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2-02-25 浏览量:277 来源:阜新市乡村振兴局 责任编辑:机关党办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稳岗就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路径,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2021年,全市共有16400名脱贫人口务工就业,完成省15483人任务目标的105.9%。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国内疫情形势不稳定、经济面临需求收缩等问题都会对务工就业带来较大冲击,因此我们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坚定信心,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夯实就业这个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的基本盘,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一、动态掌握脱贫人口务工意愿信息
与人社部门配合,同时,充分动员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利用电话、微信、网络、走访等手段,精准掌握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务工、返乡、外出意愿等信息,建立就地过年人员清单、返乡人员清单、有意愿外出务工人员清单。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实现动态管理。
二、搭建用工岗位对接平台
依托县区就业服务平台作用,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搭建精准对接平台,促进外出务工就业、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和创业就业。通过举办专场劳务交流洽谈会、“春风行动”招聘会、“送岗位、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活动及在公共就业微信公众平台上求职等多种形式开展岗位对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把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作为有组织劳务输出的优先保障对象,强化对口支援、结对帮扶机制,对有集中外出务工需求的,开展“点对点、一站式”输送。
三、开展脱贫人口就业技能培训
进一步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力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补助“雨露计划”和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大力开展定向定岗培训、急需紧缺职业专项培训、职业转换培训,满足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多元化技能提升需求,提高就业能力。鼓励有条件的脱贫人口自主创业,给予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等政策扶持。
四、拓宽就近就业渠道。
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小型水利、乡村道路、农田整治、水土保持、产业园区、林业草原基础设施等涉农项目建设和管护时采取以工代赈方式,优先使用当地脱贫劳动力。充分尊重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意愿,对返乡留乡人员,通过组织参加发展农业生产、发展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车间、培树劳务品牌、培育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等方式,多渠道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对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实现就业的,特别是脱贫人口中无法外出的弱劳力、半劳力,通过开发利用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同时,要加强公益性岗位规范化管理,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健全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的管理机制,过渡期内逐步调整优化生态护林员等公益岗位政策。
主办单位: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zwgk@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41号
辽ICP备19010590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2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6786 网站举报邮箱:fxzwg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