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高质量发展“基本盘”——一季度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综述
夯发展之基,蓄腾飞之势。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我市集中开工项目90个,总投资95亿元;续建项目217个,总投资647.5亿元。统计数据显示,我市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5%。
春暖花开,我市各县区和各部门都在紧盯项目做文章,从投资和项目建设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确保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
3月20日,我市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和集中签约暨彰武5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开工仪式在彰武县举行。这是市委、市政府推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的务实举措,也是我市深入开展“攻坚突破年”、为项目建设扫清阻碍的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基础的具体行动。
这样的局面在年初就开始显现。1月28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我市召开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启动暨重大项目和营商环境建设推进会议,聚焦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能源综合创新示范市,奋力实现“双千双百”目标,坚决打好打赢“攻坚突破年”的开局之战。
重大项目缘何接连落户阜新?这一切,源于服务,归于服务。抓好项目建设,离不开优质的营商环境。年初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方拜访、接洽客商,持续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精准调度服务,打造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的营商沃土。项目要素保障部门均提前介入项目涉及的土地、能耗、环评、资金及招投标等前期工作,主动服务,指导项目建设单位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并协同职能部门提升项目审批效率,适度开展容缺审批,完善了项目前期手续。
在加快建设新项目的同时,我市还开创资本招商新模式,与华润电力公司签订绿色低碳发展基金合作协议,利用基金的杠杆作用,以股权投资和其他优惠政策为条件,对先进的高载能绿电消纳项目进行投资,吸引硅基产业链、铝基产业链、合金铸锻等先进高载能产业和上下游企业迁入,打造产业集群,吸引企业落户,帮助补齐招商引资中提供条件不足的短板,解决了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点。
今年,我市坚持把项目建设考核覆盖到各级政府,形成“县区+乡镇”的分级考核方式。年初,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启动暨重大项目和营商环境建设推进会议上对2022年度投资贡献大、项目完成好的县区和个人予以奖励和表彰,敦促排名靠后的单位“知耻而后勇”。此外,结合“乡镇擂台赛”,我市在固投绝对值、增速和项目数量上对65个乡镇进行打分排名,鼓励基层政府学先进、找差距,提高对项目建设的重视程度,激励全市上下在新年度持续抓大项目、抓好项目。
同时,我市用足用好上级政策,强化政策解读和运用,围绕中央预算内、地方政府债券等各类省以上支持资金,精准把握上级资金支持的投资和安排原则,紧跟政策动向,统筹谋划、提早准备,多渠道争取上级资金。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争取上级相关资金3亿多元,涉及项目18个,为实现项目“开春即开工”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开局良好,不等于压力减小。今年我市要完成投资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200个,竣工投产项目100个。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市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对二季度计划新开工项目提前下发开工提醒函,督促项目责任单位、业主单位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对在建项目,进一步优化服务,加快建设进度,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对计划竣工项目,督促项目业主倒排时间节点,落实投资进度和实物工程量,切实做好收尾工作,确保项目早投产早见效。
咬定主线不放松,心无旁骛谋发展。有了重点项目建设一季度稳中向好的良好基础,全市二季度项目建设更加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