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创新举措服务农业生产

强化科技支撑 促进产业增效

日期: 2025-07-22 浏览量:151 来源:阜新日报 责任编辑:李艳 文字大小:

  连日来,由省级、市级农技专家组成的多支服务团队深入我市乡村田间地头、果园、大棚,送技术、解难题、传经验,用科技为农业生产注入强劲动能。

  乡村振兴,因党建而强,因产业而兴。近年来,为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市委组织部和市农业农村局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结合百万亩农业单产提升工程,整合农机专家人才资源,引进4个省级团队,组建16个市级专家服务团,组织50余名业务精、懂经营、会管理、熟悉农村工作的技术人员深入乡村,为农民现场讲解、现场示范、现场传技,深受农民欢迎。

  精准对接,让“田间课堂”实起来。市委组织部和市农业农村局充分做好前期调研,专门下发通知,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和摸底调查,积极听取培训对象意见,经过细致筛选比对,精准摸清培训需求。开展训前需求调研,结合培训对象特点,量身订制培训方案,课程设置由“端菜”变“点菜”,真正让农民听得懂、用得上。统筹安排授课人员,积极对接涉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邀请专业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开展授课,持续提升培训质效。灵活安排培训时间,根据农时特点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春讲播种、夏说管理、秋谈收获,切实提高党员群众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特色教学,让“田间课堂”活起来。着力打破集中教育的“灌输式”理论教学,从农村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将党员教育学习场所从教室搬到田间地头,使学习内容精准化、专业化。创新采用“现场教学+专题讲座+互动答疑”形式,通过“手把手”教技术、“面对面”传经验、“点对点”解难题,引导党员群众亲眼看、亲耳听、亲身体会,使理论听得懂、操作看得见、疑惑有解答、分享有收获。

  交流示范,让“田间课堂”火起来。烈日下,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太平镇新邱村辣椒、玉米田边,市现代农业 发展服务中心总农艺师吴立新、高级农艺师隋晓舟详细讲解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配肥等实用技术。不远处,几十名村民围成一圈。有的蹲下观察植株叶片病虫害发生情况,有的拿出手机记录施肥比例。

  “在田间地头学技术,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以致用,今年我家的辣椒、玉米一定丰收!”想到靠着高质量“科技快餐”,今年能有个好收成,新邱村东旺合作社负责人李博难掩激动之情。

  “‘田间课堂’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让农民在大田里直观地学到知识。现在不仅做出品质,还做出了品牌。只要是‘田间课堂’,农民都认可,积极报名参加,这些都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认可。”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玉娥向记者介绍道。

  为进一步深化拓展田间课堂”培训成果,不断延伸党员教育链条,在市级示范带动下,各县区也结合自身实际,按需施教,量体裁衣,组织各级专家、科技特派员下沉农业生产一线,邀请具有影响力的“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手”等开展现代农业技能专题培训,通过专家手把手教、学员面对面学,共同交流先进经验,探讨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让党员群众相互总结经验,学习先进技能,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产业,助推产业升级、乡村振兴。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