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风险提示 | 尼日利亚、法国

日期: 2025-04-17 浏览量:172 来源:辽宁省贸促会 责任编辑:王月 文字大小:

尼日利亚:

2025年4月8日,尼日利亚博尔诺州州长Babagana Zulum在州首府迈杜古里政府大厦表示,“博科圣地”及其分裂组织“伊斯兰国西非省”(ISWAP)近期不断对博尔诺州军事据点和平民袭击,这表明博尔诺州在恐袭面前正“节节败退”。州长表示,若不采取措施,该地区将再次陷入动荡。4月6日,疑似“博科圣地”恐怖分子袭击博尔诺州Gwoza地方政府管辖区Izge村的一处军事阵地,造成部分尼日利亚军士兵死亡。3月25日,“伊斯兰国西非省”(ISWAP)恐怖分子先后袭击位于博尔诺州Gamboru Ngala地方政府管辖区Wulgo军事基地,和Damboa地方政府管辖区瓦吉罗科(Wajirko)军事基地,造成至少16名尼日利亚军士兵死亡。分析指,博尔诺州边境城镇Damasak和Goskeru正面临更大袭击风险。此前,尼日尔军队所负责的第四战区(section 4)曾起到重要的安全缓冲作用。2025年3月底以来,尼日尔军队的撤离显著加剧了威胁程度,这些地区重新成为恐怖组织的首要目标。另外,4月4日获悉,尼日利亚固体矿产开发部在首都阿布贾证实,日前该部 “矿业警卫” 执行突袭行动,拆除并关闭了纳萨拉瓦州科科纳地方政府管辖区拉芬-加巴斯社区的一处非法采矿场,逮捕3名外国人。该非法矿场长期逃避执法,还传闻受安全人员庇护。在突袭行动中,数名犯罪嫌疑人逃脱。据悉,该非法矿场所属经营公司及部分逃犯正等待阿布贾联邦高等法院刑事指控。自2024年 “矿业警卫”执法行动开展以来,尼日利亚联邦政府已逮捕327名非法采矿嫌疑人,起诉143人。另外,3月28日,“尼日利亚伊斯兰运动”组织在首都阿布贾集会庆祝本年度国际圣城日(IQD),与尼日利亚安全部队冲突,造成1名警员在内的12人死亡,约300人被捕。目前,当地局势已恢复正常。3月23日,“尼日利亚三角洲地区大会”等工会组织呼吁在河流州首府哈科特港等地举行抗议,并威胁举行全国罢工,要求取消相关措施。3月20日,联邦首都区Yanyan市卡鲁桥附近发生爆炸事件,一辆油罐车在首都连接纳萨拉瓦州阿多市的高速上发生车祸后爆炸,造成数人受伤,相关路段的双向车道关闭。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5年3月18日,尼日利亚总统提努布宣布主要产油地区河流州即日起进入紧急状态,并下令河流州州长、副州长及所有州议员暂停履职。提努布在电视讲话中说,最近收到的安全报告称“部分武装分子破坏输油管道,而州长却未采取任何措施予以制止”。消息称,3月17日及18日,当地至少两条输油管线爆炸起火,其中一条是重要的跨尼日尔管道。另外,3月9日,尼日利亚凯比州的伊斯兰极端组织“拉库拉瓦”(Lakurawa)袭击该州Arewa地方政府管辖区数个村庄,以报复一名极端组织头目被击毙,造成13名平民死亡、2人受伤。尼日利亚政府称,拉库拉瓦由来自马里和尼日尔的武装分子组成,在2025年1月宣布其为恐怖组织。3月6日获悉,尼日利亚尼日尔州希罗罗地方政府管辖区卡拉加村一手工金矿发生疑似“博科圣地”恐怖组织引发的血腥袭击,11人死亡。约30名疑似“博科圣地”分支头目马拉姆·萨迪库(Malam Sadiku)麾下的武装分子,趁矿工及家属熟睡时突袭矿区。据当地治安维持组织消息,武装分子对旷工实施“处决式行刑”,并焚毁矿工帐篷以销毁证据。分析指,尼日尔州政府监管严重缺位,全州327个注册矿场仅43个配备安保人员,而卡拉加村距“博科圣地”藏身的阿拉瓦森林保护区仅15公里,地形复杂且缺乏军事哨所,成为其发动“低成本突袭”的理想目标。此次袭击或系“博科圣地”对尼日利亚政府军2023年10月“巴萨镇清剿行动”的报复,当时尼日利亚军击毙该组织5名核心成员。另外,3月5日,联邦机场管理局表示,因暴雨和雷暴天气,翁多州阿克雷里机场(AKR)暂时关闭。2月22日,奥孙州举行地方政府选举,州政府实施车辆限行等措施。