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持续推进韧性城市建设

增进民生福祉 打造宜居家园

日期: 2025-05-23 浏览量:72 来源:阜新日报 责任编辑:李艳 文字大小:

  “改造后水质提升、水压稳定,不仅水更好喝了,就连水壶里的水垢也基本没有了。现在不光洗菜做饭,就连沏茶喝水也都直接用自来水”老旧供水管网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让海州区开源小区居民共享好水带来的好生活。

  近年来,面对城市发展新趋势、人民群众新期待,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与安全,实现高水平治理,持续通过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韧性城市,奋力谱写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城市是人民群众的家园。提高城市韧性、增强抗风险能力,既是现代城市建设管理的重大课题,也是实现人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市住建局从空间韧性、工程韧性、管理韧性和社会韧性共四个维度,系统推进韧性城市建设任务落地。仅在2024年,我市就改造老旧燃气管网101公里、供热管网128公里、供水管网98.6公里,清淘排水管线147公里。目前,通过持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我市城市“生命线”系统韧性显著提升。其中,燃气日输气能力已经突破25万立方米,供水管网漏损率7.2达到全省领先,城镇供热面积超5300万平方米。这些扎实成果为阜新应对极端天气、保障民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让韧性城市建设的温度在大街小巷、地上地下的无数个细节处悄然流淌。

  韧性城市造就美好生活,韧性城市建设需要持续加力加速推进。2025年,我市成立韧性城市建设突破行动前线指挥部,形成跨部门协同联动顶层设计框架,深度聚焦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掀开韧性城市建设新一页。按照计划,今年我市将把“城市体检”摆在突出位置,围绕韧性城市建设目标,构建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四维一体”体检评估体系,诊断城市发展短板,为“十四五”规划收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开展地下管网“健康码”管理,运用热成像和声波探测技术排查1200公里管网结构性缺陷。开展五大类共41项城市部件普查,全部录入城市运管服系统,并应用大数据模型,实施AI智慧化管理。完成《阜新市城市韧性发展专项规划》编制,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制定详细项目清单,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今年,更多市民将从韧性城市建设中直接受益、收获红利。按照计划,我市将改造全部9.7公里老旧球墨铸铁燃气管道,彻底消除此类管道安全隐患。改造老旧材质给水管网40公里,降低漏损率至7.2%以下,保持全省领先。改造中心城区排水管网25公里,提升雨污分流率至48%,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此外,还将对15年以上老旧电梯实施改造,让居民上上下下更安全、更安心。

  韧性城市建设,在一点一滴中增进每位市民的切身福祉。当城市更新行动与韧性理念深度融合,这座城市的每一次脉动,都向着更安全、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方向坚定迈进。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