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区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春夏之交,生机无限。海州区中华路小学教室内,学生们认真聆听受邀入校专业人士讲授天文知识,萌发科技梦想;海州区平北小学新建教学楼中,学生们置身宽敞明亮的学习空间,遨游知识海洋;市第五中学操场上,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踢足球,盘带、过人、射门一气呵成,收获运动健康……这些场景共同勾勒出海州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海州区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锚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全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速推进学校特色办学,全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用心谱写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教育蝶变篇章,用力奏响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教育惠民乐章。
10年之前,一个年级2个班,每班学生20人出头;10年之后,一个年级4个班,每班学生翻一番。10年之间,除了位置,变了一切。这一切变化,发生在海州区中华路小学南校区——曾经的滨河路小学。变化的原点,是组建中华路小学教育集团。依托集团化科学体系,优质带动、资源共享,先进的教育思想、管理理念、办学经验在中华路小学教育集团3个校区传播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吸引众多片内学生“回流”。中华路小学教育集团办学典型案例已成全省标杆。
做优做强教育,硬件条件是先决基础。海州区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摆在首位,持续缩小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差距。加快中心学校扩容增位,精细化解决中心区域人口集中流入所带来的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精准做好学龄人口变化前瞻性研究,进一步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结合校舍安全改造工程,维修改造老旧校舍和操场,推动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完善各学校功能室建设,维修更新设备设施,加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满足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需要。中华路小学东、西校区操场及市第十一中学体育馆维修改造等均为其中亮点工程。构建组团共建、协同发展新机制,以初中带动小学、城区学校带动偏远和农村学校方式,推动学校共建、协同发展。
唯有特色办学,才能培养出特色人才。海州区扎实推进学校特色办学,推动每一所学校实现校园文化内涵式发展,扎实提高教育质效和育人水平。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动中小学开齐开好思政课程。大力开展“两课、两操、一活动”,举办海州区中小学生足球赛、篮球赛,深度践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鼓励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以特色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办学发展。开发具有阜新、海州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探索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特色办学路径。此外,举办学生社团文化节活动,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搭建展示平台。其中,中华路小学啦啦操校队在全国啦啦操俱乐部联赛和冠军赛中屡创佳绩,摘得多项冠军。积极探索数字学校建设,推进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进程,实现偏远学校与名校同步教学、交互式网络教研及全区大型培训的视频互动,确保优质资源共享。
教书育人,教师为本。海州区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义务教育过硬主力军。通过开展全方位、大规模的培训,提升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围绕增强理想信念和恪守职业道德等专题,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学习研讨、演讲比赛等活动,形成“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的思想氛围,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合理调配教师资源,探索岗位轮换、顶岗教学、下乡支教等多样化交流方式,逐步实现优秀师资城乡双向流动。
海州区生机无限的教育图景,正在生动诠释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深刻内涵。初心如磐,航向如一。教育,这张海州名片,必将更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