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矿业合作面临困难、挑战及建议

日期: 2022-09-22 浏览量:738 来源:辽宁省贸促会 责任编辑:王月 文字大小:

中拉矿业合作面临困难和挑战

一、政治方面

拉美地区总体上政治局势基本稳定,政治格局方面左右翼执政长期对峙博弈,再加上美国的政治影响和干预,政治分化与发展模式之争更加复杂激烈,造成社会斗争加剧。随着美国对中国战略压制的持续,中国企业在被称为“美国后花园”的拉美地区开展业务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二、经济社会方面

拉美经济较为脆弱,金融市场时有震荡,阿根廷等国屡次发生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社会方面,拉美民族构成复杂,贫富差距较大,社会分化严重,社会治安欠佳,多国政府治理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应对各种危机和变化。

三、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方面

中国企业在海外与原住民、工会组织和环保组织等方面打交道的能力较弱,一些矿业项目因生态环境保护、拆迁补偿等原因,有时受到原住民反对,中国企业容易成为被抵制的对象,财产和人身安全甚至会受到威胁。

四、新冠疫情

新冠疫情暴发给世界经济带来沉重打击,拉美各国的项目建设难度上升,因防疫措施而带来的建设成本和人力成本大大增加,物资清关时间拉长。

开拓拉美地区矿业业务的建议

一、建立大客户管理沟通工作机制

以中国矿业投资人、国际跨国公司、拉美大型矿业公司为重点合作对象,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同业主充分沟通,了解其切实需求,如工期、融资等,充分发挥自身在拉美区域以及项目所在国积累的属地化资源优势,找准切入点获取项目机会。

二、注重项目投融资的创新和差异化

当前国内投资政策持续收紧,全球经济增速下行使中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对外投资有所放缓,同时部分国家债务比增大导致风险增加,国内投资政策呈收紧态势,部分民营资本对外投资难度增加,潜在开发项目由于缺乏资金而无法落地。在此形势下,应结合业主需求,拓宽合作模式,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开发更多创新融资模式,使金融机构尽早接入尽调等环节,压缩项目融资周期。

三、紧盯热点矿种区域开发趋势

密切关注拉美地区锂、金、铜等热点矿种开发趋势。随着全球绿色能源转型,锂资源需求快速攀升,掀起了“南美锂三角”国别盐湖提锂项目开发热潮,带来了大量的采矿、尾矿坝、供电、供水、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机会。

四、以矿电联动作为矿业业务新的增长点

矿电联动是中资承包类企业矿业开拓新的增长点。一是矿企投资矿产,承包类企业做配套电力设施EPC。尤其是开采耗电量大的国家战略性资源矿,如铜矿锂矿等,需要新建电力设施,我企业可为其提供太阳能或风能 +储能、燃气发电、新建输电线路等供电方案。二是承包类企业投资矿业项目的电力部分,以部分投资撬动整个项目EPC。相比纯电力投资项目,矿业供电项目投资回报更有保障,矿业项目投产后,矿产品期货售出换成美元,基本不受项目所在国外汇风险影响,电费支付有保障。

五、高度重视在建项目履约工作

矿企业主普遍对项目进度要求较高,承包商应重点加强项目管理策划,在实施阶段采取多种措施合理优化履约资源配置,对潜在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通过高质量的履约来赢得业主的充分信任,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专业团队,同重点客户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互信,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加强务实合作,促进“一带一路”在拉美地区继续发展

当前已有19个拉美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未来可在此框架下设立中拉区域性能矿资源治理机构,完善对话协调机制,创新能矿合作规则和标准,建立符合中拉发展的新型区域能矿合作体系。

拉美国家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其能矿资源供应能力不足,除了针对能矿资源本身外,可推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例如公路、铁路、港口等关键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工程。

面对地域文化差异和各种风险,中国企业一定要抱团出海,防止恶性竞争,带动国内能矿装备制造、能矿服务、工程建设、光伏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共同“走出去”。

(来源: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 作者:宋世微 李卫;工作单位: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