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在我市落地一年取得实效“加减”并重推进 助学生健康成长
洗衣服、做饭菜,再来一次从预算到采买的全流程超市购物体验......
今年暑假期间,市第十三中学学生纷纷自主完成纸面以外的特色家庭作业,掌握新的生活本领,实现校外能力提升,度过一个更加多姿多彩的暑假。
这是我市“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缩影之一、成果之一、广大学生和家长满意的落点之一。“双减”落地一年来,我市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部署和要求,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努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取得扎实成果,收获学生家长满意。
压实责任 全面落实
为高效推进“双减”工作,我市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综合协调、校内“三提高”、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等共9个工作组,形成全市工作“一盘棋”。同时,我市科学精准制定《阜新市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工作方案》等各有关文件。市级各部门迅速行动,严格对照通知等要求,逐项进行对照认领,分类制订工作方案,启动本领域的“双减”工作。我市督促两县五区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各县区按照“一县(区)一案”制订“双减”工作方案。加强“双减”工作指导和政策解读,确保各县区精准执行政策。
为了强化督查、推进工作,我市制定《阜新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督查工作方案》,组建7个督查组,比照省督查标准对各县区开展专项督查。要求各县区、各部门均要认真组织排查,分类建立台账,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坚决杜绝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寒暑假开展培训,严厉打击未经许可开展培训的行为。
校内提高 普惠学生
在“双减”工作中,我市坚持突出重点,强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做好“双减”,关键是在校内。我市全面加强校内教育教学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在作业管理、课后服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抓好“三提高”,让学生在校内“吃饱吃好”。
我市先后印发26个减负系列文件,全面规范校内减负的各项工作。为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我市健全作业管理机制,“一校一案”制定作业管理办法,加强作业设计、作业统筹、作业批改辅导,强化作业“质”与“量”的过程性监控。实施典型引路,评选阜蒙县实验小学等10所学校为“全市中小学作业管理典型学校”,召开“全市中小学作业管理工作现场会”,促进全市中小学作业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在提高课后服务水平上,我市“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方案,健全完善“学段延伸+时段延展+内容拓展”全环节服务、“制度建设+安全管控+公开考评”规范化推进、“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立体式保障三大机制。全市128所义务教育学校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采取引入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优质第三方等措施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全市共有2076个兴趣社团课程,积极打造“素质教育第二课堂”。实施先行试点,创新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全市共有58个学校及其他场所为学生提供托管服务,参与学生2151人,参与教师及其他人员367人,从而有效化解了双职工家庭暑期看护孩子难的问题。
我市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做到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实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课程刚性化管理,狠抓幼小衔接,全面落实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把掌握学科课程标准、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提高学生作业的设计质量作为主要内容,培训义务教育阶段教师23635人次,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义务教育阶段9619名学科教师全员参与,有效夯实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实施“骨干教师梯队建设321工程”,评选一梯队10人、二梯队76人、三梯队387人,他们在校内“双减”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此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工程,组织城区38所优质学校对口帮扶农村48所薄弱学校,重点以管理帮扶、教学帮扶、教师帮扶带动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年开展89次帮扶活动,农村学校办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农村学生普遍受益。
家校协作 共促成长
为推进“双减”工作,我市密切家校协作,健全家校共育机制,积极向家长宣传引导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有效落实“双减”各项政策。开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问卷调查,全市共有83所中小学的35895名学生、25908名家长、7092名教师参与活动,广泛征求学生、家长意见,印发了《“双减”之下,做智慧家长》致家长一封信,进一步明确“双减”之下家长的责任,引导家长们科学教育孩子、降低“教育焦虑”,避免出现学校“减负”,家庭“增负”现象。
在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方面,我市同样下功夫、出实招,收获良好成效。在“双减”落地初始阶段,2021年暑期,我市即迅速启动专项整治工作,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市县(区)两级分别成立工作专班,联动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各县区按属地原则,对全市范围内未经许可开展培训的机构进行地毯式排查,分类建立工作台账,研究处置办法,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全市累计排查未经许可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271家,取缔264家。此外,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严控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时间。全市共16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暑期全部按要求停课,并在各停课机构张贴“暑期已停课”的标识,公告投诉举报电话,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今年暑期,我市积极部署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要求各县区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协调机制作用,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严打“隐形变异”等违规培训行为。我市将“隐形变异”培训查处摆在暑期校外培训治理工作的突出位置,严肃查处以“自习室”“看护班”“教育咨询”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行为,严厉打击以“一对一”家政服务等个人名义开展违规培训行为,在预防、发现、查处等多方面采取有效举措,务求取得新的更大实效。
自“双减”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双减”工作经验做法和亮点工作被教育部监管司19次刊登在《“双减”改革每日快报》、2次刊登《“双减”改革各地动态》上,特别是太平区“双边技防”被教育部办公厅作为第二批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全国仅10个省份入列。海州区教育和文化旅游局被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