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深入实施‘双十行动’奋力跑出决战决胜‘加速度’”主题系列第十六场新闻发布会

创新引领促发展 优化机制提效能

日期: 2025-05-20 浏览量:28 来源:阜新日报 责任编辑:李艳 文字大小:

  5月19日,我市召开“深入实施‘双十行动’奋力跑出决战决胜‘加速度’”主题系列第十六场新闻发布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突破行动前线指挥部作主旨发布,市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委、市生态环境局回答记者提问。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突破行动前线指挥部表示,将持续把工作中探索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果及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确保各项制度机制始终保持鲜活生命力、创造力、执行力,为“十四五”圆满收官、三年行动决战决胜奠定制度基础、贡献革命力量。一是坚持高标定位,注重引领性。始终坚持理旧账补短板、防风险守底线、打基础利长远,以制度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2024年,对全市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进行系统梳理,三年来全市累计形成了文体康旅融合、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等55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丰富和拓展了制度内容、优化了制度结构、完善了制度体系,为全面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突破行动奠定了基础。二是坚持系统集成,注重基础性。全面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突破行动,将制度建设贯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守正创新,建立贯彻落实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工作机制,制定《阜新市工作机制和运行体系导引》,推动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分别建立具体工作机制,努力在全市构建一套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符合阜新转型振兴实际的“1+100+N”制度体系。目前,按照序时进度,市级层面的《阜新市工作机制和运行体系导引》初稿已完成,正着手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践性。我市导引从理论研究与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与实践探索、守正与创新、当前与长远“四对关系”入手,既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又着眼当前我市制度建设短板弱项,特别是浓墨重彩推出我市“三调度”工作机制、“四式”工作机制和“六位一体”问效机制等工作机制,以及“厚道阜新·心中有你”等创新品牌,既考虑全局性、战略性顶层设计,又鼓励基层探索性、创新性实践,注重制度机制创新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市市场监管局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要全面做好理旧账补短板、防风险守底线、打基础利长远工作,研究制定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一是提升认知,强化定位。市场监管部门一头连着百姓,一头连着经营主体,既要守住民生底线,又要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二是系统梳理,持续攻坚。明确“质量、活力、安全、风纪”4个方面、21项重点工作任务、109个工作目标,力求通过主动服务、精准监管,补短板、强弱项,创先争优。三是广泛征询,凝聚共识。充分征求意见,找准在全省的定位。四是配套机制,保障落实。建立周一例会调度制度,相继制定出台6项创新举措,作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有效保障。

  市卫健委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2023年5月,我市成功入选全国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市(辽宁省仅2市入选),随即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资源下沉”联动机制,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阜新样板”。目前工作进展情况:一是下沉医疗资源惠民生。通过与基层共建病房,打造“用一级医院的价格、享受三级医院的服务”就医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看病难题。二是搭建共享平台降成本。龙头医院利用设备与技术优势,为成员单位开展50余次消毒灭菌服务;搭建远程心电、影像诊断平台,构建起“上联国内名院、下通基层医院”的会诊体系。三是创新服务模式暖民心。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采取“预约下单、上门服务”方式,为孕产妇、高龄及失能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精准护理。

  市生态环境局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市在生态文明机制体制建设和环境治理能力提升方面,主要形成以下经验做法:一是清单化完善环境管理责任体系。明确各部门责任,构建跨部门协同、多领域合作、权责明晰、联动高效的环境治理格局。二是项目化推动美丽阜新建设。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推进海州露天矿等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系统实施“全域苗圃化”、“水润阜新”、“灌连工程”、“三河源”治理等工程。三是制度化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落实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创新建立“四书同达”工作制度,实现政策精准直达。四是市场化探索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提升新能源占比。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