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疫”最前沿护佑生命——记市传染病医院医生、市首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员李洪亮

日期: 2020-03-16 浏览量:100 文字大小:

  “为民请命不能避,为国赴难不能避,临危受命不能避!”这是李洪亮最喜欢的一句话。   

  为了践行这句话,1月26日,李洪亮主动请缨,出征武汉抗击疫情最前沿,成为我市首批驰援武汉医疗队的一员。   

  武汉的早春还是有些冷,但每次从隔离病房出来,脱下厚重的防护服,李洪亮还是全身湿透。自奔赴武汉以来,李洪亮已经在武汉协和江北医院隔离病房奋战了一个多月,用共产党员的担当和“白衣战士”的勇气,扛起了护佑生命的职责。   

  今年42岁的李洪亮是市传染病医院呼吸科医生。1月25日,得知医院要派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的消息,他第一时间请命出征。为此,他取消了休假,义无反顾地冲向最危险的地方。“非常时期,国家和人民需要我,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是共产党员的使命!”3月13日,记者与李洪亮电话连线时,他如是说。   

  刚刚来到武汉,医疗队员们便迎来第一次“大考”。武汉协和江北医院是临时征用的新冠肺炎定点治疗医院,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医院简易改造成了摆在李洪亮和队友们面前的第一个任务。   

  1月28日晚上,李洪亮与辽宁医疗队的14名队友顾不上休息,和当地医院负责人共同规划部署。深夜,一边是东北话,一边是武汉方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病区被合理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医务人员通道、患者通道也被划分得整齐规范。   

  一项艰巨的任务就这样圆满完成。   

  第一次走进工作区域,戴着严丝合缝的护目镜、防护口罩,穿着笨重的隔离服,很快便让人汗流浃背,继而大脑缺氧……李洪亮一遍遍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从晚10点到凌晨2点,仅4个小时就接收了20多名患者,分病区病床、问诊、测量生命体征、输入病例、下达医嘱、指导口服用药、观看输液后反应……厚厚的口罩使声音传递受限,也让人呼吸困难,但李洪亮总是用尽全力喊出每一个患者的名字,交代好每一项医嘱。   

  在隔离病房工作,语言差异导致交流困难。李洪亮的患者中有一位81 岁高龄的“武汉奶奶”。老人听力不好,不会说普通话,和她交流必须大声喊才行。不过这难不住李洪亮,他想到了一个好方法,仔细看过病志和化验单后,他将要询问的事项写在纸上让老人看,就这样,一张张小纸条成了最有效的沟通工具。“阿姨,今天感觉怎么样?咳嗽有没有比昨天好点?”“阿姨,您的抽血化验都很好,正在好转!”一张张在医患之间流转的小纸条,书写着阜新医生的医者仁心,也传递着生命的温情。   

  而在面对悲观的患者时,李洪亮又“变身”心理医生,做起心理疏导工作。一位29岁的患者自住进病房起就情绪低落,总是沉默不语。李洪亮每次查房都上前主动和他“话聊”,让对方放松心态,不要总是被病牵着鼻子走。每次查房离开时,李洪亮总会握着拳和病房里的每个人一起大声喊“加油”,为大家鼓劲儿。患者渐渐地被李洪亮的乐观所感染,大家的心态也变得平和起来,积极面对治疗。爱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那位29岁的患者说,感谢李医生给了他战胜病魔的勇气,等康复之后,他要去献血,帮助更多的人。   

  这就是李洪亮,在武汉战“疫”一线,他正用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践行着入党时的铿锵誓言。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