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区开展“三社联动”创新社区治理 试点工作方案

日期: 2020-09-03 浏览量:779 来源:太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编辑:曹红艳 文字大小:

根据《全省开展“三社联动”创新社区治理试点工作方案》要求,为进一步推动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研究,确定孙家湾街道鑫源社区开展试点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以培育社区治理多元主体为着力点,充分发挥社区基础平台、社会组织服务载体和社会工作者专业支撑的互动作用,建立“三社联动”机制,提高社区服务能力,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机制,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使“三社联动”成为提升党执政水平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政府依法规范、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等行政职责,为“三社联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坚持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准确把握社区人口构成与基本特点,全面了解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提供符合群众意愿的社区服务,解决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坚持社会参与、协同共治。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鼓励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治理,发挥“三社联动”在服务居民群众,加强社区治理中的“同频共振”作用。

(四)坚持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因地制宜确定推进的速度、力度、范围与具体方式。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藩篱,探索规律、创新机制、积累经验,为制定相关政策、建立相关制度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工作目标

太平区确认1个城市社区(孙家湾街道鑫源社区)开展为期一年 “三社联动”,创新社区治理试点工作。建立居民群众提出需求、社区组织开发设计、社会组织竞争承接、社工团队执行实施、相关各方监督评估的联动机制,初步形成能够及时回应居民需求的社区服务模式。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从2021年开始,力争纳入全省民政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省“三社联动”格局基本形成,在推进社区治理服务方面的作用有效发挥。

四、工作措施

(一)夯实社区基础平台

1.加强社区“两委”建设。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成员,不断提高社区“两委”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的能力,更好发挥社区治理服务的组织者、推动者作用。健全社区“两委”各项工作制度,为“三社联动”试点提供基础保障。

2.完善社区治理服务。推进社区服务设施建设,采取多种运行方式,更好发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作用。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努力实现“三社联动”信息共享。扩大社区民主协商,构建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和机制,推进社区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深化社区减负增效,提升社区自治和服务水平。

(二)强化社会组织载体

1.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鼓励支持成立各类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重点培育发展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服务和社区治安维稳类社会组织。对社区社会组织实行备案管理,对具备登记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降低登记门槛,简化登记程序,依法直接登记。加大政府对社区社会组织扶持力度,破解购买备案类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难题。

2.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发挥法人登记类社会组织优势,采取招标采购等方式,推动社会组织提供社会救助、居家养老、留守儿童、精神康复等领城服务。研究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社区服务的事项,编制购买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服务目录清单,建立社区社会组织承接承办政府公共服务事项长效机制,构建完备政策制度保障体系。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建立多方主体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

(三)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

1.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发展。加强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和培训,不断培养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按照“一室多用”原则,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提供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场所。强化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引导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辅导服务,推动形成理性平和、宽容接纳、诚信友爱、平等尊重的居民关系,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区文明、和谐与稳定。

2.有效发挥社区志愿者作用。依托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和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发展壮大社区实名注册志愿者队伍,加强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加快实现社区志愿服务需求与供给的无缝对接,做好志愿服务记录工作。探索在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中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负责志愿者的招募、组织、管理、培训和监督,引导和带领志愿者协助实施社区服务项目,参与社区建设。

五、方法步骤

(一)部署工作阶段(2020年3月1日一3月31日)。区民政制定《太平区开展“三社联动”创新社区治理试点工作方案》经市民政局、财政局审核后,报省民政厅、财政厅备案。

(二)推进实施阶段(2020年4月1日-10月31日)

1.确定试点社区。太平区确定1个城市社区(孙家湾街道鑫源社区)作为试点社区。

2.下拨补助资金。试点社区补助10万元,由市、区民政局或街道办事处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项目。

3.开展试点工作。

(1)试点社区结合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年度社区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召开社区居民会议,从目录清单中筛选确定若干个符合规定范围的为民服务项目,进行项目资金测算,确定项目完成时间或项目执行期限,报街道和区民政局。

(2)区民政局会同街道对项目进行实地调查和评估论证,确定最终实施项目和资金保障,与试点社区共同研究确定承接项目的机构及人员。对具有法人登记资格的社会组织,由街道或区按采购手续执行。对于没有法人登记资格但具备项目承接能力的备案类社区社会组织,可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破解承接难题。

(3)项目完成后,相关社会组织或社会服务机构形项目完成终期报告,街道会同社区组织检查验收。

(三)考核评估阶段(2020年11月1日-12月31日)。区民政局、财政局开展项目评估,形成并上报试点工作综合评估报告。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三社联动”试点工作时间短,任务重,标准高。区民政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三社联动”试点社区项目评估小组,对社会组织申报的项目进行系统评估。街道和社区要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流程监督,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群众满意。

(二)抓好试点社区。试点工作街道要全力支持,社区“两委”要具有较强开拓创新能力,群众基础较好的社区。要着眼“三聚”“三基”,立足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体现保基本、兜底线工作思维,把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多、群众基本需求多的老旧社区、棚改社区、回迁社区作为试点首选。要统筹结合社会组织建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等试点,确定“三社联动”试点社区。

(三)精选服务项目。在项目选择上,按照受益广泛群众急需、服务专业的原则,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重点选择老年人福利类项目、残疾人福利类项目、儿童福利类项目和其他社会公益类项目。

(四)做好经费保障。区民政局及时向区政府财政部门申请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街道和社区要采取成立社区公益基金会等多种方式,吸引和鼓励社会资金注入。对开展试点社区,区可根据试点工作资金需求情况,在省补基础上配套一定数量补助资金,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太平区民政局

2020年3月31日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