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阜新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02年1月30日在阜新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日期: 2002-01-30 浏览量:1159 来源: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编辑:刘冬梅 文字大小:

阜新市人民政府市长  姚志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1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1年,是阜新在新世纪的起点上,赢得重大历史机遇,实现良好开局,向着跨越式发展目标大步迈进的一年。阜新市经济转型工作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取得重大进展;国民济结東了“九五“以来低速徘徊的局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外开放、企业改革、城市建设、社会保障等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实现阜新经济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奋斗,顽强拼搏,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预计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0.5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1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增加值26.9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33.5元,增长8.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2亿元,增长13.7%。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8亿元,增长57.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亿元,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4327元,增长5%;农民人均收入1122元,增长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为全市人民办的11件实事圆满完成。

  一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工作,把握大局,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努力工作,取得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新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

  1、赢得重大历史机遇,经济转型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我市经转型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朱镕基总理和李岚清、吴邦国、温家宝副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先后对阜新有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特别是李岚清副总理对阜新经济转型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多次亲自听取阜新经济转型工作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全市上下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成立了全市经济转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和省政府有关部门,精心研究设计经济转型方案和有关政策。同时,立足于自力更生,先干起来,启动了一批经济转型项目,为下岗职工创造了就业机会。去年12月14日,李岚清、吴邦国两位副总理主持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确定在阜新市进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工作,原则同意阜新市经济转型方案,对15个方面的31个经济转型项目提出了明确的支持意见,并为此专门下发了国阅[2001]76号文件。党和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重视和关怀,必将为阜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采取有效措施,顺利实施了阜新矿务局“三矿”破产这项艰巨任务。去年3月30日,阜新矿务局“三矿”破产工作正式启动。这是阜新历史上最大的改革措施,共涉及职工及其家属10万余人。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三矿”破产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市抽调350名工作人员组成“三矿”破产工作队,深入到破产矿职工家中,宜传政策,释疑解难,有效地化解和消除了一系列矛盾和不稳定因素,通过在破产矿区实施社会保障、培训和再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四大工程”。保障了破产矿职工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改善了破产矿区居民的生活环境,顺利平稳地完成了破产矿社会职能移交和资产变现,依法完成了债权债务清缴和破产清算工作,到去年10月底,破产法律程序终结。阜新矿务局“三矿”破产的规范操作和平稳实施,受到了国家经贸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好评。

  在操作“三矿”破产的同时,市政府还组织专门力量对采煤沉陷区受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中构成危险的769户民宅实施拆迁,聘请专家编制了沉陷区治理方案,这一方案已经通过了国家专家组的审查和国务院的批准。

  3、打出了阜新对外开放旗帜,招商引资和外贸出口实现历史性突破。去年,是我市有史以来招商引资力度最大、效果最好的一年。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额16.5亿元,增长59%,其中,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100万美元,历史上首次越过1000万美元的大关,增长250.3%。在工作中,把项目工作作为招商引资的载体,实行大兵团作战。积极参加省政府组织的赴南昌、香港、北京、日本、韩国、乌鲁木齐、深圳等境内外大型经贸洽谈和招商活动。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外贸出口完成1311万美元,增长63.3%。开发区建设迈出较大步伐,高新技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六通一平”,创业中心正式启动,进区项目65个,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外事、侨务、对台等部门和驻外机构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和再就业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启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基本养老保险应参保企业覆盖面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到100%,征缴率达92.5%,完成12930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全年支付失业保险金2100万元,启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工作,参保人数达到5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9.53万人,比上年增加2.1万人。采取鼓励创办创业实体、扩大劳务输出、启动经济转型项目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年共完成2.5万人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就业和再就业3.14万人。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沈阳市的鼎力帮助下,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扶贫帮困活动,通过多途径筹集扶贫款物4087万元,对全市49875户特困户进行了帮扶。投资2200万元,为农村“三老”人员建房1654户,12.6万平方米,走在全省前列。新建高标准光荣院1所、敬老院2所,改扩建敬老院4所。

