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疫情焦虑

日期: 2020-03-24 浏览量:39 文字大小:

主讲人: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 高莹

 
       新冠肺炎疫情来的突然,给每个人都会带来困扰,面对疫情,随着自己的处境不同,不同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轻的表现为担心、紧张、焦虑、恐惧,重的表现为情绪不稳,如易发脾气、悲伤、抑郁等,甚至出现怀疑被病毒感染,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出现饮食、睡眠的不规律,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行为改变,严重影响到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在出现心理反应的同时还会出现一些生理反应,如无明确原因的身体疼痛,如头疼,颈肩部、腰背部、腹部的疼痛,还有胸闷、心悸、出汗、发抖、肌肉抽搐的症状。

 

 
       面对困扰和压力,适度的情绪反应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困难,但是这种反应过度就会影响到心理健康,甚至出现心理问题,长期的压力和重大的创伤也会让人出现精疲力竭、反应麻木甚至精神、心理障碍。

 

 
       针对大家普遍反应的问题,结合抗疫情心理援助热线来电朋友的提问,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困扰和心理、情绪反应。

 

 
       一是接受现实,积极面对。尽量减少负性情绪的影响,疫情的发生和持续存在会使我们处在应激的状态中,出现一定的心理、情绪反应都是正常的,这是我们的身体在为应对压力做准备,以帮助我们能更好地应对压力的表现,是提醒我们积极地做好各种有效的防护措施做准备。

 

 
       二是更好地处理调节情绪,学会与情绪共处。我们每个人都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合理释放、宣泄情绪,积极地情绪表达,建议多与家人、朋友交流,相互沟通、鼓励、支持,不要过分体验、沉浸在不良情绪当中,学会转移注意力、分散注意力的方法,跳出这种情绪之外,化解这种情绪。不良情绪的消除要有一个过程和一定的时间,要允许和接受这种情绪的存在,心态会影响到情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是调整生活节奏,保持正常的饮食、睡眠规律。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我的生活我做主,我的心情我做主,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新冠肺炎疫情,做好认真、科学、适度的个人防护,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定时通风,不到人群聚集地方。通过正规渠道了解疫情信息和防护知识,不要过分关注和解读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

 

 
       四是通过适当的运动、体育锻炼、放松训练改善不良情绪。适当的运动和体育活动能改善不良情绪,听听轻音乐、放松练习、冥想练习都是有效缓解焦虑情绪的好办法。

 

 
       如果通过以上方法不能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建议您通过心理危机干预来解决,如拨打心理援助热线电话0418-3780123 或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做心理疏导。

 

 
       总之,当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面对疫情出现的情绪和心理问题也需要进行干预和疏导,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有效的方法调整或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