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风险提示 | 科特迪瓦、亚美尼亚

日期: 2025-07-03 浏览量:78 来源:辽宁省贸促会 责任编辑:王月 文字大小:

科特迪瓦:

2025年6月14日,科特迪瓦民主党和非洲民主联盟(PDCI-RDA)在经济首都阿比让举行集会活动,游行前往独立选举委员会(CEI)总部,抗议政府“专制行为”。今年10月25日,科特迪瓦将举行总统大选。6月4日,科特迪瓦独立选举委员会公布总统大选的候选人最终名册,4名主要反对派领袖并未列入其中,包括科特迪瓦民主党(PDCI)主席谭天忠(Tidjane Thiam)、人民进步联盟(PPA-CI)前总统洛朗·巴博(Laurent Gbagbo)、科特迪瓦进步联盟(COJEP)主席夏尔·布莱·古德(Charles Blé Goudé)和前总理、国会议长纪尧姆·索罗(Guillaume Soro),引发该国反对派政党的强烈反应,质疑大选公正性。同时,6月6日,科特迪瓦反对党PDCI-RDA表示,对该党青年组织主席伊诺森・亚奥(Innocent Yao)因2020年总统大选相关事件被捕表示强烈关注和愤怒。据悉,亚奥面临危害国家公共安全等当局指控。PDCI-RDA则要求立即释放亚奥,认为执政党此举是政治恐吓,意在阻止其动员支持者。面对这些运动,执政党乌弗埃民主和平联盟(RHDP)淡化了反对派的诉求,称其试图拖延选举进程。科特迪瓦民主党(PDCI)也坚称,排除决定纯粹是司法性的,而非政治性的。随着总统大选临近,科特迪瓦国内政治对立和党派矛盾或进一步加剧。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5年6月15日获悉,科特迪瓦执政党乌弗埃民主和平联盟(RHDP)于6月13日至14日在马尔库里召开预备大会,最终一致决定推选现任总统瓦塔拉作为该党总统候选人参加2025年10月大选。分析指出,此次会议表明瓦塔拉在党内地位稳固,其连任竞选策略已初步成型。作为该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他最终参选与否将直接影响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另外,6月10日,科特迪瓦军事消防部门(Gspm)负责人表示,该部门日均处理约110次应急处置任务,相当于每13分钟进行一次行动。这些任务中,交通事故占比高达47%,其次是病患运输(13%)和火灾扑救(11%)。他指出,过去十年间消防处置次数增长200%,从2014年的1.3万次激增至2025年的4万次,以每年10%至15%的速度在递增。6月8日,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阿博博区警方在PK 18的Bois Sec社区开展安全行动,逮捕34名嫌疑人。警方表示,该行动是当局长期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应对当地犯罪活动增加导致安全状况恶化等问题,安抚社区居民并恢复敏感区域的治理秩序。6月6日,科特迪瓦卫生部门宣布该国爆发霍乱疫情。截至6月6日,阿比让郊区弗里迪阿科布拉特已记录45例霍乱病例,其中7例死亡。当局呼吁民众注意饮水安全并经常洗手。6月5日获悉,科特迪瓦政府表示,该国第二大城市布瓦凯(Bouaké)6月3日发生一起监狱暴力冲突事件。狱警在对囚犯进行例行搜查期间遭囚犯持器械暴力袭击并发生冲突,造成5名囚犯死亡、29人受伤(含6名狱警),警方缴获大批毒品和3枚手榴弹等违禁品。5月25日消息,科特迪瓦中部地区近期发生一起公路枪击事件,2名SOGICI公司(专门生产塑料容器)员工所驾驶的卡车在连接库伊布利(Kouibly)省和乌梅省(Oumé)的公路途中突遭不明枪手枪击,造成1死1伤。警方初步调查表示作案动机不明。分析指,近年类似公路袭击事件在科特迪瓦有所增多,尤其在一些交通不畅、监控不足的偏远路线,对货运司机和商人构成极大威胁。另外,5月12日,科特迪瓦政府表示,已启动应对雨季降雨影响的管理机制,各部门已进入警戒状态。同时,将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包括宣传活动、停止道路沿线的填土工程、清理排水渠道等。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当前,科特迪瓦政局总体稳定。2020年10月31日总统大选中,阿拉萨内·瓦塔拉以94.27%的得票率获胜,第三次当选科特迪瓦总统,任期五年;总统选举前后,反对派支持者抵制瓦塔拉的行动引发多起冲突,造成至少85人死亡、484人受伤。2020年11月11日,科特迪瓦总统与反对派代表就实现国家稳定进行对话,双方承诺将为实现国家稳定共同努力。2022年4月,瓦塔拉改组政府并任命蒂耶莫科·科内为副总统。2023年10月,瓦塔拉任命罗贝尔·伯格雷·芒贝为总理并改组政府。科特迪瓦社会治安基本可控,但偷盗、抢劫等时有发生;社会骚乱较常见,尤其是大学学生和教师团体常就教育资源、奖学金、研究经费、住宿等问题发起抗议,社会不安定因素长期存在。