2月12日,尼日利亚输电公司(TCN)表示,国家电网当日因输电线路故障引发电网崩溃,首都阿布贾和拉各斯州等地停电。之后,TCN声称已修复线路恢复供电。2月4日,阿达马瓦州首府约拉市发生爆炸事件,两辆油罐车在加油站爆炸,附近道路交通中断。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尼日利亚政局基本平稳,但经济增长乏力、袭击事件频发,长期面临社会动荡风险。2023年2月25日总统选举,执政党全体进步大会党候选人博拉·蒂努布当选。2023年3月18日,尼日利亚举行州长和州议会选举,36个州中28个州选出新一任州长,其余8州将在未来四年举行选举。随着大选相继结束,尼日利亚安全部队在全国的力量部署逐渐减弱,传统冲突地区的暴力事件急剧增加。尼日利亚安全形势持续复杂严峻,东北部“博科圣地”恐怖势力持续活跃,自杀炸弹袭击与武装袭击事件多发。尼日尔州、卡杜纳州两州交界地区绑架犯罪团伙活动较前更为频繁,并可能流窜至两州其他地区作案,当地的中方企业和人员成为武装袭击、绑架等目标的风险陡增。2023年以来,尼日利亚通货膨胀高企,非洲最大的经济体面临近三十年来最高通胀率引发的生活成本危机,在很大程度上被归咎于蒂努布政府取消汽油补贴和浮动奈拉的政策,引发国内民众不满。2024年6月以来,该国多个工会组织和民间团体举行了多轮大规模全国抗议示威,并伴有局部冲突骚乱。普遍的不安全局势影响农业产量,更加剧了食品价格上涨,高贫困率、高失业率、民间枪支泛滥,导致社会治安欠佳,针对外资企业与外籍人士的抢劫、绑架事件时有发生,目的通常是“绑架换赎金”。绑架高发地点也在不断变化,传统高发区是尼日利亚三角洲地区,但近年在北部及西北各州也多有发生。2021年,时任总统布哈里在纪念尼日利亚独立61周年的讲话中表示,该国面临的诸多问题是自1967年至1970年的内战以来最具挑战性的。尼日利亚境内各部族、教派、地区等矛盾频繁引发械斗、骚乱等群体性事件,尤其是尼日利亚中部“中间地带”多宗教信仰和各民族混居地区,社会矛盾异常尖锐、错综复杂,游牧部族与定居族群间常因牧场与水源纠纷爆发冲突。尼日利亚南部三角洲武装势力长期活跃,常袭击当地油气设施;南部几内亚湾海盗绑架与袭击风险仍较高,持续威胁海上安全和国际物流供应链。此外,尼日利亚全国多地常年流行拉沙热、脊髓灰质炎、黄热病、霍乱等疫情。据尼日利亚疾病控制中心数据,2023年该国1227例拉沙热确诊病例中至少219人死亡。2024年3月21日,中国驻尼日利亚使领馆发布提醒称:当前,尼日利亚安全形势日趋复杂严峻,近期在博尔诺州、卡杜纳州、三角州等地接连发生大规模当地人员遭绑架及军警被杀事件,提醒在尼日利亚的中国公民提高安全意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2024年4月30日,大使馆发布通知,提醒在尼日利亚的中国公民切勿在尼非法采金。2024年11月11日,大使馆再发通知称,当前尼日利亚安全风险复杂严峻,绑架案件频发,提醒在尼中资企业和中国公民做好安防工作。目前,尼日利亚的主要风险包括:恐怖活动风险、社会治安风险、族际暴力风险、示威冲突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国际关系风险等。

鉴于以上情况资讯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尼日利亚各地,尤其是尼日利亚的东北部、中间地带、南部等高危地区,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时刻关注我驻当地使馆的安全提示。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避免非必要出行,应密切关注当地媒体对各类安全事件的跟踪报道,提高警惕。在外人员应严格执行相关防控措施,避免相关法律风险,避免前往尼日利亚的东北部地区、什叶派与逊尼派混居地、政府与军营设施、政治集会场所、各宗教节庆场所、中部民族部族混居地、犯罪案件高发地区(尤其是高速公路、偏远农村灌木丛、几内亚湾海盗活跃区域)、疫情高发区、油气设施、学校、集市、难民营地、公交枢纽等,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适度提高驻地与随行安保等级。中方在外人员应提前购买人身和财产保险,引入绑架勒索预防危机管理解决方案。同时,应严格遵守尼日利亚军警部门与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法国:

