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科技事业工作综述

日期: 2024-12-02 浏览量:262 来源:阜新市科学技术局 责任编辑:李艳 文字大小:

  【概况】2023年,阜新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内设机关党委办公室(办公室、人事科)、政策法规规划科、高新技术发展科(科技企业服务科)、科技成果转化科、农村科技科、社会发展科技科、外国专家与国际合作科(科技人才科)7个科室,共有职工28人。

  2023年,市科技局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工作部署要求,聚焦创建“双示范市”,锚定“双千双百”目标,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服务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全年围绕重点产业链新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25个,获批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3个,新认定市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10个。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额7.8亿元,同比增长78.5%,增速位列全省第一。

  【科技创新生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制定出台《阜新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备案管理办法(试行)》《阜新市重点研发指导计划项目管理规程》等系列政策文件。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与中国人民银行阜新分行联合出台《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的13条举措》,突出科技政策在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中的关键地位,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供更强的制度保障和更好的创新生态。

  【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三级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30户、同比增长31.1%;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1户、同比增长15.9%,雏鹰企业达到74户、同比增长27.6%,瞪羚企业达到26户、同比增长18.2%。

  【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激发产学研市场活力。发掘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需求,全年转化科技成果50项,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9.5亿元,同比增长11%。辽宁阜新含氟功能化学品中试基地被认定为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填补我市没有省级中试基地空白。

  【科技项目建设】强化项目驱动,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全年获支持奖励后补助、科技特派、“揭榜挂帅”等省以上科技项目53项,支持资金5075万元,同比增长19.6%。其中,辽宁正远食品有限公司申报的“辽宁特色食品预制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批省创新联合体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支持,支持资金1000万元,是全省农业方面唯一一个创新联合体项目,填补了我市没有创新联合体项目的空白。天津天士力(辽宁)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蒙医药大健康产品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获省“揭榜挂帅”立项,支持资金300万元,是省内唯一的蒙药项目,打破了我市多年来没有新蒙药开发的局面。

  【科技助农发展】强化示范引导,不断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全年争取到特色杂粮、设施西瓜、玉米、肉牛、生猪等省级科技特派团11个,数量达到新高。争取到1个农民技术员培训团项目,联合大连民族大学在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设立农民技术员培训基地,填补了我市没有农民技术员培训基地的空白。同时设立设施蔬菜、果树等7个市级科技特派团,赋能农业发展。依托“科技特派+村集体经济”模式,引入北京农林科学院5个小型西瓜新品种,平均甜度达到17度,亩产量1万斤,零售单价达8元/斤,填补了阜新小型礼品西瓜种植的空白。彰武天丰种羊养殖公司申报的“夏洛来肉羊新品系选育”获省“揭榜挂帅”立项,支持资金100万元,该新品种是我省首个肉羊新品种,可以解决国家层面肉羊种业的“缺芯之痛”。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拓宽招才引智渠道,激发创新活力。通过“博士进企”活动,全年成功撮合104个博士团队进驻企业,参与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承担省级“揭榜挂帅”项目等。通过“带土移植”等方式引进科技创新创业团队40个,备案市级“带土移植”项目11项;落实市级若干人才政策奖补工作,推荐“杰出科技创新人才”2人,领军人才3人,储备青年人才6人,柔性人才3人,科技成果转化奖补2项,共申请奖补资金237.5万元。做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新审批来华工作许可4人次,办理延期6人次。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