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07-10 浏览量:81 来源:辽宁省贸促会 责任编辑:王月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几内亚:
2025年7月4日获悉,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日前敦促几内亚军政府,立即与国内各方展开政治协商,确保民主选举进程具备广泛包容性与公信力。6月22日,尼日利亚阿布贾举行的首脑会议上,ECOWAS呼吁几内亚“尽快派出政治使团”,与反对派、民间社会及其他关键利益相关方开展对话,确保未来选举的组织和推进建立在全国共识基础之上。6月14日,几内亚过渡政府总统杜姆布亚将军颁布法令,决定成立隶属于内政部的选举总局(DGE)取代原本独立运作的国家选举委员会,负责包括制定与组织选举活动以及适用于9月21日举行的宪法公投的程序法律等。该举动引发几内亚国内广泛质疑,被批评为削弱选举独立性、为政治操控提供便利。虽然ECOWAS对几内亚的政治过渡时间表予以认可,包括定于9月21日举行的宪法公投,但对该进程缺乏透明机制表示严重关切,呼吁军政府避免单方面决策,避免破坏选举的公信力。2025年4月,几内亚军方宣布将优先组织宪法公投,引发外界质疑其意在借改革之名稳固权力。面对舆论压力,几内亚总理巴·阿马杜·乌里于5月承诺,将尽最大努力确保12月如期举行总统和立法选举。杜姆布亚亦在新年讲话中强调,2025年将是几内亚“政治过渡的关键之年”。另外,6月20日,几内亚当局宣布将在科亚省和杜布雷卡省开展大规模驱逐行动,疏散山坡上的房屋以防范山体滑坡风险。当局称,近年来水浸和山泥倾泻多因无政府主义占用排水渠和高风险地区所致,此次行动是保护民众生命和恢复城市规划的举措。6月17日,几内亚莱卢马省政府发布禁令,禁止在全省采石场采砂直至另行通知。近日,因暴雨天气,该省省内一采石场发生山体滑坡致1人死亡。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5年7月2日,几内亚政府通过国家电视台宣布实施渔业领域工业捕捞季节性关闭措施,即进入“生物休渔期”。该措施是2025年海洋渔业规划与管理计划的一部分,旨在保护渔业资源。在这两个月期间,所有在几内亚海岸基线与专属经济区60海里之间海域作业的工业和半工业渔船都将停止活动。休渔措施不适用于传统渔船和小型机动渔船,在60海里以外海域作业的远洋捕捞工业渔船也不受此限制。7月1日,几内亚国家电视台新闻发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长迪亚洛宣布禁止境内木材砍伐和运输活动,为期三个月。几内亚环境部在声明中表示,出于生态保护和森林资源合理管理的考虑,自2025年7月7日至9月30日,全国范围内禁止砍伐和运输木材,相关活动恢复将另行通知。环境部警告,任何违反行为将受法律处罚。6月26日,几内亚国家卫生安全局(ANSS)召开卫生安全会议,ANSS代理局长表示,自年初以来,猴痘、麻疹等疫情在几内亚境内蔓延,西吉里和康康地区还面临白喉威胁,近期新冠肺炎也有卷土重来之势。关于近期关注的猴痘疫情,ANSS表示,今年以来全国共报告18例确诊病例,分布于各省,尤其是首都科纳克里下辖的杜布雷卡、福雷卡里亚和科亚。面对邻国塞拉利昂猴痘病例激增的情况,为最大限度降低病例输入风险,ANSS已在多个入境口岸部署检测团队,同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建立每日疫情通报机制,设立15个配备医疗团队的推荐入境地点,实施主动监测计划并开展宣传。6月16日,几内亚国家卫生局(ANSS)在《每周流行病学公报》中宣布,全国19个卫生区存在6个疫情事件,包括麻疹(9例)、脊髓灰质炎(2例)、新冠肺炎(4例)、白喉(1例)、拉沙热(1例)和猴痘(1例)。当局呼吁公众保持警惕,报告疑似病例并遵守卫生措施。另外,6月16日,几内亚博凯地区博凯省卡姆萨尔乡遭暴雨侵袭引发内涝,多个市场被淹。商户谴责地方政府市政设施不利,呼吁尽快解决。6月14日,几内亚金迪亚大区首府金迪亚发生一起持刀伤人致死事件。该市近日还发生一起割喉致死事件,引发当地居民对暴力事件加剧的担忧。6月15日消息,金迪亚市一地区医院通报称,近日医院接收41名因超速、粗心驾驶和交通违规事件送医的人员,其中9人死亡,呼吁公众注意交通安全、当局加强道路管理。6月12日,金迪亚市卡西亚(Cacia)社区举行堵路示威,抗议停电已持续三个月。