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
阜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实施意见
阜政发〔2016〕1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中省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6〕11号)精神,推进全市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抓住国际服务业产业转移及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我市“三四四”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全市服务业加快发展、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对外开放、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二)指导思想。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系列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示范集聚的原则,以拓展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围绕培育竞争新优势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着力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加快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外包产业,努力形成产业升级新支撑、外贸增长新亮点、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引擎和扩大就业新渠道,为全市转型升级作出新贡献。
  (三)发展目标。立足全市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优势,坚持政府推动、资源整合、市场运作、产业聚集的思路,发展一批服务外包产业,引进一批服务外包企业落户,培育一批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培养一批中高端、复合型和国际型人才,初步形成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和保障体系。到2020年,力争全市服务外包产业形成一定规模。
  二、重点任务
  (一)明确服务外包重点发展方向。强化科技支撑,积极发挥辽宁工大等市内高校、沈阳化工大学等省内高校、浙江大学等省外高校,以及上海有机所等科研机构,鼓励和引导企业与其合作在阜建立研发机构和孵化平台,发展科技研发服务外包;积极发挥阜新蒙医药技术和人才优势,借助天士力药业等知名企业,大力发展医药研发服务外包;积极发挥阜新民族宗教、工业遗产旅游等优势,加快发展动漫开发、影视制作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积极发挥日渐完善的高铁、铁路、高速、国道等区位道路网络优势,特别是以巴新铁路为枢纽的中蒙俄物流大通道,积极引进现代物流企业,建设海州煤炭物流园、新邱煤炭物流园等物流项目,延伸物流服务产业链,发展物流服务外包;发挥皮革、氟化工等产业优势及已经形成的电商平台,加快引进大型电子商务服务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抢抓国家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和创新服务供给模式的机遇,鼓励和引导企业拓展公共服务,支持政府购买服务,发展政府公共服务外包。
  (二)培育壮大服务外包市场主体。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从事和发展服务外包业务,推动服务外包企业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引导服务外包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优化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配置,实现优势互补。综合运用贸易、出口信贷、对外投资合作等多种措施,支持服务外包企业“走出去”开展高附加值项目合作,引进先进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实现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开展国际管理体系等资质认证。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参加各类境内外展会,建立境内外接包网络,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构建多元化市场格局。
  (三)大力开展服务外包招商引资。全市上下要把引进服务外包企业和项目作为经济合作、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积极承接境内外服务外包产业转移。依托大连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引领作用,坚持错位发展,强化为沈阳、大连配套,引进服务外包企业;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等机遇,重点引进北京、天津等服务外包企业落户阜新。鼓励和支持以具备实力的大型服务外包企业为核心,以大额外包项目为立足点,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服务外包接包联盟,推动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和接包竞争力的提升。利用国内外各种专业服务外包洽谈会推介阜新,瞄准日韩、港台、欧美等市场,引进一批境外服务外包企业落户阜新。
  (四)积极建设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县区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整合城区内新建写字楼、公寓楼,吸引以业务流程服务为主的外包企业入住。支持县区围绕“三四四”产业布局,在工业园区内建设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并争创省级服务外包集聚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对生活、居住、交通、金融、教育、医疗、商业、体育、娱乐功能的保障,方便落户企业的需要。

(五)加强服务外包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加强服务外包各类人才培养、培训和引进。加强中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服务外包中高端人才标准制定和职称评定工作,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从事服务外包产业有关工作。依托辽宁工大、阜新高专等院校建设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多层次、多类型服务外包专业教育,鼓励服务外包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引导高校和企业创新合作模式,开展互动式人才培养,共建教育实践基地。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协调机制。在全市服务贸易工作领导小组框架内,建立由市商务局牵头、市有关部门参加的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细化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财税、人才、金融、外汇等具体措施,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措施的可操作性。加强与有关协会和中介组织的沟通合作,形成促进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合力。
  (二)强化政策支持。全面落实国家、省关于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税收及财政支持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争取国家、省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简化程序,加快办理有关手续,争取资金尽早全额到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企业的投入,促进扩大服务出口。拓宽服务外包企业投融资渠道,积极为服务外包企业争取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支持。推动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积极为中小服务外包企业提供风险保障和融资便利。优化外汇收支服务,鼓励企业以人民币结算跨境服务外包业务,降低企业汇率风险。放宽服务外包市场准入,在企业登记、人才落户等方面提供便利。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
  (三)完善统计制度。按照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服务外包统计报表制度》,逐步完善服务外包统计制度,指导企业按月度在《商务部服务外包业务管理和统计系统》填报服务外包统计数据,做好审核上报,提高通过率。加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强化统计监测功能,建立健全有关部门服务外包信息共享机制。

附件:阜新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


 阜新市人民政府
2016年2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阜新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docx

 

  

阜新市人民政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