  5、加大城市经营、建设和管理力度,城市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去年,是我市城市建设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环境整治效果最为突出的一年,特别是在经营城市方面迈出较大步伐。全年土地出让金收入1.5亿元,其中市本级收入6000多万元,是上年的6倍。通过资产置换,完成了“西市场”、“八栋房”等老城区旧房搬迁改造任务。东环路南段、东环路大桥,大巴沟2号隧道建设和解放大街北段、大庆桥、新渠路西段、尹城中段,人民街游园改造等工程如期完工。城市垃圾处理厂一期工程和矿区煤层气综合利用工程竣工。锦阜高速公路、市北出口锦阜高速公路连接路工程进展顺利。细河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建设。完成5个乡镇通油路工程,增加黑色路面里程94.3公里。完成中华路、街心广场等20余个街路、广场和游园的亮化、美化工程。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1%,提高1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4.64平方米,增加0.3平方米,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对25个住宅小区和33条街路进行了集中整治,清理违章建筑、马路市场和占道摊点、商亭、违章外伸阳台13236处,新增软硬覆盖53万平方米,解决了多年遗留的3692户居民煤气入户问题。新建和改道265个公厕,群众如厕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改造和建设7条区街道路,群众行路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解决了2992户居民吃水难问题。全市住宅竣工面积71万平方米,增长20.3%;市区人均居住面积7.6平方米,增加0.4平方米。对市区交通秩序进行了大规模的集中整治,有效地改善了市区交通秩序。加大环境治理执法力度,全地区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以内。

  6、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在农业遇到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全市粮食产量73万吨,比上年增长90.1%。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粮济作物比调整为6.9:3.1。新发展标准菠菜保护地温室10110个,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四位一体”生态式户建设得到温家宝副总理的高度重视。绿色食品开发工作居全省前列。以节粮型畜禽为主的畜牧业得到发展。林业改革进一步深化,林业第二次创业初战告捷。造林合格面积30万亩,实现倍增计划。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7.7万亩,库塘井窖、人畜饮水井建设居全省前列。人工增雨4亿立方米。机播种、机整地面积增加。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6亿元,实缴税金1亿元,分别增长20%和11.1%。

  7、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81.2亿元(现价),增长11.6%,其中,规模以上54.2亿元,增长10.1%,预计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0.2亿元;增长6%,其中,规模以上13.1亿元,增长10.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大规模减亏,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36.8%,亏损面32%,下降2个百分点,国有大中型企业盈利1546万元,增长35%。环尔康药业有限公司等10户国有企业与上海华源药业等境内外大集团、大公司实现了挂靠联合,11户国有大中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造,占应改制企业的68.8%,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企业国有股比例减持到70%以下,向国家申报的8个破产项目全部列入国家破产计划,申报核呆额13.6亿元,有5户企业破产法律程序终结。16户企业通过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全年实现技改项目44项,完成投资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十五”计划的重大技术改造且已有16个开工建设,列入市重点跟踪的电厂二期改造等13个项目全部投入生产。

  8、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为国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积极开辟新财源,全方位组织财政收入,确保了财收收入稳定增长。国税、地税系统全面完成省下达的税收任务。各类金融机构贷款投放比上年增长2.5倍,其中,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共为农业生产投放货款2.63亿元,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商业银行组建工作全面完成。市贸易局系统盈利水平比上年有大幅度上升,物资、粮食、供销系统实现了控亏目标。新建7个专业市场和一批商业网点,全国量大的玛瑙宝石城竣工并投入运营。全年旅游总收入2.73亿元,旅游外汇收入48.1万美元,分别增长24%和16%。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分别增长86.7%和21.5%。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培育和发展壮大了服装、电子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形成了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优势的“北派女装”系列和电力电子系列产品,新增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企业22户,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新增从业人员1.6万人,实现产值、上缴税金分别增长26.5%和20.4%。

