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关于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推进阜新市低空经济发展》(13030650号)答复

日期: 2025-06-03 浏览量:126 来源: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编辑:刘冬梅 文字大小:

李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推进阜新市低空经济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对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家层面已于2024年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支持。阜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主要领导多次做出批示指示进行安排部署,陆续开展低空经济相关工作。

  一、强化制度引领,统筹做好顶层设计

  为切实推进我市低空经济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阜新市于2024年12月正式印发了《阜新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为我市低空经济发展明确了短期的任务目标。我市提前布局了5G网络,截至2024年底,阜新市已累计建设5G基站超过4500个,实现市、县城区及乡镇所在地5G信号全面覆盖。国家、省层面正在探索优化空域及无人机航线等审批相关流程,我市已向省有关部门提出建议,简化空域审批流程,探索建立一站式空域审批平台,实现空域审批和管理部门在线审理,以便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方便开展各类低空场景应用。

  二、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赛事发展

  《阜新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已经谋划了18个应用场景,并且正在向各县区、各单位征集低空经济应用场景需求,汇总形成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清单。我市已将海州区城市无人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列为承担政府补贴项目培训机构,将11个无人机专业纳入补贴性培训职业(工种)目录,推动低空经济技能人才培养发展,为低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聚焦精准招商,完善产业链发展

  阜新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坚持全产业链条谋划、全产业生态培育,促进高端补链、终端延链、整体强链,加快构建头部引领、集群支撑、链式互补的产业体系。聚焦产业链招商,市招商引资攻坚行动指挥部专班班长段艳喆带队进京,召开“阜新低空经济与数字经济发展招商服务咨询会”,向北京企业推介阜新市海州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参加北京2024年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暨无人机产业博览会,对接参会企业推介阜新;举办2024年中国辽洽会·阜新招商引资洽谈会产业分会”、“辽宁阜新.长三角招商项目对接洽谈会”,深入探索低空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新路径,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效,构建新质生产力新引擎,为阜新全面振兴新突破蓄势赋能。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国家、全省对低空经济发展的整体部署,发挥我市发展低空经济比较优势,进一步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打造典型特色场景,不断提高低空经济发展水平。

  (一)优化低空经济发展生态。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区谋划编制全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积极配合省交通厅编制“十五五”民航发展规划,在我市多点布局通用航空机场。二是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建设。全力加快数字政府建设项目竣工上线,加快绿电智算中心项目前期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算力和平台支撑。全力推进已取得民航备案的阜新海州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推动阜新旧庙、彰武县西六家子、新邱区高山子通用航空机场列入省、市建设计划。借助国家最新的支持建设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政策,加速构建新型基础配套设施体系。三是优化流程审批。时时关注上级工作动态,认真落实优化空域使用机制、简化飞行审批程序相关工作要求。

  (二)加强低空经济产业链招商。一是编制低空经济产业链图谱。进一步深化对低空经济的认识,结合我市资源禀赋错位发展,编制低空经济产业链图谱和重点招商图谱,积极融入京津冀、沈阳都市圈及周边城市低空经济发展联盟,在低空装备制造和配套、场景应用等领域多途径寻找适合阜新的低空经济发展方向。二是强化产业集群发展。依托低空经济产业链图谱,聚焦整机制造、关键系统研发、关键零部件生产、新型材料供应等产业链条,积极对接大疆、中航、亿航智能、智航等头部企业,着力招引无人机、有人机、eVTOL的研发和制造企业,壮大本地配套企业,强化产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做优低空制造业。三是加大招商宣传力度。通过参加北京无人机防控大会、深圳无人机大会等展会进行重点招商推介活动。同时,充分借助省政府举办的京津冀、珠三角招商活动以及辽洽会等重要招商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大力宣传我市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所具备的空域资源及基础设施优势,积极主动与参会企业进行交流洽谈,精准把握企业投资意向,为后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打造低空经济特色“名片”。一是打造赛事品牌。积极对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低空交通与经济专业委员会,吸引“京津冀”“粤港澳”等企业协会来阜开展试飞活动,打造东北无人机试飞示范基地。积极举办和承办高水平无人机赛事,提升赛事接待能力,打响我市低空经济赛事品牌。二是拓展应用场景。持续支持企业打造“低空+”新业态,探索拓展通用飞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在公务出行、电力巡线、航拍航摄、农林植保等领域商业化应用场景;利用我市特色文旅资源,积极拓展文旅应用场景,支持eVTOL运营商开通商业化空中游览航线,重点开发乌兰木图山风景区、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纳木斯莱湿地、海州露天矿、新邱百年赛道城等文旅观光场景,组织无人机编队在玉龙湖、月亮湾进行灯光秀等表演展示,带动周边地区投资与消费,支持海州经济开发区建设无人机小镇,开展各类赛事和活动。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和专业技能人才引进。深入实施“阜新英才”和“兴辽人才”计划,推动低空经济人才纳入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引进一批低空经济领域重大创新团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事业平台、科研经费、团队支持、生活保障等一揽子“政策包”支持。依托高校、职教、企业和专业机构,围绕低空经济前沿新兴交叉领域,拓展产教融合办学新模式,积极开展研发、测试、运营等领域技术技能型航空专业人才储备。依托省航协在海州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建立飞手培训学校优势,规划建设无人机试飞点、操控员培训点,培育一批无人机、eVTOL驾驶员。


阜新市人民政府

2025年529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