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文化事业工作综述

日期: 2025-10-10 浏览量:104 来源: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责任编辑:汪雨冲 文字大小:

2024年,阜新市文旅广电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工作部署,在上级部门的帮助指导下,以加速激发文旅市场活力为重点,多措并举、融合创新、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市文旅产业投资额达到2.51亿元,同比增长161%,完成全年任务的313.8%;阜新游客1542.63万人次,同比增长81.2%,完成全年任务的150%,实现旅游收入85.92亿元,同比增长55.74%,完成全年任务的150.7%;实现玛瑙产业产值21亿元,同比增长17%。

(一)以文化铸魂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一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成功举办第十六届“百花迎春”优秀群众文艺节目调演、春节“村晚”等活动。我市选送的合唱《追寻》《八骏赞》、广场舞《欢腾的蒙古贞》、对唱《振兴东北》、群舞《酒韵畅想》4部作品获辽宁省第十八届群星奖。打造“阅读联盟”和“书香助残”服务品牌,提供按需点单和视障阅读等特色服务。辽宁省市民文化夜校(阜新分校)正式开课。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演出162场。推动公共图书馆赋能农家书屋,在农家书屋设立分馆11处,开展送书活动26次。在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中,全市有14个乡镇文化站进入全省上等级站名单,于寺镇、韩家店镇入选特级站。二是承办2024年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和“菊苑流芳—辽宁省新春戏曲晚会”。组织全市专业艺术团体开展公益惠民演出30场,举办“家乡美”辽宁•阜新旅游歌曲演唱会2场。召开大型阜新蒙古剧《惠音巴雅尔》建组会,阜新蒙古剧《妙方》亮相全国首届小戏小品展演并获评优秀作品。在第十九届玛瑙节期间,开展电影人公益示范行—中国影协文艺志愿服务走进辽宁阜新活动,邀请著名演员巩汉林、韩月乔、王伯昭、王思懿等艺术家,通过举办惠民演出、公益直播、经典电影座谈、书画交流等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热烈欢迎。赴新疆塔城、八师石河子市、九师白杨市等地开展文艺交流互演,促进辽疆两地文化交流互鉴,获得省文旅厅通报表扬。三是加强文物保护开发利用,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查海遗址群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查海遗址保护规划》公布实施,积极开展查海考古遗址公园立项申报工作。“查海遗址”手绘图案登上辽宁福利彩票票面,大力宣传阜新查海文化。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累计复核三普不可移动文物共1259处,登记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404处,新发现位居全省前列,获得国家、省四普办充分肯定,阜新四普工作成绩相继被省文旅厅、中国文物报、辽宁广播电视台、北斗融媒等刊发报道。四是做好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活动8场,选调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加“辽塔情深 非遗同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交流活动”、“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活动进行展示展演,选调《东蒙短调民歌》参加央视“非遗里的中国—辽宁篇”节目录制。阜新玛瑙作品获中国玉石器“百花奖”铜奖2个,辽宁省“木兰杯”金奖13个。从第十届“红玛瑙杯”玉石雕刻作品大赛中推送16位大师的25件作品参加“2024天工玉石雕刻作品大赛”活动,荣获1金5银5铜和2个专题奖和12件提名奖。其中,阜新玛瑙喜获1金3银5铜和1专题奖。五是做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工作。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5周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安全保障工作。我局推荐、彰武县融媒体中心制作作品《孟秋之韵》荣获我省首届“三秋”主题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秀作品短视频类三等奖。我局广电管理科科长王志伟因2023年度广电统计工作受到国家广电总局通报表扬。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发射台获评全省五星级无线转播台(站)。开展全市酒店电视复杂操作治理整治工作,推进阜新县完成民族地区有线高清交互数字电视机顶盒推广普及项目。推动传统有线电视业务和5G移动业务融合发展,已完成体验用户4000户任务。

