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为入境隔离人员中重点人群提供服务保障

日期: 2020-04-15 浏览量:252 来源:辽宁日报 文字大小:

  “欢迎您在我们酒店坐月子,我们已经和月子中心联系,指导我们做可口的月子餐,您有意见可以第一时间反馈给我们,便于我们及时调整。”4月11日,接受入境隔离的一位产妇,面对指定安置酒店的特殊关爱,真诚地表示“还是回到祖国好!”

  特殊情况者建立“一人一档”

  “因为患有基础疾病,我的血压、血糖高于常人,隔离14天对我来说多有不便。工作人员及时对我进行心理疏导,还在血压仪没电后第一时间送上电池。他们热情、负责任的态度帮我解决了重重困难。”3月27日入境沈阳,当天中午入住指定安置酒店的黄姓客人说。

  据了解,沈阳市各单位密切协作,形成服务合力,保障孕妇、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安置。各交接单位将重点关注人员信息,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提前告知接收单位,以便接收单位做好相应服务准备。

  旅客办理入住时,将基础病等信息作为采集项,有特殊情况者建立“一人一档”,为驻酒店各相关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提供重要参考。驻酒店责任单位每天召开行政例会,与酒店人员、志愿者等各方共同研究重点人员需求,提出解决办法并明确落实。

  细节服务让旅客感动落泪

  针对特殊人群的需要,从3月29日开始,市卫健委派出11家医疗机构22名医务人员,到11家隔离宾馆负责隔离人员医疗管理工作,配备抢救药品及设备,特别是重点观察老人和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优先转运老人和儿童等特殊群体。

  按照重点人群特殊需求,提供针对性保障服务。办理入住时充分考虑老人及儿童的照顾、陪护及饮食特殊需要,尽可能安排适合的温馨服务。市妇联为两位过生日的老人送上蛋糕、玫瑰花和一封家书,两位老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驻酒店相关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旅客保持沟通交流,解决重点旅客提出的需求。一家指定安置酒店客人有头痛病史,自带药品不足,志愿者深夜驱车找寻多家药房为旅客购买药品。

  从“寻医问药”到“送医送药”

  “我们夫妻和两个孩子被安排隔离,在离家千里的陌生城市,能入住贵酒店可以说是一种幸运。酒店为我们提供了各式各样可口的餐食,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宾至如归的感觉……”4月9日,一位隔离客人写下了一封感谢信,真挚地表达了对隔离酒店的感激之情。

  在境外入沈人员隔离期间,各单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创新思维,预设重点人群的特殊需求,提前做好相应保障,实现从“寻医问药”到“送医送药”的转变,让旅客在沈隔离期间感受“家”的温暖。志愿者们还通过电话、微信等无接触式联络方式“云探望”隔离人员,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使得疫情防控工作更温馨、更贴心。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