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生态环境局全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日期: 2022-09-05 浏览量:443 来源:阜新市生态环境局 责任编辑:刘冬梅 文字大小:

当前阜新市正值举全市之力创建“两个示范市”的关键攻坚期,经济社会发展由高速增长逐步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这不仅要求持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环境”,不断持续改善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更需要进一步优化市场发展的营商环境阜新市生态环境对标省市先进标准和工作要求,力争“环境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

1.优化政务环境方面。一是严格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利用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办理事项受理,提高网办率和实办率,积极利用政务服务网开展“好差评”评价工作,自觉开展办事指南信息维护。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通过“不见面”审批和“最多跑一次”等方式不断推进“一网通办”深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二是不断提高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根据《生态环境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程序规定》等文件规定,坚持依法依规、科学决策、公开公正、便民高效为原则,压缩审批时限至法定时限的二分之一;三是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执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和容缺受理制度。保障群众满意度的同时,消除影响项目落地的“痛点”、“堵点”。

2.优化市场环境方面。一是建立“清”“亲”政企关系。加强项目服务水平,拓宽政企沟通渠道,建立与大金重工、中科盛联、新睿环保等重点企业的良性互动,积极解决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困难。积极协助煤化工园区包装项目,向上争取资金建设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完善化工园区监测体系建设。二是助力重大项目落地。对于重大重点项目市、区两级成立建设项目服务工作专班,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全程指导,前置服务环节,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管家式、专家型全程服务。指导建设单位优化选址选线、生产工艺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和个性化指导,让企业少走弯路、回头路。三是落实助企纾困政策。确立重污染天气生产调控白名单企业和微涉气企业,采取自主减排措施,精准实施调控措施,合理引导企业陆续复工复产,最大程度降低企业损失。

3.优化监管环境方面。生态环境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阜新市生态环境局时刻将百姓福祉作为监管工作核心,加强重点领域环境管理。一是以群众信访为线索,解决百姓急难愁盼的难点问题。2022年重点推进大金重工喷漆工艺搬迁入园工作,从源头上解决了百姓的根本诉求。二是更新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大力推进砖瓦窑企业等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设备安装联网工作。实现污染物实时监控预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革新和升级改造,提升污染防治效率和环境管理水平。三是实行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根据《阜新市生态环境局监督执法正面清单标准(试行)》,针对企业信用等级、污染程度、守法记录等情况,开展差异化、非现场执法监管,减轻企业检查负担,将有限的执法资源集中,做到精准监管,提升执法效能。

4.优化法制环境方面。一是先后多次组织排污许可平台、固体废物监管系统、项目管家等培训会议,印发《新邱区砖瓦企业环境管理实用手册》、特殊时段空气质量保障环保知识小贴士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课件等;二是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绩效分级管理,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度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企业绩效评级和减排清单更新相关工作的通知》,组织全区符合条件升为C级或引领性企业绩效等级的企业提交绩效评级申报材料,其中3家砖厂通过省市级审核,成为阜新市首批升级绩效引领的砖瓦企业。充分突出科学治污和精准治污原则,有效提升了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和污染防治能力。

总之,阜新市生态环境局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科学决策、助力企业发展。下一步,阜新市生态环境局将进一步激励担当作为、协同增效抓落实,坚持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工作落实,为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