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6-01-12 浏览量:79 来源:阜新市人民政府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阜政发〔2016〕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中省直各单位:
经十五届阜新市人民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将《阜新市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阜新市人民政府
2016年1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阜新市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阜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发〔2015〕25号)精神,结合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以及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围绕国家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按照市场驱动、创新驱动、政策支持、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引导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水平、上规模,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经济发展的新支柱,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围绕国家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的总目标,立足我市市情和科技、产业基础,以及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及配套、新能源、氟化工、煤化工、新型建材、钛金属制品、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十个重点领域,努力建设一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平台,壮大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全面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旗舰企业,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新兴产业集群,使我市特色重点产业发展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二、重点发展领域
(一)高端装备制造及配套产业。
以整机制造、汽车零部件、关键液压系统、煤矿安全装备为重点,提升成套设备集成能力和重大技术水平。发挥龙头项目的带动示范作用,引导鼓励液压件、液压系统、整机制造、铸造及电力配套等行业在高端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基础零部件方面取得突破,带动产业向高技术含量、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方向发展,提高数控技术的自主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加快数控机床的智能化、高端化水平研究,打造东北最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及配套产业基地。
高端装备制造及配套发展重点 | |
重点产品和 关键技术 | 高端液压支架、超大型综合体及粉末冶金铸件产品、耐磨材料双液面铸造技术、消失模铸造生产线技术、全系列空压机、汽车动力转向泵、变速箱油泵、转向助力泵、高性能齿轮油泵及马达、叉车专用超高压齿轮泵、移动式垃圾液压站、双动力液压泵、低噪音齿轮泵、短流程V法铸造及消失模技术、黑色和有色精密铸造、金属型重力铸造技术、大口径锅炉管、超级不锈钢、军用特种钢、大型离相封闭母线、共箱母线、电缆母线及相关配套件、高低压开关柜、油浸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箱式变电站、摇臂钻床、数控铣床及加工、LWD系列全液压钻机、LDC180端帮采煤机、自卸车前顶油缸及液压系统、机械自锁紧油缸、气动系统、液压缸、高压叠加阀、内啮合齿轮泵、油气田修井机智能型同步控制液压带压作业装置、压铸机、铸塑机等 |
依托重点企业 | 辽宁航天神坤装备有限公司、阜新市万达铸业有限公司、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晟宇铸造有限公司、阜新金昊空压机有限公司、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阜新北星液压有限公司、阜新阜太泵业制造有限公司、阜新力达钢铁铸造有限公司、阜新中孚轻金属科技有限公司、阜新九丰液压有限公司、阜新华通管道有限公司、阜新金隆达液压机械有限公司、阜新新能封闭母线有限公司、辽宁安煤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辽宁恒瑞机床有限公司、辽宁瀚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辽宁阿尔法液压有限公司、阜新伟光液压气动有限公司、阜新海普液压制造有限公司、辽宁北辰液压气动有限公司、阜新力劲北方机械公司等企业 |
(二)新能源产业。
建设国家新能源示范市,继续优化能源结构,把发展清洁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推进沈阳鼓风机集团年产100台2兆瓦风机设备组件项目、阜新杰超煤矸石热电有限公司2×50MW背压机组改扩建项目;积极推广公共建筑及公用设施、工业园区、设施农业等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积极引进光伏电池组件等项目;支持高耗能企业新建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注重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在核电技术零部件、风力发电机组零部件及海上风力有关部件、太阳能电池组件、生物质能等制造技术上取得突破。
新能源发展重点 | |
重点产品和 关键技术 | 核电大型锻件技术、海上风力发电基桩部件、海洋工程基础模块、核电常规岛、低风速大功率风电装备、背压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太阳能电池组件、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循环流化垃圾焚烧发电成套技术、生物质热电联产技术、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技术、太阳能与地热能综合利用等 |
依托重点企业 | 辽宁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阜新杰超煤矸石热电有限公司、阜新康博阳光能源有限公司、招商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阜新鼎力达尔光伏发展有限公司、阜新市中科环保电力有限公司、辽宁宇宸生物能源有限公司、阜新万通机械有限公司、辽宁吉科生物能源设备公司、阜新宏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 |