科特迪瓦西南部地区族际紧张关系长期存在,因土地纠纷、人口迁移、砍伐森林、干旱等问题引发的族际暴力冲突偶有发生。近年来,科特迪瓦与马里、布基纳法索接壤的北部边境地区受到周边国家不安全形势影响,且难以大面积开垦为恐怖分子提供“庇护”,地区暴力极端主义存在有抬头趋势。早在2020年5月,科特迪瓦与布基纳法索首次开展联合反恐行动(科莫行动),旨在将极端分子驱逐出边境地区。2020年6月,数十名圣战分子袭击科特迪瓦北部与布基纳法索边界附近卡弗洛(Kafolo)的安全哨所,这是自2016年3月大巴萨姆恐袭以来,科特迪瓦所遭受的第二次大规模恐袭。此次恐袭使科特迪瓦面临与基地组织有关联团体的威胁,导致其安全隐患增加,尤其是科特迪瓦与马里及布基纳法索三国边境地区。受新冠疫情及俄乌冲突影响,科特迪瓦经济发展状况不佳,近年部分地区特别是偏远路段,时有发生武装抢劫或伏击事件。目前,科特迪瓦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示威冲突风险、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社会治安风险、自然灾害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恐怖活动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科特迪瓦各地,尤其是经济首都阿比让、布瓦凯、行政首都亚穆苏克罗等中心城市的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时刻关注我驻当地使馆的安全提示。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务必提高出行警惕,避免前往边境地区;应避免夜间出行,宜选择白日结伴而行;尽量避免单独行驶偏远路线,应提前了解路况和安全信息;安装行车记录仪并保持通讯设备畅通;应谨慎或避免前往示威热点地区,避免谈论社会、政治敏感话题;中资企业应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与疫情的跟踪报道,提高警惕,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提高安保等级,注意安全防备,做好罢工与骚乱应急预案。如遇民众集会、游行示威或骚乱,首先应保障自身安全,绕行离开或必要时立即撤离;应提前购买人身和财产保险,尽可能减少因骚乱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同时,应严格遵循科特迪瓦军警部门及当地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亚美尼亚:

2025年6月6日获悉,亚美尼亚外长米尔佐扬表示,亚美尼亚未支付2024年度集安组织成员国的会费,也未向欧盟提出入盟诉求。近年来,亚美尼亚总理尼科尔·帕什尼扬(Nikol Pashinyan)数次表示将退出集安组织,指责集安组织未能在有争议的纳卡地区议题中为该国发挥应有作用,将被迫转向西方国家。早前的3月26日,亚美尼亚议会正式批准启动加入欧盟进程的法案。5月26日,亚美尼亚总理帕什尼扬在“埃里温对话2025”国际论坛上表示,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两国已就和平条约文本达成一致,谈判结束,准备签署该文件。他还表示,亚美尼亚可接受阿塞拜疆提出的相关建议,但阿塞拜疆必须确保不将纳卡地区冲突转移到亚美尼亚境内,并反对阿塞拜疆将亚美尼亚的部分领土称为“西阿塞拜疆”的说法。另外,有消息称,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两国敲定和平草案后,边境沿线的停火违规事件显著增加,当地居民称此举或为恐吓亚美尼亚的边境驻军。不过,阿塞拜疆政府一直否认亚美尼亚关于其在边境开火的报道。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5年6月20日,亚美尼亚总理尼科尔·帕什尼扬抵达伊斯坦布尔,对宿敌土耳其展开罕见访问。据亚美尼亚议会议长阿连·西蒙尼扬称,此举是迈向地区和平的“历史性”一步。亚美尼亚外交部一名官员表示,亚美尼亚与土耳其双方将讨论签署全面和平条约的努力,以及以伊冲突对地区的影响。据悉,亚美尼亚与土耳其从未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两国边界自20世纪90年代起一直关闭,土耳其还在其亲密盟友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长期冲突中支持前者。另外,6月11日,亚美尼亚格加尔库尼克县恰姆巴拉克市一栋公寓楼发生天然气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11人受伤。