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场局全员参与助企纾困 全力保障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

日期: 2022-07-25 浏览量:499 来源:阜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任编辑:刘冬梅 文字大小:

  今年以来,市市场局把“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牢固树立“人民至上,执法为民”的理念,着力发挥职能作用,全员参与,为企纾困,助企发展,用心、用情、用劲帮助市场主体克服疫情影响,摆脱困境,渡过难关,受到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一致好评。

  一、出台助企纾困“十条新政”,为保市场主体注入源头活水

  市场监管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距离市场主体最近的一个政府职能部门。今年以来,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多发频发影响,经济运行压力增大,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处境艰难,经营困难增多,就业形势严峻复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稳经济大盘,保民生、保就业、保市场主体一揽子政策措施,市市场局制定印发了《市市场监管局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十条举措》,涵盖了市场准入、助企融资、涉企收费、质量管理、重点行业扶持、信用体系建设等十个方面,为市场主体发展打通堵点难点断点,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今年以来,通过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一网通办”、住所登记申报承诺制等改革举措,全面优化审批流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深入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共推送市场主体信息12876条,涉及市场主体6736户;全面实行住所登记申报承诺制,支持“一照多址”、“一址多照”,住宅商用、集群注册等企业开办经营模式,惠及各类市场主6463户;在药品零售行业创新推行“一业一证”审批模式,推行“多证合一”、“一企一证”,缩短审批时限,办理综合许可证13户;拓展“一网通办”平台功能,全市通过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新设市场主体9544户,占同期新设总量的96%;在受疫情影响冲击较大的情况下,我市新增市场主体不降反升。截至6月末,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83416户,同比增长8.2%;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2496户,同比增长3.8%。

  二、开展“走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活动”,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市市场局不断强化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率先开展了“走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活动”。市局每名领导班子走访帮扶3户市场主体,其他干部走访帮扶1户市场主体。为此,市市场局编纂了《走进市场主体政策宣讲汇编》,《辽宁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帮扶力度的政策措施》、《辽宁省减轻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负担的若干措施》等系列帮扶政策进行宣传讲解。同时,将辽宁省小微企业名录系统登录二维码和“百亿送贷行动”邮储银行线上贷款营销二维码印制在《汇编》上,便于市场主体查询了解国家、省、市优惠政策。

  为了更好地帮助市场主体解决实际问题,市市场局建立了“走访名录台账”,详细了解市场主体停业复产、享受政策、困难诉求等情况,对其“急难愁盼”问题进行收集和整理。6月12日上午,市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争红亲自率队走访阜新华彩印务纸业有限公司等3户企业,送政策、送服务、解民情、解民忧。走进生产车间,与企业负责人交谈,询问企业享受税费支持、房租减免、稳岗就业、金融支持等情况,并现场协调相关部门,为企业咨询办证手续和所需材料,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截至目前,全市市场监管系统748名干部,走访市场主体852户,梳理存在的共性问题九方面567条,帮助解决困难问题120余件。引导“个转企”321户,为1594户市场主体融资3.26亿元。

  三、建立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帮扶市场主体长效机制

  个体工商户作为总量占比最大的一类市场主体,对于繁荣经济、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加强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促进全市个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市市场局联合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11个部门建立了阜新市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从加大政策扶持、实施专项帮扶、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完善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等五个方面,着力推进落实具体帮扶工作任务。

  通过落实扶持个体工商户政策清单、建立落实扶持政策月度统计工作制度、协调相关部门解决难点堵点问题等多种方式,确保减税降费、融资支持、维护权益、稳岗就业等扶持政策真正惠及个体工商户,形成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工作合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下一步,市市场局将持续巩固“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工作,将其列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创新工作方式,延伸服务触角,扶上马,送一程,让市场主体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同心协力,走出困境,共同抗“疫”,发展壮大。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