(三)氟化工产业。
依托阜新现有氟产业优势,加快完善形成基础化工原料、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聚合物、无机氟化物、氟烷烃及ODS替代品等产品,培育氟化工核心企业,承接国内氟化制品产业转移,建设中国氟都。
氟化工发展重点 | |
重点产品和 关键技术 | 含氟表面活性剂、氢氟醚、含氟医药农药、含氟染料等含氟精细化工产品;氟橡胶(FKM)、乙烯基醚氟树脂(FEVE)、聚偏氟乙烯(PVDF)涂料等氟材料制品;氟橡胶、聚全氟乙丙烯等含氟聚合物;二氟一氯甲烷、混合工质制冷剂、七氟丙烷等氟烷烃;氢氟酸等基础化工原料等 |
依托重点企业 | 金凯(辽宁)化工有限公司、辽宁天予化工有限公司、辽宁东欣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辽宁氟托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阜新达得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凯莱英医药化学(阜新)技术有限公司、阜新恒通氟化学有限公司等企业 |
(四)煤化工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及精深加工项目,重点以天然气主副产品精细加工和其他大型煤化工项目为主线,建设两大系列项目,形成四大产品结构,构筑八条产业链。以大型煤气化龙头企业为基础,结合气化副产物资源及“三废”利用,向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延伸,建设国家煤化工产业基地。
煤化工发展重点 | |
重点产品和 关键技术 | 氰化钠和双甘膦、制乙炔再生产1.4—丁二醇、甲醇及深加工、合成氨—尿素焦油加工制石脑油(燃料油)、石脑油加氢生产汽油(柴油)、粗酚精制、水泥熟料、食品级二氧化碳、硫酸铵、聚乙烯、聚丙烯、聚合树脂及合成材料、乙二醇、聚酯、汽车防冻剂、乙二醛等 |
依托重点企业 | 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国能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 |
(五)新型建材产业。
围绕工业固体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以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业,推进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建筑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围绕优势矿种,提高非金属矿及制品的深加工比重及附加值。利用阜新丰富的硅砂、膨润土、玄武岩等非金属矿,引进使用非金属矿深加工先进技术,开发非金属矿深加工项目,为高技术产业提供基础原料。围绕水泥、玻璃等两大行业,加快传统建材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其中,水泥行业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加速淘汰落后工艺;玻璃行业在浮法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先进技术的普及上实现新的突破。
新型建材发展重点 | |
重点产品和 关键技术 | 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集成配套、PC预制构件、预制装配式绿色住宅材料、新型绿色节能聚苯膜壳格构式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砖、粉煤灰混凝土空心砌块、混凝土墙材制品、尾矿生产高附加值技术、玄武岩纤维及其他非金属纤维、岩棉制品、膨润土制品、复合硅酸盐水泥、低辐射镀膜玻璃、超白超薄超厚玻璃及特种功能性玻璃、塑料门窗、塑料管道、高级涂料、石膏板、陶瓷等保温装饰一体化(超薄石材复合EPS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石墨纸、柔性石墨等 |
依托重点企业 | 宝厦绿色集成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辽宁汉石科技有限公司、阜新鼎力建设有限公司、辽宁盛泽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阜新市中联环保建材有限公司、阜新合鑫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阜新鑫兴工贸集团有限公司、阜新市百通墙体建材材料有限公司、阜新市新邱区鑫峰建筑材料厂、阜新市溪慧建材工贸有限公司、辽宁金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膨润土)、阜新市大鹰水泥制造有限公司、阜新冬旺高新节能建筑材料有限公司、阜新福嘉德环保建设有限公司、阜新沐霖高新科技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 |
(六)钛金属制品产业。
依托久星钛业、鹦鹉钛业等高钛渣生产龙头企业,引进轻质钛合金生产企业,围绕含钛合金钢生产项目,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打造钛产业基地。
钛金属制品发展重点 | |
重点产品和 关键技术 | 铸件、泵体、阀体、叶轮及人体植入物等钛合金材制品,以及面向航空、航天及核电等高端领域所需的钛合金新材料,四氯化钛和复合二氧化钛等 |
依托重点企业 | 阜新鹦鹉钛业有限公司、辽宁久星钛业有限责任公司、奥凯佳钛业有限公司、辽宁中天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 |
(七)节能环保产业。
大力推进节能、环保产业等关键技术和装备建设。重点发展余热余压利用、电机能效提升、能量系统优化、水污染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等技术装备和环保材料、药剂。
节能环保发展重点 | |
重点产品和 关键技术 | 环卫系列设备、除雪系列成套设备、污水处理能源回收装置、固废处理成套设备、水净化设备、空气净化设备、粉尘净化设备、污水固液分离技术、压滤机、烟气脱硝脱硫除尘技术、消烟收油产品等 |
依托重点企业 | 徐工集团(辽宁)机械有限公司、联熹(阜新)水务有限公司、邯郸全有生态建材有限公司、阜新佳汇重工实业有限公司、阜新金岛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翔宇压滤机有限公司、中韩和业环保有限公司、阜新维瑞电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 |
(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电子核心基础。加快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及核心技术的升级,提升新型元器件的绿色化水平。重点发展中高档片式元器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超大容量和超级电容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等产品。
电子核心基础发展重点 | |
重点产品和 关键技术 | 超快恢复二极管(FRD)技术、新型超小陶瓷电容器、碳化硅、双膜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可控硅、超小型一体化双膜片式电容器等 |