据悉,社区居民此前已与当地政府和几内亚电力公司(EDG)进行多次谈判但未果,当地官员承诺将尽快恢复供电。6月12日,几内亚首都警方在美国驻科纳克里大使馆附近开展安全行动抓捕嫌犯,引发班贝托区居民抗议并设置路障,遭警方武力清场。另外,6月11日,几内亚警方通报称,古尔邦节期间全国共发生26起交通事故,造成12人死亡、48人受伤,死亡人数较去年略增。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几内亚社会治安状况一般,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滞后,民众生活艰难,偷盗、抢劫、敲诈勒索等轻微犯罪案件仍时有发生。当前,几内亚政局持续动荡。2021年9月5日,几内亚首都科纳克发生军事政变。军方扣押时任总统孔戴,废除宪法、解散政府、关闭边境,成立“全国团结和发展委员会”(CRND)并接管权力。随后,“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共体)决定暂停几内亚成员国资格并拟对其实施经济和金融制裁,要求军管当局尽快“回归宪政”。2022年4月底,几内亚军管当局宣布39个月过渡期,遭国内反对派抵制。2022年5月,几内亚临时政府向“全国过渡委员会”(CNT)提交一份36个月的过渡期时间表并获通过。然而,西共体及几内亚前执政党“几内亚人民联盟”(RPG)等反对派均表示长达3年的过渡期不可接受,强烈要求大幅缩短期限。2023年1月,临时政府宣布开始实施为期两年的政治过渡期。2023年5月,军政府称将于2025年1月举行民主选举。选举前,CNRD需完成多个进程,包括人口普查、起草通过新宪法、创建新机构监督选举等。其中,新宪法的起草特别具有争议性。截至2025年3月,军政府尚未开始民主过渡进程,引发反对派不满和集会示威。4月1日,过渡总统敦布亚(Mamadi Doumbouya)宣布将于2025年9月21日举行宪法公投。6月14日,敦布亚再颁法令,决定成立选举总局(DEG)负责大选和公投的相关事项安排。反对派指责,由行政部门推进选举不妥,应经过广泛的对话和协商。另外,由于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带来的经济冲击,几内亚民众对军政府的不满情绪日渐滋长。为应对过渡期与经济民生问题引发的抗议活动,军政府下旬下令禁止一切政治集会。2022年至今,外交部领事司和中国驻几内亚使馆多次提醒在几内亚境内的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注意安全。目前,几内亚主要风险包括:政治稳定性风险、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骚乱冲突风险、物资与服务供应短缺风险、社会治安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几内亚各地,尤其是首都科纳克里、拉贝、博凯、博法、锡吉里、金迪亚、恩泽雷科雷、马穆等主要城市,中资企业与中方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时刻关注我驻当地使领馆的安全提示。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谨慎或避免前往示威热点地区,避免谈论社会、政治敏感话题;中资企业应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与疫情的跟踪报道,提高警惕,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提高安保等级,注意安全防备,做好罢工与骚乱应急预案。如遇民众集会、游行示威或骚乱,首先应保障自身安全,绕行离开或必要时立即撤离;应提前购买人身和财产保险,尽可能减少因骚乱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同时,应严格遵循几内亚军警部门与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英国:
