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07-25 浏览量:85 来源:辽宁省人民政府网站 责任编辑:贾晶晶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悠悠夏日,漫步辽沈大地市井街巷,路面洁净、交通有序、设施完善、绿意盎然……这幅温馨画卷的背后,是城市文明建设的悄然浸润。
文明,一座城市的精气神,一个时代的价值观。
党的二十大以来,我省全面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坚持以文化人、道德浸润、为民惠民和城乡一体推进,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丰润道德滋养。
滋养文明沃土
暑期来临,沈阳文旅市场持续火热,中国工业博物馆成为各地游客来沈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这里全面展示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各种老旧机器和工具让人大开眼界,孩子们还可以近距离观看铸造过程,不仅涨了知识,还感受到了工业的魅力。”来自江苏的游客徐女士连连感叹收获满满。
城市文明建设需要文化沃土的滋养。
辽宁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多元。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我省坚持以文化人,聚焦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激发内在动力,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明水平,使文化成为润泽城市发展的不竭源泉。
系统挖掘和梳理城市文化资源,让老街、老店、老馆、老厂、老站、老港等历史遗迹焕发新生;广泛开展“感受文化辽宁·共赴文明之约”主题活动,让传承文化、促进文明成为辽宁城市的鲜明底色;用好用活红色“六地”文化资源,切实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文化于人,是一种气质和修养;文化于城市,是一种风尚和力量。
近年来,我省还不断深化“书香辽宁”建设,把全民阅读作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既建好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地标,又建好书店、书摊、文化长廊等“毛细血管”,建成了“莫子山”“时代文仓”等城市书房近百座、书屋近千间,常态化开展“阅读中的风景”等100余项品牌活动。
如今,小而美新型阅读空间、多样化全民阅读活动散落在城市社区、商圈、公园,氤氲着浓厚的书香氛围,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种子在辽沈大地播撒、生长。
涵养社会风尚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表彰大会上,辽宁两人荣获“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在暴雨洪灾中为解救被困村民与孩子,耗尽体力不幸牺牲的村干部李清学,纵身跃入刺骨冰河,成功营救坠河女司机的退休工人张宝付,他们的事迹是“辽宁正气”的生动写照。
“以后要是再遇上这种事,我照样跳。咱辽宁人,就认这个‘义’字!”手捧着鲜红的荣誉证书,张宝付的话语平实、坚定。
凡人微光、榜样力量,织就城市文明星河。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我省强化价值引领,深入实施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创新工程,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道德的力量竞相迸发,让文明的涓流润物无声。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出台省级、市级文明行为促进条例15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打造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先进模范长廊,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驻足可观、融入群众一言一行。
一项项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将善良、道德、文明的种子深植市民内心,不断刷新着城市的“文明高度”。
志愿服务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在大连,“小红帽”“红马甲”“小喇叭”等各类志愿服务团队常年活跃在城市街头巷尾,或协助维护交通秩序,或引导垃圾分类,或参与社区治理。
据统计,目前全省有741万余名实名注册的志愿者,3万余个志愿团队,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成为城市文明的践行者。
微光成炬,向上向善。在榜样力量的引领下,群众的创建参与感、主人翁意识与日俱增,共同参与创建成为常态。
如今,公共场合,戾气少了,和气多了;“你好”“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常挂嘴边;礼让行人、遛狗拴绳、垃圾不落地、见难就帮、遇险就上……正变成更多辽宁人的行为自觉。
共享创建成果
创建文明城市,“创”的是城市发展品牌,“建”的是群众幸福生活。
我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创建文明城市的“大道理”落到人民群众的“小利益”上,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将环境卫生、公共秩序、冬季供暖等群众关切的问题纳入城市文明指数调查指标,每季度发布创建突出问题提示单和负面清单,年均解决问题6000余件。
在鞍山海城市,老旧小区红黑榜制度让物业管理焕发活力,600余个无物业小区旧貌换新颜;交通整治现场,宣传教育与严管重罚并行,曾经的乱停乱放变成有序停放,斑马线前的礼让成为流动风景;五大运营商协同作战,将“空中飞线”化作整齐“五线谱”。
全省还深入实施百城(区)提质行动,4年来累计完成6146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每年新建口袋公园超过1000个,12345管理平台“接诉即办”,年均受理群众反映问题1129.6万件、办结率97.5%,2024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8.7%……
抬头见绿、开窗见景、出门有园、锻炼有场,诉求有人管,办事更高效……伴随创城工作的深入推进,一项项温暖人心的实事、好事落到实处,一项项“责任清单”正变成一张张“幸福清单”。
“环境好了、心情美了,文明之风更浓了。”城市文明建设让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节节攀升,幸福感更加可触可及。
城市文明建设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接力。新征程上,我省将持续加大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力度,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加速奔向文明新高地,奋力开创新时代辽宁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主办单位: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zwgk@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41号
辽ICP备19010590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2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6786 网站举报邮箱:fxzwg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