2025年4月6日,法国首都巴黎出现两场示威对峙,极右翼“国民联盟”在国民议会附近的第七区沃邦广场(place Vauban)集会支持被定罪的国民议会该党团主席玛琳·勒庞(Marine Le Pen),极左翼“法兰西不屈服”在巴黎市中心的共和国广场(place de la République)举行“反极右翼”集会。3月31日,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主席勒庞因挪用欧盟资金向党内官员支付薪酬而被判有罪,被判处4年监禁,其中两年缓刑,两年居家监禁。除非这一裁决被推翻,否则勒庞将无法参加2027年法国总统选举。4月5日,一项由伊拉贝研究所(Elabe)为法国新闻资讯台BFMTV和《星期日论坛报》(La Tribune Dimanche)联合开展的民调结果公布,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主席勒庞与党魁巴尔德拉的得票意向双双破30%,前总理菲利普以至少20.5%的得票意向领先总统阵营其他潜在对手。伊拉贝研究所指出,菲利普能更好整合总统阵营(七成支持)及右派(四成支持)的选票。同时,伊拉贝研究所总结称,左翼选民投票意向极其分散,三分之一支持老将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四分之一支持格吕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其余候选人各自不到两成。3月28日,右翼政党“爱国者”主席、前欧洲议会议员弗洛里安·菲利波(Florian Philippot)在首都巴黎发起集会示威,谴责总统马克龙。3月20日,活动人士在首都巴黎、波尔多、第戎、里昂、马赛、南特和图卢兹等地举行示威集会,要求增加福利支出。另外,4月7日,法国司法部长达尔马南(Gérald Darmanin)证实,加莱海峡省(Pas-de-Calais)旧旺丹(Vendin-le-Vieil)监狱的清理行动已开始,目的是将该监狱在押人员完全转移到其它监狱。该监狱必须在7月31日前进行改造,以关押“最危险的毒贩”。3月初,旧旺丹监狱以及奥恩省(Orne)萨尔特河畔孔代(Condé-sur-Sarthe)监狱被选中,将用于关押200名被认为最危险的毒贩,前者将从7月31日起全面运作,后者将于10月15日开始运作。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法国政府近期正在为一场可能席卷全国经济的风暴做准备。法国总理弗朗索瓦·贝鲁(François Bayrou)在接受《巴黎人报》(Le Parisien)采访时表示,关税上调带来的贸易摩擦可能导致法国损失超过0.5%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对就业、投资与整体增长构成实质性威胁。贝鲁警告称,不得不重新思考2026年的财政安排,并将于2025年4月15日公布下一年度预算框架。2025年4月7日获悉,法国国家铁路公司(SNCF)轨道团结工会(Sud-Rail)要求火车司机5月7日罢工,即5月8日公共假期前夕。该工会呼吁加薪,如与管理层谈判无法达成一致,罢工将从5月6日19点持续到5月8日8点,这将对法国高速列车(TGV)、省际列车(TER)等所有线路造成影响。