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关于加快实施玛瑙文化战略的建议》(93号)答复

日期: 2019-05-20 浏览量:651 来源: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责任编辑: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文字大小:

张国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实施玛瑙文化战略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我市玛瑙产业发展的关注。玛瑙产业做为我市的优势特色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整合资源、文化注入、培育品牌、培养人才等措施,玛瑙产业快速发展。几年来,阜新玛瑙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文化优势,积极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品牌化、品牌产业化。先后被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和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授予“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称号、被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授予“中国玛瑙之都”荣誉称号、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世界玛瑙之都”荣誉称号;“阜新玛瑙雕”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文化部授予“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十家子镇因玛瑙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唯一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称号、获得全国“特色小镇”称号;十家子玛瑙集群工业园和太平区鑫维玛瑙宝石城因玛瑙分别被评为“辽宁省首批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和示范基地”荣誉称号;阜新玛瑙产业集聚区被评为“辽宁省第三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十家子玛瑙产业集聚区获辽宁省“首批商品市场转型升级示范点”称号。2016年申报“阜新玛瑙”获国家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玛瑙已成为阜新一张亮丽的“国际名片”。同时,加强宣传推介,扩大了品牌效应。组织创作的现代京剧《血胆玛瑙》,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在全国巡演。四集专题片《走进玛瑙之都》在央视4套《走遍中国》栏目播出,在世界各地特别是港澳台地区引起轰动。在央视1套朝闻天下栏目连续播出广告宣传一年,有力提升了中国玛瑙之都的知名度。创作歌曲《我心中的玛瑙城》,出版《中华玛瑙志》、《玛瑙之乡》、《玛瑙精品画册》、《玛瑙分类画册》等专著专刊、精品画册、诗词歌曲,有力宣传推介了阜新的玛瑙文化,提升了阜新知名度,扩大了城市影响力。特别是,2018年,第十三届中国·阜新玛瑙文化旅游节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阜新玛瑙文化旅游节时间延长,主会场分别在阜新和北京两地举办,系列活动异彩纷呈。其中在十家子玛瑙特色小镇举办“走进世界玛瑙之都”大型文艺演出,又一次对阜新玛瑙的历史、文化及发展成果进行全方位展示。同时,亚太手工艺文化周精品博览会—阜新玛瑙精品展、第七届“红玛瑙杯”全国玉石雕刻大赛、阜新市玛瑙雕刻工职业技能竞赛获奖作品展暨历届阜新玛瑙获奖作品图片展等,进一步提升了玛瑙文化的内生力和表现力。

  感谢您在提案中提到的“增强世界玛瑙之都的文化魅力、增强玛瑙制品的文化创意、增强玛瑙产业的文化融合、增强玛瑙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增强玛瑙信息产业平台的活力”的建议。作为玛瑙行业的主管部门,一定要就上述“五个方面的增强”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推动玛瑙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

  下一步,将提升玛瑙文化内涵,推动品牌发展。进一步加强对玛瑙文化的挖掘、研究和整理,建立阜新玛瑙微信公众号平台、在局网站开辟玛瑙专栏,展示玛瑙文化的的魅力。组织举办、参加各种国家级展会和玛瑙玉石的赛事活动,搭建学习交流、技艺切磋的平台,提高玛瑙精品设计雕刻的水平。组织召开玛瑙艺术设计雕刻研讨会,邀请宝玉石界专家名人来阜讲座,点评我市玛瑙雕刻精品,将我市的地域文化融入玛瑙作品中,拓宽题材的广度和深度,以此提升玛瑙精品的文化品位。同时,将科学布局产业,实现创新发展,积极推进玛瑙产业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优化市场环境,引导企业发展,制定出台相关意见和配套政策,从要素保障、项目建设、宣传推介、优质服务、人才引进等方面制定更为全面、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加大培养力度,提供人才保障,深入实施人才战略,研究制定专业人才规划。加强玛瑙储备人才的培养。与行业相近的城市建立战略合作,开展对口交流人才培养活动。在玛瑙业界使用推广“互联网+”运营销售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的营销快速通道。

  专此答复。再次感谢您对玛瑙产业的关注!


 

阜新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19年5月12日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