwgk@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41号
辽ICP备19010590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2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6786 网站举报邮箱:fxzwg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