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09-10 浏览量:59 来源:阜新日报 责任编辑:刘冬梅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9月9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海州露天矿地灾治理阶段性成果新闻发布会。国家及省、市级多家媒体参加发布会。发布会系统介绍了海州露天矿安全稳定程度和近年来在地灾治理、生态修复与产业转型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并发布了下一阶段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与重点任务。
发布会上,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公司首先发布《海州露天矿地灾治理阶段性成果白皮书》,对海州露天矿分别作出北帮边坡稳定、东西南帮基本稳定的勘察结论。集团生态公司总经理李岿然介绍了央企参与海州露天矿治理的科技支撑与实践成效,回顾了海州露天矿作为亚洲最大露天煤矿的历史贡献与闭坑后遗留的严峻地灾问题。李岿然表示,自2022年以来,中煤科工依托专业优势,开展了全方位、立体化勘查与治理工作。针对历史资料缺失的难题,创新运用“天-地-孔”一体化综合探测技术体系,整合无人机航测、热红外成像、时移航磁、半航空瞬变电磁、二维地震等先进手段,对约12平方公里矿坑进行了高精度“体检”,精准查明了17处火区、6.8平方公里采空区、22个构造断点及8条断裂带,为科学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项目团队聚焦北帮东部滑坡、地裂缝等重大安全隐患,在有限资金条件下开展精准治理。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注浆管控系统,完成采空区注浆10.83万立方米,抗滑桩加固工程完成灌注桩12根。经持续监测,该区域边坡已恢复稳定,治理效果显著。他表示,基于详实数据,治理团队创新提出“核心防护区-生态利用区-开发利用区”的分区模式,不仅彻底攻坚灾情,更为安全管控、产业导入与生态修复提供了清晰路径,实现了“近期保安全,远期促转型”的战略目标。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杨国荣表示,自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辽宁考察后,阜新开启海州露天矿科学治理新阶段,在省自然资源厅支持下,确定了52.16平方公里的综合治理范围,完成了8大专项调查与关键技术研究。2023年以来,通过多项先进勘查手段,建立了综合技术体系,彻底摸清了9.3平方公里核心区地质现状。2019年至今,共实施了13个治理项目,治理面积达1.71平方公里,占矿坑总面积的26%。特别是在2022年“百日攻坚战”中,成功治理17片火区,消除55万平方米火灾隐患。2024年启动的北帮综合治理项目成效显著,边坡稳定性大幅提升,地灾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此外,民生实事项目同步推进,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改造提升等工作有序开展,矿坑周边空气质量显著改善。海州露天矿已逐步形成“以治理改善生态,以生态服务民生”的“阜新模式”,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
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志强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当下,海州露天矿生态治理与发展面临多维机遇,矿坑稳定性、安全性总体可控;综合治理路径具备标准化、清单化复制条件;能源技术进步驱动在地转化;规划与机制工作持续改善。基于当前治理成果所奠定的良好基础,要坚持坚守安全底线,实施分区管控;治理与开发并重;以新能源产业驱动转型;推进生态碳汇与循环利用;健全法制与机制保障的总体工作思路。下一步治理的重点任务是,完善空间布局与公共服务、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电力系统、推进新型储能基地建设、推动零碳智算产业园区落地、推进地热资源开发、启动文体旅产业建设。他表示,要秉承“由终而始谋划,由始而终行动”的方法论,将海州露天矿及周边区域打造成为阜新转型发展的“产业活力区”和展示城市未来的“城市会客厅”。
在记者提问环节,来自新华社、中国新闻社、辽宁日报社等重量级媒体的记者就治理方式、技术难点突破等进行提问。
主办单位: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zwgk@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41号
辽ICP备19010590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2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6786 网站举报邮箱:fxzwg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