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09-10 浏览量:0 来源:阜新日报 责任编辑:刘冬梅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走进彰武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距离美丽的欧李山以及山下精品草场不远,一大片沙地上栽植的蒿柳树郁郁葱葱。走进细看,绿色的蚕宝宝正在蒿柳树上津津有味地啃食着树叶,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令人陶醉。
“没想到沙地之上能种蒿柳,想不到漠上草原能养蚕。”一位游客在诧异中深有感慨。的确,这是彰武县在打好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中,巧妙地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融合,积极探索绿富同兴、绿富同行发展新路的具体项目之一。项目充分利用蒿柳的特性,实施蒿柳养蚕特色产业,践行“防沙中致富,致富中防沙。”
蒿柳也叫菊花柳、香蒿柳,是一种灌木或小乔木,还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蒿柳对沙地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其根系发达,种植后能迅速扎根沙地,形成稳固的固沙防风体系,有力增强沙地植被覆盖率。在生长过程中,蒿柳持续改善沙地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为沙地生态修复奠定坚实基础。
据市彰武草原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罗雨亭介绍,今年,彰武县已建沙地蒿柳示范基地100亩,收集北方沙区野生蒿柳资源8份,并进一步筛选和培育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蒿柳品种,通过杂交技术手段提高蒿柳的营养价值和生物量。同时,推广蒿柳养蚕技术,每亩蒿柳养蚕可产鲜茧6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60元计算,亩产值可达3600元左右,扣除成本后,亩纯收入可达1800至2000元,真真切切地把柳蚕吃进去的“绿叶子”,变成农民口袋里的“金票子”。
未来,彰武县将进一步辐射带动更多农民发展蒿柳养蚕,力争三年内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并逐步开展缫丝、织绸、食品、蛹虫草等产品的研发,进行产业化推广示范。
主办单位: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zwgk@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41号
辽ICP备19010590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2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6786 网站举报邮箱:fxzwg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