  9、以发展科技、教育为重点,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5亿元,增长35.4%,阜新农业科技园区被批准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实施引智项目9项,聘请国外专家11人次,与清华大学、中国农科院等11个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有9户企业与国内院校和科研院校所实现了联合挂靠。农村中小学布局得到调整,撤并农村中小学68所,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中升学被清华大学录取人数占全省的10.4%,创历史纪录。高中阶段教育得到加强,市实验中学高中部教学楼和市蒙中教学楼相继竣工并交付使用,农业信息中心建设基本完成。创建省级乡(镇)文化中心2个、标准街道文化站13个。加强了文化市场和新闻出版业的管理。成功地举办了“发电杯”篮球活动月活动。加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力度,各类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统一采购金额达到70%。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在省以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播出稿件163稿,我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获国家级奖励。老龄、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受到重视,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竣工并投入使用。审计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实施了采矿权有偿出让和流转,地热资源勘探有较大突破。民兵预备役建设明显加强,在抗旱救灾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人防和民防、档案、地方志、地震预报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10、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301件,办结率为100%,满意率达98%。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将全市544个居委会划定为225个社区,基本解决了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办公用房问题。圆满完成了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四五“普法规划全面启动。软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实行了行政执法案件公开评价制度,加大了反面典型的曝光力度,对外商投资项目建立“快速通道”、“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办公,出台了关于鼓励招商引资的一系列政策规定。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统一组织了夏季、秋季两次大规模联合打假行动,集中开展了净化文化市场,打击传销,规范医药市场、整顿建筑市场和财税金融秩序等专项治理,并取得较好成效。市政府与各县区、各部门(单位)签定了344项重点工作目标责任状,并实行全程跟踪督查考核,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积极稳妥地进行了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市政府工作部门减少3个,行政编制精简30%,殡葬改革进一步深化,依法取消了全市医院太平间和丧葬物品经销点,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了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法轮功“的反弹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强化市民投诉工作,解决了一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人民调解工作,妥善处理了人民内部矛盾,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又有新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是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战胜严重的自然灾害,克服重重困难,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努力工作的结果;是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保证政府依法决策和科学决策的结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武警部队、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中省直单位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阜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机制性、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国内生产总值没有完成年初计划,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因灾返贫人口有所增加,工业经济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稳固,一些企业生产经营仍很困难,社会就业压力较大,部分群众生活仍很困难,对外开放尤其是外贸出口总体水平不高,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小。财源建设比较薄弱;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社会治安状况还不够理想,面对入世的新形势,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公务员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市政府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全面启动阜新经济转型工作

  新世纪之初的五至十年,是推动我市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明,国务院已经明确阜新市进行经济转型试点工作,分析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共性问题,研究制定经济转型的根本措施和相关政策,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源型市经济转型的路子。国务院作出这一重大决策,必将给阜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在国家有关门和省委、府的指导下,初步提出了新市经济转型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路和近期目

  (指导思想

  ——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持市场导向,策引导,科技支,开放推动,城乡结合,民营为主

  ——坚持高举创造就业机会的旗帜,把解决城市特别是矿区下岗职工就业,实现劳动力的战略转移作为经济转型的重点;

  ——经济转型的方向是走现代农业之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实现农业产业化,同时,积极调整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把经济转型与采煤沉陷区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加强水利、环保、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型产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思路和目标

  我市经济转型的总体思路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确重点,分阶段推进经济转型目标的实现。

  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2005年,以安置城市下岗职工特别是矿区下岗职工就业为目标,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与其相关的第三产业,做大做强现有优势工业企业,做好采煤沉陷区的搬迁和治理;建成一批农业、水利、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为全面实施经济转型奠定基础。到2005年,安置下岗职工就业10万人,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发生阶段性变化,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一番。

  第二阶段,从2006年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现代农业体系,形成具有阜新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新的跨越,经济总量比2005年翻一番、人均GDP、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收入接近国内平均水平,实现全地区劳动就业供需基本平衡。

  (三)近期目标

  1、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经济转型的重点。进行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市和节水型示范城市建设。在矿区和城市周边乡镇,以“龙头企业+效益农业+下岗职工(农户)”和“现代农业园区+民营企业或科研单位+下岗职工(农户)”为主要形式,到2005年底,有重点地建设40~50个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200个种养业专业小区,引进和培育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和5个大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发展优质人工草30万,发展水浇饲料作物10万亩;利用矿区闲置厂房,发展獭兔,肉免600万只;建设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蔬菜,花卉大棚园区;推进“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建设,集中建设1万户“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通过外引内联等形式培植和组建农业产业化企业。力争在乳制品、肉制品、杂粮食品加工领域形成几个在省内外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2、积极调整第二产业,加快现有企业技术改造。调整工业结构,加快有市场且有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的食品、纺织、建材、电子、化工等产品的改造与升级,提高竞争能力,对现有14个符合破产规定的企业,分批列入国家破产计划,逐步实施。对阜新矿务局清河门矿、五龙矿和海州立井进行改造,保持800万吨的煤炭产量,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参与青海海西州煤炭开发,成建制转移矿区劳动力。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安置就业,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第三产业,用现代流通带动现代生产。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改善投资环境。加快釆沉陷区综合治理到2005年底,新建小区9处,住宅建筑面积111平方米,改变水利、环保、城市交通等设施严重不足的局面,为经济转型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建设“引白”工程和胡家湾水库,建设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每年退耕还林20万亩,进行“三北”四期防护林建设;对细河进行改造,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改造煤城路、建设市区通往现代农业园区公路,进行矿区矸石山复基治理。