2025年7月2日,英国议会依据2000年《反恐法》通过投票将“巴勒斯坦行动”(Palestine Action)定性为恐怖组织,理由是据称其部分成员对包括军事基地及军工企业等场所的财物实施刑事毁坏,旨在推动其政治诉求及影响政府决策。这意味着在英国任何人加入或表达对该组织的支持,都将面临法律惩罚(在英国最高可判14年监禁)。“巴勒斯坦行动”主要由英国公民组成,其具有全国性行动网络,其宗旨为倡导公民抗命运动,并针对那些被其认定为以色列用以在巴勒斯坦暴力实施种族隔离、军事占领、维持殖民统治及进行种族灭绝的跨国企业及实体机构,尤其是军火加工、运输的企业(主要针对以色列军火商埃尔比特系统公司)进行直接破坏行动。6月23日,英国伦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广场,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示威者与警方发生冲突,反对英国内政大臣库珀宣布将取缔“巴勒斯坦行动”(Palestine Action),导致13人被捕,其中6人因袭击紧急救援人员被捕,1人因“种族歧视的严重扰乱公共秩序罪”被捕,还有4人因拒绝在规定的时间解散而违反《公共秩序法》规定被捕,另有2人因妨碍警员执行公务而被拘留。英国内政大臣库珀表示“巴勒斯坦行动”对早前闯入牛津郡英国皇家空军基地的行为负责。6月21日,苏格兰地区斯特林市举行挺苏格兰独立的游行活动。6月20日,英国议会下院以314票赞成、291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重症晚期成年人(生命终结)法案”三读。外界普遍预计该法案最终将获得通过。该法案备受外界关注,反对者警告其蕴含巨大的社会风险。6月13日和投票当日,挺、反该法案的民众聚集在首都伦敦的议会大楼附近各自表达不同意见。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世卫组织(WHO)已将新冠病毒毒株奥密克戎(Omicron)亚型变种Stratus正式列为“监测中的变种(Variant Under Monitoring, VUM)”。根据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最新数据,一种名为“Stratus”(代号XFG)的新冠变种,目前已成为英国最主要的新冠流行毒株。另外,6月18日,东英格兰地区贝德福德郡卢顿附近的M1高速公路(通往伦敦卢顿机场)发生一起单车事故和一起连环车祸,导致公路一度双向封闭。6月17日,中国驻英国贝尔法斯特总领馆发布通知,提醒领区内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注意北爱尔兰局部地区的反移民游行示威和骚乱。6月9日以来,北爱尔兰安特里姆郡巴利米纳发生一起涉移民性侵案,2名使用罗马尼亚语的青少年被控企图实施性侵,引发当地抗议集会并演变为局部骚乱,已造成60名警员受伤、至少30人被捕。据悉,示威者向警方投掷汽油弹、设置路障并焚烧建筑,警方使用水炮和塑料警棍回击,北爱首府贝尔法斯特以及安特里姆郡和伦敦德里郡多地持续动荡。6月8日,英国苏格兰地区的联合工会因与Stagecoach公交公司间的薪资争议发起巴士司机罢工,计划持续至7月21日,影响原艾尔郡(Ayrshire)、原拉纳克郡及格拉斯哥市的公交线路。6月7日,伦敦出现反政府示威,抗议者在波特兰文化宫集合后游行前往皇家骑兵卫队酒店。5月29日,伦敦希思罗机场3号航站楼因发现可疑包裹实施紧急疏散。之后,当局确认包裹安全并恢复航班运营。5月12日早些时候,伦敦地铁因电力故障一度导致多个车站关闭、线路延误。5月10日,伦敦教育工作者工会“大学和学院联盟”举行集会游行,抗议高等教育预算削减等影响高等教育人员的问题。另外,5月10日,英国反君主制组织“共和国”在伦敦、爱丁堡和卡迪夫等地举行示威,要求废除君主制。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英国政治制度稳定,但近年来首相更换频繁,政局欠缺稳定。2019年6月至2022年10月间,首相人选更换四次。2022年10月,前财政大臣苏纳克当选保守党新党首,成为英国历史上首位亚裔首相、也是英国自1812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2024年5月,为应对政绩不足招致的批评和政党内部压力,苏纳克宣布提前举行大选。2024年7月4日,其所在的执政党“保守党”遭遇惨败,在野党“工党”赢得超过半数席位,终结了保守党14年的执政。2024年7月5日,工党党首基尔·斯塔默爵士成为新一任首相,负责组阁。斯塔默政府表示,将实施大胆的变革,提出了35项法案,涉及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公共支出、工人权利和住宅的规划等。