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1-04-09 浏览量:414 来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阜新市工作协调组 责任编辑:杨振宇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我们现在所在位置就是曾经的尾矿库和排岩场,经过一年半的生态修复治理,如今已是绿树满坡、鲜花遍野!”4月8日上午,望着昔日排岩场上油松成行、杏花点点,辽宁排山楼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梁国海这样自豪地介绍道。
排山楼公司是具有采、选、冶综合生产能力的现代化高科技黄金矿山,自1997 年 7 月建成投产以来,始终坚持“矿产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从建矿模式到工艺选择等多个角度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005年露天开采结束后,排山楼公司就利用这处露天开采形成的露天采坑作为尾矿库处置尾矿。2017年,因尾矿库和排岩场所在位置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被中央环保督察组列为环保督察案件。排山楼公司对此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对尾矿库进行整体搬迁并对周边排岩场开展生态修复工作。
这一生态修复项目总投资2400余万元,修复面积约54万平方米,其中排岩场修复面积35.5万平方米,尾矿库修复面积18.5万平方米,相当于76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其中,尾矿库的整体搬迁是整治工作中的一大难点。梁国海告诉记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新尾矿库的选址、设计、各类行政审批手续办理以及工艺设备的选型配置等工作,时间紧、投资大、任务重,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下,排山楼公司投资约2.4亿元在距公司选矿厂直线距离约10公里处新建了五道沟尾矿库,仅用了不到一年半时间就完成了尾矿库闭库搬迁及周边排岩场的生态修复工作。
与一般的矿山土地复垦、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标准不同,排山楼公司生态修复项目充分运用生态学“模拟自然、效仿自然”、和“人工干预为辅、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效仿原有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植被类型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共栽植典型乔木13万株、灌丛44.5万丛、草本植物16万㎡,其中包括黄檗、水曲柳、紫椴、野大豆等4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元宝槭、蒙椴、花曲柳等3种国家珍贵树种,植被类型多达20余种。目前生态修复区域内已出现蛇、野兔、野鸡、蝴蝶虫等动物回归迹象,生态系统已初步形成,有效的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排山楼公司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陆续开展了环保设施改进、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生态修复等工作,完成了尾矿压滤改造、老尾矿库的闭库和生态修复以及露天采矿南坡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工程内容。2019年底,企业更是单独成立了环保部负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并配备了多名专职环保技术人员,持续改进和完善公司的各项生态环保工作。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排山楼公司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不断深入抓、重点抓、长期抓的重要工作,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公司将继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不断强化和改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推动企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主办单位: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zwgk@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41号
辽ICP备19010590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2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6786 网站举报邮箱:fxzwg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