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科技事业工作综述

日期: 2022-02-25 浏览量:618 来源:阜新市科学技术局 责任编辑:王鹤壮 文字大小:

  2021年,市科技局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工作部署要求,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促进结构调整为目标,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阜新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2021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4户,同比增长32%;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21户,同比增长42%;雏鹰企业达47户,同比增长62%;瞪羚企业达16户,同比增长129%。转移转化科技成果40项,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5.65亿元。组建产学研联盟104个,征集“揭榜挂帅”项目8项,实施“带土移植”项目18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级2项,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获二等奖2项,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亿金电子有限公司、辽宁隆源砂业有限公司3户企业获三等奖3项。全市申报省级成果转化中试基地5家。全市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全省排名第5,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全省综合排名第6,全市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一、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为不断强化科技型企业服务力度,市科技局认真研究编制《科技前沿》,组织开展《辽宁省科技工作条例》宣传培训班,通过微信群、新闻媒体宣传等方式,向科技部门、科技企业等大力宣传科技政策,着重提升科技创新意识,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加强科技金融深度结合,积极筹备设立创投基金,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制定并出台了《阜新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建立融资需求数据库,面向全市科技型企业共征集了75户科技企业融资需求,推荐重点培育拟上市企业5家,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二、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不断完善

  年初以来,市科技局高度重视科技研发投入,着重加强科技计划管理,组织推荐金凯(辽宁)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户企业申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专项平台能力建设项目,获批资金90万元。组织推荐市产业技术创新推广中心申报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获批资金5万元。为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研究制定了《阜新市争创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工作方案》,编制了《国家含氟精细化学品创新中心》项目简介;全年,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达到25个;组建产学研联盟104个,新批准组建“阜新市永红机械制造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9个,全市达到89个,增长41%,全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三、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认真做好“三篇大文章”。市科技局认真制定并完善了《依靠科技创新推动“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发展工作方案》,梳理科技型企业220户、69个科技项目;2021年,科技创新活动中,我市8户企业参加第十届辽宁创新创业大赛,其中,辽宁祥和农牧实业有限公司获得生物领域成长组三等奖;组织开展阜新市科技创新“十佳”企业评选活动,评选出阜新市万达铸业有限公司等科技创新“十佳”企业。2021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32.5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31.1亿元,同比增长20%,位列全省第四,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率23.5%,比全省平均值高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四、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断提升

  为促进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市科技局成立“中科院专家+高学历人才+企业工程师”组成的企业科技特派团,到企业把脉问诊、提供技术服务、加速中科院成果在阜新转化,有效推动5个项目取得实质进展。全年共争取省市成果转化资金519万元,其中省科技厅210万元、市委组织部309万元;顺利完成2021年度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9家载体评价工作;2021年完成成果转化40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5.65亿元,同比增长48.3%。经过不懈努力,全年共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我市科技进步奖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五、农村科技特派计划深入实施

  以科技特派为基础,以科技示范项目为抓手,坚决打好科技助农攻坚战。积极发挥驻村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带头作用,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年共争取了蔬菜、杂粮、果树、食用菌5个科技特派团;组织省级和市级科技特派团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培养“科技特派+基地+农户”和“科技特派+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模式,培训创业带头人、农民技术员,推荐范雨玲、朱洪武等5位农民企业家参加省科技厅组织的为期2个月的返乡创业带头人培训班,并挑选21位农民参加养殖种植类农民技术员培训班。全年引进新品种29个,完成示范推广面积2300亩,农村科技特派计划有效实施。

  六、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为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吸引市外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来阜技术攻关、创业发展,市科技局深入组织实施“带土移植”工程,全年共征集省、市级“带土移植”项目31项,其中备案市级“带土移植”项目18项,引进来自英国赫瑞瓦特大学、法国克莱蒙费朗第二大学的博士11名,兑付补助资金835万元。积极开展人才“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申报工作,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税收的增幅,对柔性引进人才进行评价并给予3至5万元的奖励。在“阜新英才”评选工作中,彻底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共评选出阜新市第二届“科技创新人才”5名,科技人才激励政策不断加强,人才培育体系不断完善。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