  5、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加快阜新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强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与合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条件,加强经济转型有关人才的培训工作;稳定基础教育,保证“普九”的各项措施得到落实,为经济转型提供人才和技能保障。

  各位代表,经济转型是阜新的第二次创业,今年要实现高起点起步,取得阶段性成果。“十五”期间要取得明显成效。我们必须深刻领会,认真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到经济转型中来。万众一心,励精图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高质量完成国家在阜新进行经济转型试点的伟大历史任务,向党中央、国务院,向省委、省政府,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三、2002年政府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是我国加入WTO,按照国际规则组织经济运行的起步之年,是全面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实现阜新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当今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既要看到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挑战,更要看到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扩大对外开放带来了难得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阜新经济转型的高度重视,使我市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已在很多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在国家和省的支持下,逐年化解了一些不稳定因素,为阜新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全市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不甘落后,想发展、求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建设阜新、发展阜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阜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只要我们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化解不利因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在新的一年里,把阜新的工作做得更好。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发展这一主题,围绕经济转型这一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安置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搞好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实现阜新经济转型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今年全市经济和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81.6亿元,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增长16.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96亿元,增长9.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50元,增长7.5%;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元,增长42.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7%以内。

   (一)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大力扶持和引进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开发示范区建设,围绕现代农业的示范性、先进性、区域性特点,按照价值配置资源,落实阜新经济转型区域规划。重点抓好在城市周边乡镇租用农民土地和利用矿区废弃地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和起步工作。今年要完成租用城市周边乡镇土地3万亩,通过吸引域内外资金,建设10个现代农业园区的任务,安置下岗职工1.2万人。

  适应入世需求,面向国内外市场,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450万宙,粮经作物比例调整到6.5:3.5加大投入力度,优化畜禽结构,稳定发展生猪和蛋,加快发展奶牛、肉羊獭兔和肉,积极发展以“三梨两”为主的果生产,新植果树10万亩,水果产量10万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新增蔬菜保护地1,新发展生态户8000户。继续加大绿色食品开发力度,开发辽绿牌绿色食品蔬菜基2个,绿色食品认证8个,要切实关心农民生活,助和扶持受灾群众和因灾返贫人口复生产、增加收入要加大投入力度在全市扶持20个重点贫困

  积极扶持和引进龙头企业,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十农户十现代销售”的运作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种植、畜牧、林果三大支柱产业,扶持和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扩大乳制品加工能力,搞好生猪、肉羊、兔以及杂粮的深加工,鼓励支持双汇食品、北方皮毛、华星熏兔、比牛哥乳业、中兴牧业、丰侨兔业,雄辉牧业,香香食品、吉原木业、钜成花卉等10个龙头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同时,要引进一批域外民营大户到阜新发展现代农业。

  搞好水利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新建农村基本饮水井350眼。编制全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40万亩;做好“引白”工程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完成胡家湾水库项目可研和前期工作。启动全国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市和节水示范市工程。做好全市生态防护林、退耕还林工程、林木种苗基地建设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五年实施计划,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完成人工造林合格面积34.5万,退耕还林22万,发展人工牧草10万亩,完成“三北”四期防护林9万亩,乡级以上绿色通道绿化率达到100%,机整地、机播种面积均达到300万亩。做好气象灾害预报和人工增雨工作。

  (二)适应入世新形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构筑开放型经济体系。切实做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各项应对工作,努力创建符合国际惯例的投资环境,全年招商引资总额要达到20亿元,比上年增长21%。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4%。要十分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充分利用新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高水平地储备、包装一批项目,特别是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整体规划和包装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对外招商引资。巩固发展与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西班牙,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积极争取同世界500强企业的战略合作。以省政府组织的各种境内外招商活动为契机,加强与发达省市的经贸合作,吸引民营大户到阜新投资,扩大阜新对外开放。对已签定的引资项目要跟踪落实,落实好配套资金,提高外资到位率。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扩大纺织品出口,努力提高机电产品、特色衣产品和绿色食品出口比重。全年外贸出口1340万美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4.1%。鼓励能够发挥我市比较优势的各类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兴办境外加工企业,带动产品出口,加强与国内各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

