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生效实施三周年 区域合作更紧密

日期: 2025-01-23 浏览量:172 来源:辽宁省贸促会 责任编辑:王月 文字大小:

2025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迎来生效实施三周年。作为全球参与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有效激发地区合作活力,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为成员国带来市场机遇,提振了国际社会对多边主义的信心。

持续释放制度红利,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

过去,一束产自云南的鲜花,要出口到国外市场,途中可能因为通关时间过长而产生枯萎或者腐败等问题,花卉企业不得不承受损失;如今,得益于RCEP的6小时内通关政策,鲜花等易腐产品最快可以在两到三个小时内完成出口手续,快速送达RCEP成员国市场,货物运转效率显著提升,产品损耗率大大降低。云南花卉企业感受到的这一变化,正是RCEP释放的诸多红利之一。

2020年11月15日,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共同签署RCEP,并推动协定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3年来,在地缘冲突加剧、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RCEP持续释放关税减免、通关简化、贸易投资便利化等制度红利,强化区域的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极大地促进了区域贸易和投资机会。

“RCEP实施3年来,为成员国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准入、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更稳定的经济联系,显著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关税减免方面,根据协定,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这有助于区域内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降低成本、获得切实利益;贸易方面,2022年RCEP区域内进出口分别同比增长7%和10%,2023年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合计进出口12.6万亿元,较协定生效前的2021年增长5.3%;投资方面,RCEP引入“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制度,较原东盟“10+1”自贸协定显著扩大了开放范围;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方面,RCEP区域内中间品贸易占贸易总额比重由2021年的约64.5%上升至2022年的约65%,在2023年全球贸易普遍下滑的背景下,RCEP区域中间品贸易占比反升至约66%,展示出较高的稳定性。

企业和消费者是最直接的受益者。RCEP实施3年来,区域内企业的进口成本降低了,出口机遇增多了,消费者则享受到了更加丰富、优质、实惠、便捷的购物体验。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萨辛管理学院副教授猜蓬·蓬帕尼表示,东盟国家和中国产业互补,RCEP的实施为区域内的企业带来巨大市场机遇。以泰国为例,随着榴莲、芒果等热带水果更便捷地进入中国市场,泰国果农持续受益,而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积极布局泰国市场,带来先进技术,促进当地就业,助力泰国形成更完整的电动车产业链。RCEP的实施使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协作更加紧密。

“RCEP实施3年来,有效激活了区域经济活力。例如,在RCEP框架下,各成员国简化通关手续,提高物流效率,让保鲜需求较高的农产品等快速进入市场;有了原产地证书,RCEP成员国之间可以享受关税减让等优惠政策,实现互惠互利;RCEP协议还引入投资促进、投资保护、投资便利化与自由化等议题,成员国均采取负面清单的开放模式,为企业相互投资合作提供了更大的平台。”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刘阿明认为,3年来,RCEP不仅为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推动区域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符合各方预期。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