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第十六中学备课细则

日期: 2023-07-24 浏览量:122 来源:阜新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汪雨冲 文字大小:

一、个人备课

学校在每学期末统筹安排布置下一学期备课工作,安排个人备课。各学科备课组长负责本学科备课任务的具体分配,教师按要求在假期完成个人所承担的备课任务,制作课件和教案。

二、集体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能够使备课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深入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制定最佳教学方案。

(一)集体备课安排

1、时间

以课表总规定为准。

2、参加人员

各教研组全体任课教师。

3、组织

教研组成员要按规定时间到二楼西录课室参加集体备课,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共同负责。主备老师(上次集体备课安排的)要将预习提纲、课件、教案等内容提前发给组内其他成员。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负责主持,并填写集体备课记录单,参加人员要在记录单上签到。备课记录单由教务处统一收取存档、备查。

(二)集体备课内容

1、研讨教学内容

研讨下一周教学内容,按上次备课计划分工,由主备人对自己所负责的教学内容、制定的预习提纲、课件做中心发言,要指出本部分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讲出自己对预习提纲的设计、题目选编的意图,提出突破难点的方法,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法,课堂教学环节的实施办法。其他老师做补充,提出修改意见,形成预习提纲、课件、教案。

做到:

1)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每一节课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预习提纲,统一当堂检测题。

(2)一节课的学习任务不宜过多,以3—5个为宜,要具有层次性,以减少“陪读生”。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效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有难度),充分尊重教材中设计的问题和习题。

3)预设好小组交流、展示活动。

4)设计当堂检测题,要典型、适度和适量,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学习上可能存在的问题。

2、制定教学计划

制定下一周的计划,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课时数将任务分配给老师。领到任务的老师在下周集体备课前,根据领到的课题设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编写预习提纲,制作课件、教案。

3、教学反思

主要反思教的如何、学的如何,认真总结成功与不足,并能科学地提出改进措施。形成电子文档

1)教学反思可以是个人反思或集体反思。

2)反思应对经验与问题分析准确,有理性认识。

3)总结成功与不足,制定改进措施。措施要有理论根据。

(三)   集体备课要求

备课组要统一思想,充分相信学生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养鱼,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1要以“给学生设计怎样的学习任务”为出发点,而不能以“我怎么讲清楚”为出发点。

2、教师备课的关键是确定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设计学习任务。

3、坚持“五让”原则: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4、注重作业及当堂训练的设置,强调有效,避免机械重复。

5、备课组长要及时把集体备课确定的课件和预习提纲及教案发到组内邮箱并存储到学校指定地点。

三、课前复案

1、备内容

结合教材把确定好的预习提纲、课件及教案再通备一遍,备内容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备一题多法,一法多题,归纳知识,总结规律。

2、备学生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预测课堂将会出现的问题,设计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内互助、组组竞争的调控方案。

3、要求

课前教师一定要复案。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