另外,英国社会治安状况虽整体可控,但近两年暴力犯罪案件明显增多,抢劫财物、持刀伤人、枪击、泼硫酸案件等时有发生;各类罢工、示威、游行等群体性事件也时有发生。2024年7月29日以来,南港持刀袭击案因起初传言与移民有关,引发极右翼组织和活动人士的全国性持续暴力骚乱,多国相继向其公民发出有关英国骚乱的旅行警告。截至2024年8月下旬,相关局势趋缓。受新冠疫情及俄乌冲突影响,英国一度陷入30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内物价持续上涨,民众不满情绪滋生。2022年4月以来,医生、司机、铁路港口工人等诸行业发起多轮全国大罢工,要求提高薪资以度过生活成本危机。目前,英国主要风险包括:示威冲突风险、工会组织运动风险、社会治安风险、潜在恐怖活动风险、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潜在政治稳定性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英国各地,尤其是首都伦敦、曼彻斯特、爱丁堡、格拉斯哥、伯明翰、利物浦、卡迪夫等中心城市,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时刻关注我驻当地使领馆的安全提示。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提高警惕,注意安全防备,随时留意当地媒体和社交媒体对各类安全事件、示威游行和疫情的最新报道,减少在少数宗派族裔聚居地、集会场所、节庆场所、宗教设施、公共广场、公共交通系统、交通枢纽、体育场馆、音乐厅、大型娱乐设施、购物中心、宾馆、酒吧等人群密集场所的逗留时间,避免前往穆斯林移民社区、难民聚居地、族群冲突区、贫民区等高危区域,避免谈论宗教、民族、社会、政治敏感话题,以免遭受恐袭或警方行动波及影响。同时,应严格遵循英国军警部门及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荷兰:
2025年6月30日,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发生绑架事件,一名女子在一家商店被两人强制带走,警方呼吁民众报告相关消息。6月29日及30日,阿姆斯特丹发生两起枪击事件。6月29日,北荷兰省卡斯特里克姆附近发生一起爆炸事件,一列火车的电气装置爆炸,导致4名乘客受伤。约650名乘客被迫疏散,火车一度停运。6月25日,一家法院裁定荷兰皇家航空公司(KLM)地勤人员的罢工活动不适当,禁止其举行。此次罢工计划由“荷兰工会联合会”(FNV)和“基督教全国工会”(CNV)发起,原定6月28日在首都阿姆斯特丹机场(AMS)举行,目的是要求政府进行新的集体劳资协议谈判并提高地勤人员薪资。6月26日,荷兰乌得勒支省费嫩达尔市一家动物饲料工厂发生火灾,当局一度封锁整个工业区。6月19日,荷兰鹿特丹港一艘停泊船只发生工业事故,致2死2伤,当局随后关闭港口数小时实施安全救援行动。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5年6月20日至22日,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活动庆祝建城750周年,高速公路A1和A5交汇处关闭、A10高速交通受到影响。6月17日,荷兰铁路公司(NS)工人在弗莱福兰省、海尔德兰省、北荷兰省和上艾瑟尔省部分地区发起为期24小时的罢工行动,对6月13日的薪资谈判失败表达诉求意见。“荷兰工会联合会”(FNV)威胁,若要求无法得到满足则发起全国大罢工。另外,5月25日,北布拉班特省布雷达市发生一起刺伤事件,致3人受伤。据悉,事发前当地发生两个团体间的冲突,警方已逮捕至少1名嫌疑人并设立警戒线。此外,5月15日,鹿特丹港Botlek工业区发生气味物质泄漏,导致一股强烈的类似煤气的气味向南扩散,波及斯派克尼瑟、泽伊兰德(Zuidland)等市,甚至传至泽兰省,多地居民收到政府发出的紧急警报。4月24日,荷兰海牙Haagse Stadspartij党在海牙集会,谴责之前为纪念威廉·奥兰治(荷兰独立战争重要人物)诞辰而举行的极右翼示威。4月5日,激进环保组织“反抗灭绝”在荷兰海牙举行抗议活动,要求结束化石燃料补贴。3月27日,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达姆广场附近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至少6人受伤。