另外,4月8日,巴黎圣日耳曼俱乐部(PSG)与英国阿斯顿维拉俱乐部(Aston Villa)在法国巴黎王子公园体育场(Parc des Princes)的欧冠联赛四分之一决赛前夕,英国球迷与法国球迷在巴黎十八区皮加勒街区(quartier Pigalle)克利希大道(boulevard de Clichy)发生暴力冲突。在此事件发生前,巴黎警方就已担心4月9日晚间的比赛可能引发英法球迷间的冲突,风险指数被评为第3级别(最高指数为第5级)。巴黎警察局指出,警方将在巴黎王子公园周围全天保持警惕,并建立适当的安全措施。3月12日,法国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多梅内市A41高速公路路段发生驾车枪击事件,1人死亡,警方一度封锁相关路段。3月11日,大东大区塞纳河畔罗米伊市一家银行外发生人质事件,1名持刀行凶者劫持了3名银行员工。经过谈判后,3名员工获释,行凶者被捕。此前的2月22日,上东大区牟罗兹发生一起持刀伤人事件,1人死亡、5人受伤,当局逮捕肇事者,总统马克龙宣布该事件为恐袭。3月7日,巴黎北站铁轨附近发现1枚二战炸弹,当日及8日部分铁路服务中断,拆弹行动于7日晚间结束。2月24日,俄罗斯驻马赛领事馆遭袭,有1名嫌疑人向领馆围墙投掷三个燃烧装置并逃离,其中两个发生爆炸引发火灾。俄方呼吁全面调查并敦促加强外交设施周边的安全措施,事发当日是俄乌冲突三周年纪念日。另外,4月8日,法国滨海塞纳省(Seine-Maritime)埃特勒塔(Étretat)圣母院路(rue Notre Dame)一栋建筑发生火灾并导致爆炸,大火延烧到附近建筑,受火灾影响的整条街道断电,居民被疏散,三人受伤。4月9日获悉,法国即将迎来由“奥利维耶”风暴(Olivier)引发的恶劣天气,将从4月12日开始自西向东影响全国,预计持续时间较长,并带来雷暴、降温和持续性的降雨。4月13日起,不稳定天气区域将东移,影响范围覆盖法国中央山地、奥克西塔尼、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以及滨海阿尔卑斯等地区。截至4月17日,法国中东部、南部沿海甚至北部地区均将陆续受风暴影响,雨水和雷暴将轮番登场。面对突如其来的“倒春寒”和雷雨天气,法国气象专家提醒公众合理安排出行,注意驾驶安全,尤其要提防雨后路面湿滑带来的“黑冰”(verglas d’été)现象,尤其是在塞纳河以北地区(巴黎及北法地区),由于降水严重不足,首次降雨极可能引发此类现象。此外,4月10日,法国中央-卢瓦尔河谷大区(Centre-Val de Loire)卫生局报告,安德尔·卢瓦尔省(Indre-et-Loire)发现三名麻疹病例,分别为一名1岁婴儿、一名25岁女子和一名47岁男子,这三个人都住在图尔(Tours)地区,但“彼此之间没有联系”。自2025年初以来,法国已确诊近200名麻疹病例。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法国政局总体稳定,但2024年议会选举后政治形势略显动荡。2022年4月,现任总统马克龙获连任,再次战胜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RN)候选人勒庞,但两者得票率差距大幅缩小,表明法国极右翼势力正强势崛起。6月,执政党阵营在国民议会选举中最终赢得577个席位中的245席,未能夺取绝对多数席位,议长等重要人物也在选举中失利。极左翼政党“不屈的法兰西”与法国社会党、法国共产党、绿党等中左翼和左翼政党组成的左翼政党联盟获得131席,极右翼党派“国民联盟”获得89席,法国右翼传统党派共和党获得61席。2024年6月9日,由于法国执政党复兴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遭遇惨败,总统马克龙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提前举行新一届选举。2024年7月8日,内政部公布国民议会选举最终统计结果,议会左、中、右三派均未获绝对多数席位。2024年7月16日,总统马克龙宣布接受总理阿塔尔及其政府团队集体辞职,转入看守政府状态。