(二)以打造品牌提升阜新文旅影响力和竞争力。一是聚力媒体矩阵宣传,被各级媒体报道400余次,总浏览量6亿次,其中央媒7次,省级媒体百余次。举办“龙源阜新 查海寻根”系列活动30余项,“中华第一龙”、黄家沟旅游度假区登上央视新闻和《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查海遗址群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等获央媒连续关注报道。二是挖掘资源抢抓机遇,邀请阜新网红“湖远行”以直播带货的方式宣传阜新。招募“阜新文旅推介官”并举办全省首个文旅推介官大赛,讲好阜新故事,传播阜新声音。抢抓流量密码,热情接待“广西运送砂糖橘”队伍并推介阜新文旅资源,举办全国重机车友巡游活动,全国28个城市35家重机车俱乐部的280名车友打卡宣传阜新,提升城市温度和知名度。三是借助省文旅厅和沈阳都市圈平台,参加沈阳、朝阳、广州、深圳、厦门等省内外各地重要展会,采取与网红局长刘克斌互动、路演等互动方式推介阜新文旅资源,推出都市圈一站多程特色旅游线路和十大宝藏线路,用文旅模特旅拍、推介官说唱等形式提升阜新城市影响力。四是黄家沟温泉滑雪之旅成功入选“2024年春节假期国家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德力格尔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成功创建国家5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均为省内唯一。帮助宝地温泉康养度假区成功创建辽宁省首批省级旅游科技示范园区。提升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2024年全省有6家景区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我市独占两席,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和乌兰木图山风景区双双入选,全市AAAA级旅游景区达到7家;三沟酒业集团创建3A级景区,为我市工业旅游注入新的活力;黄家沟旅游度假区入围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培育名单;我市云七小院和集装箱民宿获评国家丙级民宿。五是推进“科技+文旅”,与上海公司合作启动数字丝路建设,推动敦煌艺术学会与查海遗址博物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阜新文旅宣传、非遗展示、土特产品等植入高铁站,推动在阜新客运枢纽成立虎跃旅游集散中心,开通海棠山、乌兰木图山、十家子玛瑙小镇等16条旅游专线,累计发车280台次,服务游客万余人次。组织拍摄制作微短剧、与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助力省市体育赛事等方式, “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气象+旅游” “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提振文体旅消费新场景。

(三)以文体康旅融合提振文体旅消费新场景。一是组织工作专班积极推动项目建设。我市17个文旅项目预计投资额2.51亿元。打造沉浸式文旅新场景,德力格尔宁昌古城、环湖路等新建项目,增强了游客体验和互动感,在引客入阜中发挥积极作用。推进“露营+旅游”文旅新业态,细河区童奇乐园、森居露营地等新业态项目已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营,成为文旅消费新热点。二是依托“五色文化”推出研学旅游精品线路,举办首届彰武沉浸式研学系列活动。举办首届彰武沉浸式研学活动。推出金色寻龙文化、红色治沙文化、绿色生态文化、黑色煤炭文化、彩色玛瑙文化线路,吸引了来自北京、沈阳、大连等地研学团队2万余人次。指导研学基地开展多向合作,与海州区中华路小学共同举办小小推介官团队授旗活动,与妇联等部门精心策划亲子研学路线。三是推动文创成果向产业转化,促进文旅消费进一步升级。文旅深度融合促进消费,举办首届文化旅游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围绕龙文化等六个主题征集来自全国12所高校、近百家专业文创机构的390件作品,推出阜新IP形象文创产品,和各类阜新特产共同亮相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全省首届城市足球超级擂台赛、辽宁城市男子篮球联赛和新青年后备箱文创市集。举办文创市集6次,在玛瑙节期间举办的文创市集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商户最多,两日吸引消费者万余人次,销售额20余万元。四是融入北京避暑旅居“夏北计划”,我市温泉企业与雍和宫、中国康养集团等京、渝景区及文旅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并打造中国康养旅居示范基地。推动宝地温泉企业开展全国康养旅居项目,已接待北京等地游客1000余人。《温泉旅游泉质分类》获文旅部审批立项,阜新成为全省首个承接国家温泉行业标准制定的城市。“五位一体”康养体系在中俄旅游友好交流会议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宝地斯帕温泉小镇被世界温泉与气候养生联合会授予“世界温泉医疗康养示范基地”,入选首届首都中西医医养结合发展大会推出的中国第一张“温泉疗愈地图”。五是举办2024秋游辽宁•第十九届辽宁阜新玛瑙文化旅游节,包含“红玛瑙杯”玉石雕刻大赛获奖作品展、“文创百品 一见倾心”玛瑙饰品展、文化创意产品展、“玛瑙之都 文旅盛会”—2024省内外兄弟城市特邀文旅推介会、“电影人公益示范行”中国电影家协会文艺志愿服务走进辽宁阜新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首次邀请52家国内知名旅行采购商到阜踏线考察,并与博旅国际联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北京、上海、重庆等地旅行采购商就采购我市康养资源线路达成合作意向。期间,百余家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对玛瑙节进行报道,累计浏览量8000余万。

(四)以优质服务为文旅市场提供助力保障。一是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确保全市文旅市场安全平稳运行。开展“全覆盖”式执法检查,出动1600余人次,检查文化旅游市场主体800余家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6件,持续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和法治环境。二是加强与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合作,与市教育局、高专共同组织重点文博场馆、景区和旅行社负责人召开文旅行业人才培养专题座谈会,加强人才培养,协助高专文旅专业学生到景区进行实习。三是加强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监管,制定《阜新市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检查单》,督促考级机构做好考级保障工作。四是严格执行《阜新市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工作制度》做好审批服务工作,完成“导游证核发”业务160件,“旅行社设立审批”业务2件,“旅行社变更备案”业务4件,“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换发/补发”业务1件,“旅行社注销备案”业务1件,“在歌舞娱乐场所、旅游景区、主题公园、游乐园、宾馆、饭店、酒吧、餐饮场所等非演出场所经营单位举办驻场涉外演出审批”业务2件。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