5月19日,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Silva Kaputikyan街附近发生一起爆炸事件,一辆混凝土搅拌车撞上天然气管道并引发爆炸,烧毁至少3辆车,之后大火被扑灭,区域交通恢复正常。另外,3月29日和4月14日,“纳卡地区居民权利保护委员会”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集会示威,就有关阿塞拜疆划界协议相关的议题表达诉求和意见,并要求释放囚犯、保护文化遗产和私人财产。自2023年5月帕什尼扬表示考虑放弃纳卡地区的主权以来,亚美尼亚国内不断涌现相关主题的政治集会和反政府抗议活动,部分活动人士因此被捕。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目前,亚美尼亚政局尚属稳定,社会治安状况总体良好,但也有违法犯罪现象发生。2018年4月,亚美尼亚改行议会制,共和党主席、卸任总统谢尔日-萨尔基相转任总理,引发反对派强烈抗议后被迫辞职。2018年5月8日,亚美尼亚议会进行新一届总理选举,抗议活动领袖帕什尼扬作为唯一候选人当选。2019年1月14日,亚美尼亚总统签署法令批准代总理帕什尼扬为新任总理。2021年6月20日,亚美尼亚举行第八届议会提前选举,帕什尼扬作为总理按法定程序于选前辞职并转任代总理,此后领导“公民协议”党赢得选举并获单独组阁权。2021年8月2日,亚美尼亚总统任命帕什尼扬为新一届政府总理。另外,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因纳卡地区归属问题长期敌对,双方虽于1994年达成协议全面停火,但武装冲突仍时有发生。2020年9月,两国爆发新一轮冲突,11月9日,亚、阿、俄三国首脑签署停火声明。2021年11月26日,三国首脑就纳卡地区问题举行会谈,同意在俄方协调下就划定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两国边界成立相关委员会。2022年4月,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两国首脑在欧洲理事会调解下会晤,并就签署和平条约问题达成协议,亚美尼亚接受阿塞拜疆提出的和平谈判五项基本原则,放弃对阿塞拜疆领土要求。此举引发亚方反对派强烈不满,国内随后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谴责总理做出让步并要求其下台。2022年5月23日,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两国分别成立相关委员会开始准备划界,但在后续推进上未取得显著进展且边境冲突不断,9月冲突一度造成150多人死亡。2023年9月,阿塞拜疆启动纳卡地区一日“反恐行动”,局势再次紧张,当地亚裔居民大规模逃离,阿塞拜疆基本掌控该区,亚美尼亚国内爆发大规模反政府集会抗议。2024年以来,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两国正式着手划界但边境交火仍冲突不断,其中9月的大规模炮击造成亚方近50名士兵死亡。2025年3月,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两国分别表示,和平协议草案文本已敲定。3月26日,亚美尼亚总理帕什尼扬明确表示,不应再推动“纳卡运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亚美尼亚一直推动达成和平协议并强调不会与阿塞拜疆重燃战火,但阿方政府态度并不热切,且该国还存在将亚方部分领土视作“西阿塞拜疆”的声音,未来两国就边境主权问题仍可能爆发冲突。目前,亚美尼亚主要风险包括:武装冲突风险、政治稳定性风险、示威冲突风险、社会治安风险、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国际关系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亚美尼亚各地,尤其是首都埃里温等各中心城市,中资企业与中方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时刻关注我驻当地使馆的安全提示。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务必提高出行警惕,避免前往边境地区,谨慎或避免前往高危敏感地区,夜间避免单独出行,适度提高驻地与随行安保等级,减少在政治集会场所、法院、议会大厦、政府与军警服务设施、民族种族混居地、宗教场所、节庆场所、露天市场、大中型公交中转枢纽、西方人经常光顾的酒店、大型购物中心、高档餐厅等人群拥挤公共场所的逗留时间,尊重当地宗教文化习俗,避免谈论政治、社会敏感话题,以免遭受影响。同时,应严格遵循亚美尼亚军警部门及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