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3-07-24 浏览量:539 来源:阜新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汪雨冲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发挥青年先锋队主力军作用,不忘初心跟党走,青春建功新时代。结合我校青年工作实际,决定进一步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团支部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知识水平,为学校中心工作贡献青春力量。根据团中央《中学团校建设工作指引(试行)》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建设
1、团校组织结构
团校校长:吕洪杰
团校副校长:李赛
培训部部长:王磊
教研部部长:刘灵玲
宣传部部长:邓未末
职责分工:校长指导团校工作开展;团校副校长负责团校日常和具体工作;各部门部长负责本部门的全面工作。
2、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1)上课时间
每个学期双周的星期一下午3:30至4:10。
(2)上课地点
常规上课地点:学校团校活动室
大课上课地点:学校一楼报告厅
3、师资配备
聘任我校学生处、党委办公室的6名教师担任团校教员,定期组织团校教师学习交流教学经验和理论,教师队伍调研风气浓厚。
二、课程设置
1. 课程内容
(1)团的基础教育
团的基础教育作为团校培训的基本内容,重点学习团章和团的历史,了解团的光荣传统、性质、任务、组织、纪律和团员的权利、义务,掌握团的基本工作方法,增强对共青团组织的认同感、光荣感和归属感。(下图为党团知识竞赛、团十八大精神解读、贯彻习近平7.2讲话精神)
(2)理想信念教育
通过开展“与人生对话——我的中国梦”、“彩虹人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等专题教育活动,以思想研讨、榜样分享、生涯规划等方式,引导团员学生增强奋斗精神,自觉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之中,努力在推动实现中国梦中成就个人梦想。(下图为思想研讨活动)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通过专题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等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选树青少年典型,积极发挥同伴教育作用,引导青少年发现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真善美,发现身边可亲可敬可学的青年榜样。运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进行价值观引导。(下图为我校2018阜新市最美中职生)
(4)形势与政策教育
结合各重大纪念日、国内外重大事件等重要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引导团员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使自身的思想观点与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保持一致。
(5)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实践教育
把志愿服务作为入团教育和团员日常教育的必备内容,全体学员入读团校时必须注册成为志愿者。成立团校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校内关爱互助、校外社会实践等志愿服务活动,每期团校全体学员以“接力”方式参加团校志愿服务队。
(6)文明礼仪教育
开展文明礼仪的志愿服务及礼文化的相关仪式,提升广大学生青年的文明素养,培养具有高贵、高雅、高尚的通道职中学子,培养具有中华民族传统与国际开放视野的现代公民。
2、课程类别
(1)针对入团积极分子:入团积极分子培训班、优秀志愿者培训班,20学时/学年。
(2)针对全体团员:团课学习小组、团员培训班,24学时/学年。
(3)针对团学骨干:团干培训班、推优入党培训班,42学时/学年。
三、教学管理
1、统筹制定培养计划。根据学校团员发展规划和团员、团干构成情况,在每学年初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包括培训目标、课程类别、培训期数、培训人数、授课时间、课程内容、师资安排等。
2、规范学员管理。统一订制《团校培训记录册》,作为学员参加培训情况的重要依据,每名学员各持一本。登记学员的基本信息,规范编号,记录学员培训的班次、时间、培训形式、内容、评价情况等,进一步规范管理。
3、履行发展团员职能。要严格入团程序,把团校培训作为发展中学团员的必经环节,入团积极分子必须参加入团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并通过考核,方可作为团员发展对象。入团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之前应参加不少于20学时的团课学习,其中理论学习不少于12个学时,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不少于8个学时。
4、保证团校培训课程。合理安排团校培训课程,每学期开展各类培训不少于10个课时,在校团员学生每学期参与培训不少于5个课时。
四、阵地建设
1、团校规范达标。团校教学有固定场所一个,为团课讲授、课程研究及各类团的活动提供场地保障,团校设置明显标识。
2、重视宣传阵地建设。学校内开设团校信息宣传栏,及时向全体学生宣传党团信息、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升学、励志教育、自护教育、团校课程及活动安排、团员风采等内容,充分发挥团校思想引领作用。
3、建好用好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挖掘地方教育资源,用好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校外教学阵地。积极加强与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联系对接,建立和用好校外学员志愿服务实践基地。
共青团阜新市第一职专委员会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十日
主办单位: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zwgk@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41号 辽ICP备19010590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2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6786 网站举报邮箱:fxzwg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