依托重点企业 | 辽宁天琪科技有限公司、阜新嘉隆电子有限公司、阜新晶新电子有限公司、辽宁迪亚电容器有限公司、辽宁亿金电子有限公司、阜新新亚电子有限公司、阜新市节可达电子有限公司、阜新市辽达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 |
现代通信。重点发展光电复合电缆、防爆通讯,引导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逐步提高为有线电视、国防、邮电、数字通信等有关产业配套能力。在现有防爆配套件生产、研发的基础上,以矿山、石油、化工防爆通讯整机为主要发展方向,推动防爆通讯技术提升。
现代通信发展重点 | |
重点产品和 关键技术 | 射频电缆、电视电缆、接入网用同轴电缆、市话通信电缆、数字通信电缆、导体材料(铜导线)、外导体材料(铝镁合金线、铝塑复合膜)、绝缘和护套材料(聚乙烯、聚氯乙烯)、防爆通讯器材、电子开关等 |
依托重点企业 | 辽宁红蕴实业有限公司、阜新信通线缆有限公司、阜新中安防爆电容有限公司、辽宁安煤电力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 |
电子商务。深化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促进大宗原材料网上交易、工业产品网上制定、上下游关联企业业务协调发展,创新组织结构和经营模式。重点推进高新开发区和海州区电子商务园建设。以阜新液压产业电子基地项目、京西集团互联网金融项目和标榜金融街建设为重点,促进实体产业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重点培育液压、煤炭、皮革制品等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
“互联网+”协同制造。充分发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优势,整合资源,在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农林牧渔、资源利用和管理、环境保护、交通出行等10个重点领域开展服务。同时,通过物联网与产业的协同发展,拓宽特色农产品、商贸流通、液压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的销售渠道,实现线下实体资源与线上虚拟资源的共同发展,激发阜新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活力。
(九)生物医药产业。
依托天士力、康泰药业和阜新蒙药,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药物、现代生物技术药物、专利到期仿制药、现代中药(民族药),把握全球一批创新药物专利到期的机遇,开展仿制药研究。加大对重大疾病领域医药中间体的研发、改造和二次开发,提高对高端系列药物产品的支持水平。加快推进重大疾病、多发性疾病及传染病领域自主知识产权重大创新药物产业化。
生物药物发展重点 | |
重点产品和 关键技术 | 微波提取技术、道地蒙药材种植技术、1-6类中药新药、1-8类仿制药、中成药品种扩能及二次开发技术、厄他培南、非典型β内酰胺类药物、有效抗肿瘤及治疗糖尿病的中药饮片及制剂等 |
依托重点企业 | 天津天士力(辽宁)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康泰药业有限公司、阜新蒙药有限责任公司、阜新市糖尿病医院、凯莱英医药化学(阜新)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 |
(十)新能源汽车产业。
以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企业为依托,提高新能源汽车部件及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加快实现新能源汽车部件及核心技术的产业化,促进国内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市场的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新能源汽车发展重点 | |
重点产品和 关键技术 |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用无刷直流电机、电液助力转向系统(EHPS)用电液泵等 |
依托重点企业 | 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为加强新兴产业的组织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阜新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重大问题,制定有关政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领导机构的日常工作。
(二)强化规划引领。
根据国家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发展实际,在“十三五”规划中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编制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进一步明晰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推动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三)加大财税政策支持。
财政专项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进口设备减免税等国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推进研发平台建设。
通过持续建设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一批产业集群公共检测平台、公共研发平台项目建设,不断增强服务新兴产业能力。
(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深化市校合作,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调整、新设学科和专业,加快培养和引进专业型、技能型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
(六)加大知识产权支持力度。
加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对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的申请和保护按现行政策规定给予财政扶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名牌产品和创品牌活动。
(七)努力开拓应用市场。
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工程,并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
主办单位: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zwgk@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41号
辽ICP备19010590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2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6786 网站举报邮箱:fxzwg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