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彰武沙化土地综合治理 探索“光伏+治沙”新模式

日期: 2022-08-01 浏览量:789 来源:能源一科 责任编辑:李艳 文字大小:

  一、光伏治沙背景意义

  彰武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地区、科尔沁南缘,是科尔沁沙地南侵的咽喉要路,是全省荒漠化最严重的县份,是辽宁省最大的“沙窝子”。多年来,在彰武北部与内蒙古相邻的7个乡镇形成了东西长50公里、南北宽15公里的以流动、半流动沙丘为主的沙荒区130万亩,加之柳河从科尔沁沙地将大量流沙带入境内,导致河床升高、河道加宽,形成了40万亩的风沙带,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传统依靠动员广大群众植树种草,不但投入大、收益低、耗时长,且单纯依靠政府投入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导致荒漠化治理步伐缓慢。

  彰武县结合实际,经过深入研究和实地勘察,围绕建设“辽宁光伏+生态产业大型综合示范基地”的目标,因地制宜探索“光伏+”新模式,充分利用彰武太阳能资源和土地资源优势,建设大型集中式“光伏+”基地项目,采取“光伏+生态治理”、“光伏+旅游”、农/林/牧光互补等开发模式,实现新能源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持续巩固生态修复成果,全面构筑辽宁中部城市群生态屏障安全,走出一条生态修复、荒漠化治理、光伏发电、农民受益、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多赢道路。

  二、治沙光伏示范项目进展情况

  自项目谋划启动以来,省政协、省发改委、省林草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及国电辽宁省分公司等省直有关部门对彰武县北部荒漠化乡镇实地考察,并召开座谈会,省直有关部门对“光伏+治沙”实施方案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性意见。7月5日,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辽宁省2022年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明确支持我市50万千瓦治沙光伏示范项目指标,市发改委将按照省建设方案有关要求,竞争优选项目业主,加快推进治沙光伏示范项目尽早落地建设。同时,彰武县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土地流转,组织省生态、自然资源、农业等领域专家研究探讨光伏板下农业适宜种植品种,开展试验性种植等工作。

  三、下步打算

  为扎实推进“辽宁光伏+生态产业大型综合示范基地”建设,近期将正式启动5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竞争优选工作,竞选出综合实力强的企业集中开发建设。同时与省电力部门做好对接,科学规划送出线路工程建设,解决好项目电力接入问题。全力推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先行打造“光伏+治沙”示范项目样板工程,尽快形成初期示范效应。未来阜新将立体化利用荒漠化土地空间,推进生态治理,打造百万千瓦“光伏+示范基地”,形成光伏治沙碳中和模式,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互补的生态循环经济。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