  进一步推进阜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充分利用区位、土地、政策等优势,不断提高进区项目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开发区实力。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紧搞好二期规划工作。加快工业高新技术园区建设,争取列入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年内新建2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以创业中心为基地,孵化和引进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项目。

  (三) 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要以企业转制、国企关闭破产和减员分流三大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全力推进国有企业转制,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技术创新能力、持续盈利能力、产品竞争能力强的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造,促其做大做强,对市啤酒厂等3户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做好阜新橡胶集团、东新电容器公司上市前期准备工作。加大实施国有企业破产工作力度,做好”三矿”破产收尾工作,完成国家计划内破产企业3户,力争5户企业列入国家破产市审查计划,并着力在企业重组上下功夫。推进国有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力争两年有70%的企业退出国有,年内达到40%以上,实现国有企业减员分流2.3万人。要通过招商引资,促进与国内外大企业、大公司的联合挂靠,加快国企改组,改造步伐。

  全市工业总产值要实现93.4亿元(现价),增长15%,其中,规模以上62.4亿元,增长15.1%。全市工业增加值要实现22.5亿元,增长10.3%,其中,规模以上14.9亿元,增长10%,计划新开技改项目14项,重点投达产8项,完成技术改造投资7亿元,确保浮法玻璃银镜生产线等4个续建项目竣工投产,抓好经济转型工业重点项目的实施和建设,重点搞好年产1000吨四氟氟碳漆,年产5亿支片式薄膜电容器和年产8亿支方型玻璃钝化芯片项目的论证工作,落实资金,力争年内开工建设;积极争取资金,使五龙矿和清河门矿改扩建工程早日开工,争取海州立井技术改造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完成开发建设青海海西州大煤沟露天矿一期工程,形成60万吨生产规模。

  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大扭亏增盈工作力度,年内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00万元,亏损面控制在30%以内;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面控制在25%以内;统算盈利1000万元。切实重视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全市要新发展5户企业进行质量认证。强化安全生产,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市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必须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大力发展。要坚持放心、放手、放开的方针,加大政策扶持、依法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加快民营经济、乡镇企业和区街经济发展,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国有资本退出的领域,使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要积极发挥民营经济在经济转型和培育经济增长点中的主力军作用。所有经济转型项目都要坚持以民营为主,实行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逐步提高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域外有实力的私营企业、个体大户创办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下岗职工和农民,在矿区和周边乡镇独资或合作开发、创办农业园区,建立各类协会组织,实行民办、民营,民管积极鼓励和扶持服装、电子、机械、建材、油加工等现有优势民营企业的发展,促其尽快做大做强,年内全市民营经济创造产值27亿元,增长20%;上缴税金2.05亿元,增15从业人员达到17.6万人,增长10%

  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全市乡镇企业增加值要比上年增长25%,实缴税金增长15%。

  五)以发展现代流通业为重点,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抓住经济转型有利时机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新建和改造4个大中农产品流通市场完善玛瑙宝石城、十家子玛瑙市场、装饰材料市场、菜批发市场等10个专业市场培育农产品中介服务组织和经纪人队伍鼓励和组织下职工和农民兴办各类销售协会,同时要引进一批域外农产品销售公司和个体销售大户,通农产品销售

  大力发展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扩大物流总量。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7.5亿元,增长8.7%。拓展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发展便民服务,年内新增社区服务网点1350个。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新兴第三产业,提高整体服务水平。继续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房地产业,结合采煤沉陷区治理,加快老城区改造,全年住宅竣工面积达到70万平方米,其中,完成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5000户、新开工建设楼房住宅小区4处。要树立大旅游的观念,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全年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增长20%和18%。

  (六)继续做好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和再就业工作,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基础,按照省政府的要求,今年要基本完成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应参保企业覆盖面和社会化发放率稳定在100%,各项社会保险费当期征缴率稳定在90%以上,确保企业离休人基本养老金,协议未到期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的按时足额发放,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市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应参保人数的50%以上。积极推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年内完成并轨1.2万人。进一步做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加强社区建设,推进社保对象管理服务社会化。管好用好各项社会保障基金,加强个人帐户管理,做到实帐运行。切实关心人民生活,要在全市范围内继续深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帮困