2024年9月,右翼人士米歇尔·巴尼耶被任命为新一届政府总理。2024年11月底,因三大党派在2025年预算草案上分歧严重,向极右翼做出妥协的巴尼耶政府遭到左翼不信任动议。2024年12月2日,巴尼耶动用宪法机制拟强行通过预算案引发激烈反弹,左翼和极右翼议员发起弹劾。2024年12月4日,上任仅3个月的巴尼耶辞职,这是1962年以来法国政府首次被议会推翻。2024年12月23日,总统府公布新一届政府成员名单,中间派领导人弗朗索瓦·贝鲁任总理,除内政部长、外交部长等部分部长留任外,其他政府职位均更换人选。新政府最紧迫议题就是2025年的政府预算案,贝鲁内阁面临巨大挑战,未来一段时间该国政局仍有变动风险。另外,2022年9月下旬,法国发生持续大规模罢工行动,炼油厂、交通运输部门等多个工会组织跨行业抗议活动,参与人数高达十多万,导致国内出现部分燃料短缺与交通中断。2022年11月中旬,法国总工会、工人力量总工会(FO)等再次开展全国多部门罢工,继续要求提高工资、改善工作条件并谴责生活成本上涨。2023年1月,政府公布退休改革计划,引发国内多轮大规模跨行业罢工行动,涉及交通、教育及公共服务领域,造成较大的社会冲击。2023年3月,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发布相关通知,提醒旅法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法国国内社会治安状况总体良好,重大刑事和暴力犯罪案件较少;但在巴黎、马赛、尼斯和戛纳等城市的某些旅游景点、公共场所和少数街区,针对华侨华人、中国游客、留学生等的盗抢案件时有发生。2023年10月14日,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中国驻马赛、斯特拉斯堡等5个总领馆联合发布“关于在法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的领事提醒”表示,10月13日,法国北部城市Arras一所学校发生持刀伤人事件,造成一人死亡两人重伤,法国将反恐安全警戒级别提高至“紧急袭击”状态。2024年1月15日起,法国政府将反恐安全警戒级别降至“较强遇袭风险”。中国驻法国使领馆提醒在法中国公民尊重相关法律法规,密切跟踪社会局势,注意人身安全,不发表敏感和过激言论。2024年3月24日,法国总理阿塔尔宣布,鉴于法国面临的恐怖袭击威胁上升,法国决定将反恐安全警戒级别提升至最高级。另外,2023年6月,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表示,法国信用等级维持不变,仍为“负面”,主要是由于法政府最近修订了预算整顿战略,并实施养老金和劳动力市场改革。但是,法国政府预算目标的执行存在风险,政治上的分裂增加了经济政策实施的不确定性。目前,法国主要风险包括:工会组织运动风险、示威冲突风险、社会治安风险、恐怖主义风险、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安全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法国各地,尤其是首都巴黎、雷恩、里昂、图卢兹、尼斯、斯特拉斯堡、波尔多等中心城市的中资企业与中方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时刻关注我驻当地使馆的安全提示。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避免非必要出行,应减少在各类集会场所、民族种族混居地、宗教场所、节庆场所、政府与军警服务设施、露天市场、大中型公交中转枢纽、西方人经常光顾的酒店、大型购物中心、高档餐厅等人群拥挤公共场所的逗留时间,尊重当地宗教文化习俗,避免谈论民族、社会、政治敏感话题,以免遭受影响。同时,应严格遵循法国军警部门及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