警方已逮捕乌克兰籍嫌疑人,袭击动机不明。事件曾导致阿姆斯特丹市政厅的市议会会议中断。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荷兰政局稳定,总体而言是欧洲社会治安较好的国家之一。2023年7月7日,时任首相马克·吕特宣布,因执政联盟内部就移民问题没有达成一致,联合政府决定集体辞职。2023年12月,荷兰举行议会众议院选举,由海尔特·维尔德斯领导的极右翼自由党获得众议院150个席位中的37个,首次成为众议院第一大政党。2024年5月15日,维尔德斯宣布,自由党已与自由民主人民党、新社会契约党和农民党就组建联合政府达成协议。四党在谈判中曾达成妥协,规定四党领导人未来将继续在众议院担任议员,而不会出任新政府首相或部长。2024年5月28日,前荷兰情报与安全总局局长迪克·肖夫被提名为新一任荷兰首相。2024年7月2日,荷兰内阁成员宣誓就职,迪克·肖夫正式成为荷兰新任首相,新内阁由16名部长和13名国务秘书组成。2024年6月26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发表声明,北大西洋理事会决定任命吕特为新任北约秘书长,于10月接替斯托尔滕贝格。吕特是荷兰政坛深耕14年的政治强人,其政府任上在经贸领域曾有跟随美国步伐、限制和打压中国的前例。2023年荷兰不惜损失价值数十亿欧元,限制阿斯麦光刻机对华出口。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吕特职务变化,其对华态度也会出现变化,对华政策和态度将有调整。另外,自2023年年底起,荷兰国家反恐与安全协调机构(NCTV)将荷兰全国恐怖主义风险调整至“实质威胁”(5级标准中的第4级),主要因为加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并持续回流原籍国家的荷兰公民构成威胁,此外还受加沙冲突和荷兰“侮辱古兰经”宣传画面的影响。近年来,荷兰检方和警方对荷兰网络罪犯年轻化且拥有枪支表示担忧。警方经常发现武器、弹药和爆炸物,有时还发现参与网络犯罪的未成年嫌疑人。此外,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海牙、马斯特里赫特、兰德赫拉夫等全国多地火车站、机场等人群密集场所,驾车冲撞、持刀袭击事件偶有发生,但最终警方称大部分系作案者精神原因或身体不适所致;中国公民在机场、火车站、列车上、酒店、旅游景点等遭遇偷抢骗等事件时有发生。目前,荷兰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工会组织运动风险、社会治安风险、潜在恐怖活动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荷兰各地,尤其是首都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等中心城市的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时刻关注我驻当地使领馆的安全提示。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提高警惕,注意安全防备,密切关注当地媒体对疫情、集会抗议和安全事件的跟踪报道,避免前往穆斯林移民社区、难民聚居地、族群冲突区、贫民区等敏感区域,避免谈论宗教、民族、社会、政治敏感话题,以免遭受影响。在外人员应随时留意当地媒体的最新报道,关注社交媒体各极端组织的最新动态与袭击警告。同时,应严格遵循荷兰军警部门及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主办单位: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zwgk@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41号
辽ICP备19010590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2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6786 网站举报邮箱:fxzwg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