活动。

  解决就业是阜新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首要任务。要大力拓宽就业渠道,把创造就业岗位和促进劳动力战略转移结合起来,市内就业与市外就业结合起来。要通过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发展种养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创业实体以及社区家政服务、商贸、旅游、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把采煤沉陷区治理与安置就业结合起来,通过建设“四位一体”生态户等方式,既解决沉陷区居民的住房,又安置其就业。同时,要加强与省内外发达地区的联系与合作,组织下岗职工进行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安置。今年要重点搞好与沈阳、大连、辽阳等地的劳务合作,落实与广东各地签定的7000人劳务输出协议。全年新增就业5万人。要加大宣传发动力度,教育下岗职工特别是矿区下岗职工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种形式就业。要培育和规范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七)进一步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加快人才培养,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强与辽工大、省农科院、清华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国内重点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科研院所及专家学者将科技成果到阜新进行转化和中试,建立研发机构,逐步建立长期合作共建关系。年内要与10个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进行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和应用。同时,引进20个优良种畜和优质牧草项目。抓好国家级农业科技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科技研发中心、优质种苗组培展示中心和特色粮食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建设;启动北方早地特种农作物示范中心、设施园艺产业化技术开发和良种奶牛繁育等项目建设工程。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全市大中型企业要普遍建立研发机构,年内省级以上技术中心达到6个;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5.4%;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20家,技工贸总收入达到2.4亿元,增长15%

  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调整地方高校的专业和布局结构。加强与国内高等院校的联合挂靠,积极做好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对阜新地区定向就业招生工作。支持辽工大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学生公寓建设。要加强就业培训基地建设,年内全市要完成3万人次下岗和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转岗转业培训,广泛开展全民WTO知识普及教育,强化WTO事务人才培训。巩固“普九”成果,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做好中小学“双语”教学试点工作,启动教育信息化工程,初步建成市信息教育中心。新创建办学设施标准化乡镇5个、办学设施标准化村校50所。进一步解决好农村贫困家庭儿童辍学问题。

  制定并实施《阜新市经济转型人才发展战略规划》。根据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强力措施,大力引进经济转型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积极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充分发挥本地人才的作用,为全市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围绕推动农业产业化,继续落实“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推进农村乡土人队伍建设。

  (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按照全市经济转型的要求,高标准、高起点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并完成向国家的报批工作。开工建设新世纪等城市广场。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改造八一路、红树路等市区主要干道,开工建设煤城路改造工程,实施农业示范区道路建设工程。保证锦阜高速公路按期竣工通车,开工建设沈阜标准二级公路,完成市区至高速公路入口路的改造任务;实现乡乡通油路的目标。完成细河城市段改造主体工程。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完成垃圾处理厂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以楼道、小街小巷、沿主要街路两侧单位为重点,实施亮化工程,市区常年亮化单位达到100家以上,对市区主次干道违章占道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加大市区住宅小区的整治力度,年内住宅小区整治率要达到70%以上。严格控制市中心区烟尘污染,逐步取缔1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取缔露天烧烤,严格整治建筑扬尘、噪声污染,力争实现工业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快森林城建设步伐,完成阜新植物园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年内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6.6%,提高1.5个百分点。采取有效措施对细河上游排入细河的污水进行处理,抓好4家重点污染企业清洁生产和闹德海水库、佛寺水库等水源地水质防护监管工作。加强矿区土地复垦整治,完成新邱东排土场复垦工程,复垦治理矸石山4700亩。实施农村电网及矿区电网改造工程。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吃水难、行路难等问题。搞好城市经营,加速公用事业和城市产业市场化进程,盘活土地资产,市本级国有土地资产收益力争达到1亿元。完善建筑市场体系,建立有形市场,做到公开、公平交易。加快煤层气、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尽快形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九)加强财税工作,搞活金融,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国家财政政策、并据此对我市财政工作思路作出适应性调整。在巩固现有财源的基础上,把是否有利于地方财政增收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标准,着力发展壮大新财源。强化预算内外资金管理,防止收入流失,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和政府可支配财力。贯彻落实国家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力争在利用世行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和各种外资方面有新的突破,同时,积极争取中央国债转贷专项资金,努力增加基本建设投入。严肃财经纪律、强化审计监督。加大税收稽查力度、打击偷税、逃税、骗税、拉税、抗税行为,确保税款足额及时入库。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履行好公共财政职能,在确保党政机关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优先安排社会保障和农业、科技、教育事业等项支出。积极争取省政府支持,保证县区级公教人员标准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要加大筹资力度,集中资金支持经济转型项目和安置就业项目的实施,抓紧落实矿区下岗职工从事养猪、养兔和建设蔬菜大棚项目所需启动资金。地方商业银行要在加快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各类金融机构要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与拓展自身业务有机结合起来大力组织存款、扩大信贷资金来源,优化新增贷款投向,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保障能力。要加大对经济转型项目的支持力度,全面推广实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制度,建立一批信用村、信用乡(镇)。做好实施破产企业的债务核呆工作。

