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04-26 浏览量:81 来源:阜新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刘冬梅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马铁军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多元促进农业绿色环保推动农村低碳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农业绿色环保工作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我市秉承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深入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体系建设,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前提,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加大绿色技术集成推广,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节约集约利用,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绿色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生态化水平。
一、大力推行农业绿色发展方式。
我市持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启动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强化技术集成,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推广实施统一的绿色产品评价方法、评价标准清单和认证目录,鼓励企业积极主动申报认证绿色产品,截止到目前,全市共有有效绿色食品证书66个,企业25家。培育重点龙头企业9个。持续提升阜新花生、阜新小米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影响力和知名度,新增“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继续实施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化,2023年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5%,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达到41%。严格执行新版兽药标准,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分类监管,创建2个化肥减量增效试点县。加快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彰武县获评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新突破
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新建、改造“四好农村路”398.4公里。建设农村供水工程75处,惠及8.5万人。62个村列入省级美丽宜居村创建名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位列全省第一方阵,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增长15.9%。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扶持村26个,经营收入突破5万元的村占比超过70%,突破30万元的村增加12个。阜新县获批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彰武县获评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阿尔乡镇、大冷镇大庙村、长营子镇七家子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三、积极打造“零碳”村镇
我市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北方冬季清洁取暖项目,我市因地制宜推广了一批秸秆打捆直燃供暖、生物质成型燃料火事取暖、太阳能利用等技术模式。开展、探索、总结成型燃料低成本生产与清洁燃烧等关键技术,强化“煤改电、煤改生物质”技术支撑,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推广应用。打造了一批农村能源多能互补、清洁供暖示范村,积极争取低碳村镇项目。按照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积极申报“零碳”村镇以及生态农场项目。
四、节水农业发展得到进一步推进
关于通过建设水利设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质的工作。"十四五"期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3.2亿立方米以下,地下水用水总量控制为1.9亿立方米以内,我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农业农村层面不断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情况为:2019年至2023年,全市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71.25万亩,总投资达到22.41亿元,我市按照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要求、不同农田区域制约粮食生产主要因素和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开展了土地平整工程、土壤改良工程、灌溉和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等六大项工程措施,其中,新建农用井7280座,疏浚沟渠253.96公里,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28.12万亩,通过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改变了原有的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实现了节水高效,据测算,年节水量达1137.44万立方米,灌溉水利用率提高约10%。2024年,我市将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并结合项目区地块水源状况实际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预计实施高效节水灌溉3万亩,同时将编制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方案,继续因地制宜扩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规模,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质。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粮食安全首要担当。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0万亩以上,推广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5万亩,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实施玉米、大豆绿色高产高效行动38万亩,巩固、扩大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0亿斤以上。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以上。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5个以上。
(二)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持续开展“三带四园五基地”建设。全力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新建设施农业1万亩。新建、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0个以上。持续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进小粒花生、良种奶牛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培育重点龙头企业8个以上。持续提升阜新花生、阜新小米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影响力和知名度,新增“两品一标”“名特优新”农产品7个以上。
(三)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开展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作业路、农田防护林网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广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恢复和培育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养分健康循环通道。建设高标准农田25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246万亩。
(四)稳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巩固农村环境净化整治成果,对农村垃圾、污水、畜禽粪便、村容村貌等重点领域开展常态化治理,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45个。持续开展“两镇三村”创建行动,打造乡村建设样板。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铺设农村供水管网140公里,新建改造“四好农村路”200公里。培育高素质农民1000人次。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等重点项目,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五)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按下发的下步市水利局将强化水利、生态、自然资源、住建、农业农村等各部门协作,按市政府统一部署开展全域涵养地下水行动,通过"水润阜新"等一系列项目实施,逐步推进水生态改善,同时统筹推进灌排骨干工程建设与高标准农田灌排体系建设,结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饮用水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推广农业节水技术,进一步提高用水效率。
(六)推动县域经济实现新突破。加快县域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促进阜、彰两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县城功能品质提升,加强产业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争创省级工业强县、特色农业县、生态旅游县,阜、彰两县力争经济总量在全省实现晋级升位。
(七)发展绿色养殖业打造牛羊驴肉产品绿色品牌。依托农牧交错带天然资源优势,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区,以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以草原保护利用奖补、肉牛增量提质、粮改饲、奶牛产业集群等项目为促动,支持养殖场改造升级,提高标准化养殖整体水平。针对牛羊驴等草食家畜特点,健全完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标准,加大技术创新,开发适销对路的牛羊驴肉产品,打造绿色品牌。
(八)建立全产业链模式。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有实力、带动能力强的行业领军企业,建立全产业链模式。鼓励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饲料加工企业建设饲草料基地、养殖基地,再发展包括物流、技术研发与服务等方面的畜牧服务业,推进畜牧业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阜新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4月26日
主办单位: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zwgk@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41号
辽ICP备19010590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2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6786 网站举报邮箱:fxzwg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