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07-21 浏览量:0 来源:阜新市科学技术局 责任编辑:张宇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自“厚道阜新·心中有你”工程实施以来,市科技局按照“六个你”倡导的服务理念和模式,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以科技为纽带,串联起民生、产业的全链条,探索出了一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阜新路径”
找到你,厚植企业培育“沃土层”。市科技局以“精准服务企业需求、赋能产业发展”为目标,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宣讲+实践”结合的模式,强化部门协同,开展“惠企政策及研发年报培训”“人才政策送上门”“科技金融服务进园区”等系列活动,覆盖企业、园区、科研机构等主体200余家,服务相关负责人350余名。开展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累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71户、高新技术企业143户、雏鹰企业90户、瞪羚企业40户。推进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在全省率先研发构建企业创新积分量化评价平台,召开成果发布会,与工商银行阜新分行等8家银行及市担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部分金融机构与企业代表达成合作意向,现场签约金额共计7600万元。创新创业大赛取得新突破,择优推荐6家企业参加省赛,3家获奖,其中瑞麟氢能作为我省新能源行业唯一代表参加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并获评优秀奖。我市湘池医疗获得辽宁省首届青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一等奖。
温暖你,架起科技为民“连心桥”。市科技局实施农业科技特派团项目32个,依托阜新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农民技术员培训基地,填补我市空白。“彰武县沙地水稻科技特派团”引进优质水稻品种、建设智能化育苗工厂,打造1.5万亩示范基地,将沙地变良田。发挥科普组织和科普基地作用,累计建设省级科普基地12个。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联合市科协、辽工程、市中医院开展科普进校园、科技进乡村、科技进企业等形式多样的科技为民活动,举办活动13场次,惠及群众1500余人。在全省率先实现外籍人员来阜工作“一卡集成、便利通行”,显著提升了外籍人才服务效能。
支持你,锻造技术攻关“硬脊梁”。2024年,市科技局帮助阜新德尔的“低温氨分解催化剂开发及系统集成与示范”项目争取省重大专项支持,全省仅立项6个重大专项,为我省氢能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帮助建兴金属、奥瑞思等2户企业争取省重点研发支持,加强绿色低碳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技术攻关。天士力制药联合蒙医院、沈阳药科大学实施的“蒙医药大健康产品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填补了我市传统蒙药无新药开发的空白。三沟酒业联合省农科院开展高品质酿酒高粱品种培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构建,培育我省首个白酒专用高粱品种。同时,加大市级资金投入力度,实施重大专项、重点研发项目32项,投入资金1080万元,提升了企业技术攻关能力。通过市级财政资金引导,有效带动了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增长,近两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速23%,超过全省16个百分点。
服务你,畅通成果转化“快速路”。2025年,实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突破行动”,推动形成全社会参与、全链条贯通、全要素集合的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格局。“辽宁阜新含氟功能化学品中试基地”被认定为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填补我市没有省级中试基地的空白。2024年转化科技成果45项,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11.6亿元。推动西安理工大学“高压脉冲晶闸管”、清华大学“风电、光伏电解制氢系统集成及耦合技术”等科技成果在阜新转化。辽宁戎川“智创绿能垂直轴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研发”项目在全省企业大会上签约,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我市成果转化项目在技术合作、落地转化成效上的高度认可。2024年我市获省科技进步奖8项,位列全省第四,在年度获奖总数、企业获奖数目及企业获奖等级上,均创我市历史新高。
留住你,建造人才引育“蓄水池”。市科技局聚焦阜新产业需求,通过“带土移植”方式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202人,引进高水平创新团队22个。帮助我市“蒙医药古籍文献的传承与融合创新应用发展”项目获得外国专家重点支撑(东北专项)立项支持。帮助阜新中孚、阜新都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阜新宝地等企业人才团队争取“兴辽英才”资金220万元。精准实施“阜新英才”计划,2024年培育科技领军人才19人,青年科技人才15人,引进创新团队8个,引进高层次人才80人,发放奖补资金410万元。连续2年开展“百名博士进百企”活动,2024年组织64位博士与42家企业进行了签约,2025年进一步拓展引才范围,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组织召开“院士进园区、博士进企业”专场活动暨辽宁阜新蒙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大会,邀请蒙古国专家团、内蒙古蒙医药领军单位及企业参会,有效促进了中蒙医药合作交流与阜新蒙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引领你,绘就产业发展“新图景”。市科技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落实市厅科技会商机制,争取省引导支持地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发展我市沙产业、氟产业,全省仅阜新、营口两市获得支持。聚焦花生、大豆、杂粮等产业技术短板,开展技术培训,帮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延伸产业链条,为乡村振兴添智赋能。辽宁众辉的“典型农药及中间体绿色与安全环保技术”突破了多项技术难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精细化工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辽宁方案”,该技术被刊登至《辽宁日报》,并推广至鞍钢、氟产业开发区多家企业,为我省化工产业安全生产与绿色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阜新奥瑞凯全氟三丙胺项目已取得技术突破,将填补国内光刻胶原材料领域空缺,攻克电子领域全氟系列材料“卡脖子”难题。
擎科技火炬,燃产业新篇。市科技局将继续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以科技为媒介,将民生需求转化为服务场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让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主办单位: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zwgk@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41号
辽ICP备19010590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2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6786 网站举报邮箱:fxzwg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