  (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广泛开展以文明社区为重点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小区、文明行业、文明机关、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树立良好的市风、民风。积极开发阜新文化和文物资源,建成市古玩交易市场,做好建设辽墓陈列馆和辽史博物馆前期论证及规划立项工作。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建成2个省级农村文化中心、13个城市街道文化站。加强新闻出版业的管理、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广播电视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争取在省九运会上取得好成绩。巩固“篮球城”建设成果,举办好全市“篮球活动月”活动,巩固和完善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抓好省确定的6所重点乡镇卫生院建设。加强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城市人口的55%以上。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全面完成全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进一步做好妇女、儿童工作。加强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搞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好地方志续修准备工作。加强人防和民防工作,不断提高城市的整体防护能力。

  (十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要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创造条件。要高度重视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对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提案的办理,要加强督查督办,年内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结率达到100%。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妥善处置各种不安定因素和群体性事件。继续加强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努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大力推进依法治市,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特别是各级公务员的法律素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重点抓好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制度的落实。继续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坚决查禁、取缔“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和非法宗教活动,大力加强防控机制建设,努力实现社会治安秩序的根本好转。以整顿建筑市场、规范税收管理、打击传销和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假冒伪劣商品及坑农物资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力度,净化市场环境。充分利用仲裁法律手段,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解决各类经济纷争。进一步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搞好国防教育,增进军政、军民团结,再创“双拥模范城”。

  四、适应新的形势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改进政府工作

  新的形势对各级政府及公务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要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更好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过硬的作风和扎实的工作,推进阜新经济转型和加快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各级公务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立足实际,着眼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自觉把加强学习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要学习政治理论,学习现代经济和科技知识,学习和熟悉世贸组织的基本规则,提高适应入世形势和管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能力。要切实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牢固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把解放思想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始终。在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启动全市经济转型的实践中,全体公务员要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勇往直前的创业劲头,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地做好政府的各项工作。

  (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营造一流的经济发展软环境。要按照WTO的规则和机构改革确定的原则,进一步理顺职能,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到规划、协调、指导、服务上来。要抓住国家将我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的机遇,着力建设一流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服务环境,增强对内资和外资的吸引力。要増强服务意识,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一站式”办公,提高办事效率。要规范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把职责权限、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时限、收费依据等向社会广泛公开,继续办好市民投诉中心,更广泛地接受社会监督。

  (三)转变工作作风,强化责任落实。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严明工作纪律和管理制度,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基本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把抓落实作为改进作风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进工作的关键环节,明确责任,加强考核,凡事都要做到工作任务、责任人、时间表和配套条件“四落实”,对经过人大审议通过后的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各项任务,要量化分解,明确形象进度,加强全程跟踪督查考核,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今年是我市经济转型的起步之年,工作最为繁重,任务最为艰巨,全市上下要以过硬的作风、拼命的劲头,全力抓好经济转型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不打折扣,务求实效,确保今年经济转型工作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加强廉政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全体公务员都要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行政府采购、会计委派、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重大项目招投标和稽查等制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要大力纠正部门、行业存在的不正之风,对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各位代表,我们肩负着全市人民的重托,迈入了充满希望的2002年。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迎接挑战,实现阜新经济转型的宏伟目标,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前所未有的干劲、前所未有的成就,谱写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为把我市建设成为经济发达城市,为全市人民的安康和幸福而努力奋斗!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