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区全力推进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

凝聚暖“新”力量 打造温“新”港湾

日期: 2025-09-19 浏览量:53 来源:阜新日报 责任编辑:贾晶晶 文字大小:

  秋已至,热未消。外卖骑手小李刚送完午高峰的最后一单,轻车熟路地走进海州区站前街道创业社区的暖“新”驿站,将前一天借走的雨衣放回原位,再为自己接一杯水,然后坐到椅子上开始小休。“这里就像我们在城市里的另一个家!”他擦拭着额头的汗珠说道,“不仅能够歇脚、充电,更能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的温暖。”

  在这个依托社区服务大厅打造的驿站里,空调送来习习凉风,微波炉可以热饭,医药箱里备着常用药品,角落里放着工具箱,这些便民设施全部免费向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开放,成为他们在城市奔波中难得的“避风港”。

  创业社区暖“新”驿站,正是海州区系统推进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也快速壮大。海州区委社会工作部紧扣这一群体的实际需求,以“创新管理、优化服务”为核心,围绕“有阵地、有服务、有温度”目标,积极打造多层次、全覆盖的“友好场景”,全方位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年初,海州区在和平街道爱国社区率先打造了全市首家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该中心集休息补给、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权益维护于一体,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同时依托和平街道“双拥一条街”整合沿街商户资源,设置临时停车、饮水充电等便民设施。创业社区则着力打造友好社区,开通“新就业群体诉求响应绿色通道”,将新就业群体服务深度融入社区治理;围绕碧桂园、宝地六街里两大商圈积极推进“友好场景”建设,协调划定专属停车区,有效缓解新就业群体在商圈作业时的“停车难、补给难”问题。

  如今,海州区57个社区已实现暖“新”驿站全覆盖,并联合相关部门在辖区拓展了33家“友好商户”,真正构建起“累了能歇脚、休闲有书读、出行有保障、困难能协调”的便捷服务网络,打通服务新就业群体的“最后一百米”。

  温暖幸福的社区,该有的样子就是让居民更幸福。这里,就是这样。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