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踏着春天的脚步,3月17日,阜新市2025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盛大启幕,一场关乎全年发展走向的“关键战役”就此打响。全市上下聚焦项目建设主赛场,剑指一季度“开门红”,谋局全年高质量发展。
从昔日资源型城市艰难转型,到如今产业格局焕然一新,阜新作为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成功实现“绿色转身”,成为辽宁省重要新能源产业基地。截至2024年末,全市煤炭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从转型初期的33.4%降至1.9%以下,新能源、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接续替代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接近75%,产业结构已发生根本性转变。
项目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保障,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我市坚持强化科技创新、推动数字化融合、因地制宜发展的总方向,抢抓政策机遇,着眼补齐城市更新和生态、水利、农业等基础设施短板,特别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以此带动制造业发展,积极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持续激发发展活力。近年来,我市每年投入5000万元助力产业升级与设备更新,累计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32个,拉动投资增长10.3个百分点。
今年,“十四五”规划迎来收官,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打响决胜战,“十五五”规划将谋篇布局。我市继续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铆足干劲、瞄准目标,集中精力推动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切实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我市计划建设项目472个,总投资915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322个、计划总投资558亿元,续建项目150个、计划总投资357亿元。
开年以来,我市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奋进姿态,全力推进项目开复工建设。一季度计划在建项目208个(新开工项目62个、续建项目146个),总投资537.7亿元,一季度计划完成投资53.4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首季“开门红”。
为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我市坚持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扛牢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以重大工程为抓项目、促投资工作的总抓手、指挥棒,不断增强民生福祉。2023年,全市11个省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当年完成投资33亿元。2024年,建设10个省级重点项目,当年实现投资54.2亿元。2025年,推进19个省级重点项目,是近年来最多的一次,其中,恒久安泰全钒液流系列产品、绿电智算中心、40万千瓦储能电站、省道阜锦线改移工程等项目,将在用地、规划和资金等要素保障上争取省级部门更大支持。
与此同时,我市加强与中央企业对接沟通交流,深化拓展合作,共同谱写央地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共赢发展新篇章。成功举办央企进阜新活动,与央企签约重大项目9个,总投资159亿元。与国电投东北公司共建“火电+新能源+供热”融合能源基地,推动100万千瓦风力发电和70万千瓦火力发电项目“风火联营”。借助国家支持煤电项目原址扩建政策,央地共同谋划2台35万千瓦超临界水冷火电机组,2024年,被省发改委将其排在全省火电项目首位予以实施。仅用半年完成了项目核准,在全省火电项目前期推进工作中效率最高。积极对接国家管网集团谋划义县——阜新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作为“十四五”国家油气重大战略工程“国家管网集团长春——石家庄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八条支线之一,已与干线工程同期上报国家发改委并取得核准,计划2025年底开工,由国家管网集团全额投资,于2026年10月与干线项目同步建成通气。市政府与中国联通辽宁省分公司签订绿电智算中心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推进阜新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积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良好的发展得益于优质的服务保障。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紧盯时间节点,加大推进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全力以赴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1月10日,市政府召开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年投资项目建设重点任务,压实市、县两级项目主体责任,明确推进项目建设总体思路,指明工作方向,形成“市级统筹、部门联动、县区落实”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成立项目调度推进专班,实行周调度、月总结制度,加细加密项目调度频次,压实项目投资。采取“一线工作法”,下基层、跑现场,深入实地服务指导项目做好开复工准备,协调市、县部门共同解决制约项目推进的堵点难点问题;推进项目复工能早则早、开工能快则快,彰显项目建设“加速度”。截至3月初,计划新落地项目中已开工41个,国电投融合能源基地、富胜30万千瓦风电两个重大新能源产业项目于2月底提前开工,恒久安泰全钒液流系列产品、建兴金属岩棉生产、万达铸铝壳体研制等优势产业项目按期开工,高标准农田、众辉农药原药、凯森盟特种氟树脂等项目“冬季不停工”,抢抓实物工作量,东升精机制冷设备等续建项目陆续复工,全面吹响项目建设开复工“冲锋号”。
同时,我市严格落实上级资金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制度,依托财政、发改等部门联合督导机制,动态监控资金拨付与工程进度匹配度,协调加快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进度,推动上级资金项目形成更多有效投资。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锚定首季目标,持续深化调度服务,推动未开工项目应开尽开、在建项目提速放量,以高质量项目建设助力经济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